11.27 錄音室監聽設備的選擇

經驗:錄音室用於信號監聽的工具有”監聽音箱”和”監聽耳機”兩類。由於具備忠實呈現聲音本來面貌的特性,而被主要用於錄音室的聲音重放、給製作者提供聽覺參考。它不適用於聆聽音樂,能夠及時、準確發現音頻信號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才是它真正的使命。對於這類設備,我們

關注的是聲音還原的準確度、聽覺疲勞以及功率等因素。

監聽音箱

監聽音箱被稱為”完全沒有個性”的音箱,這源於它寬而平直的頻響、低失真、對回放的聲音不進行任何的渲染修飾的重要特質,因此它也被稱形象地稱為”音頻放大鏡”。和普通音箱不同,監聽音箱在頻段平衡、聲音解析能力、聲像定位,以及聲染色方面有著更為嚴格的音頻技術要求。

常見的監聽音箱品牌有M-AUDIO, BEHRINGER(百靈達), KRK(卡爾卡),Yamaha(雅馬哈)和Dynaudio(丹拿)。圖1所示為創造無數神話的YAMAHA NS-10M經典監聽音箱,它曾是全球各大錄音棚的標準配置,至今在一些具備規模的工作場合仍能看到NS-10M的身影。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圖1 令人尊敬的YAMAHA NS-10M經典監聽音箱

不可否認,普通音箱不能用來作為監聽音箱使用,它只是一個表面上聽起來來更取悅人耳朵的傢伙,它會發出具有欺騙性的聲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破壞了創作者的本意。那麼,以下的陳述就是告誡你一定要使用監聽音箱工作的理由:

監聽音箱作為回放設備,它必須為製作者提供真實準確的聲音,各個頻段的頻響平衡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決定了它是否會產生欺騙性的聲音,能否給你一個對聲音準確的判斷。比如一個包含過多的低頻的音箱,會使你產生錯誤的聽覺感,在這個基礎上處理出來的低頻,一定是缺乏厚度的。

  • 聲音解析度作為監聽音箱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同樣是普通音箱無法比擬的,監聽音箱注重細節的展示,這同樣是為製作者提供了聲音細節刻畫的條件。

    相信很多製作者都有這樣一種體驗,平時熟悉的音樂在用監聽音箱重放時會出現很多以前並沒有聽到過的細節部分,這就是解析度的重要性。


  • 監聽音箱重放時聲像定位的準確性影響到製作者對混音聲場的構建,一般來說,普通音箱的電路不重視元器件的配對,這促使了在聲像定位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從本質上講,監聽音箱會盡量杜絕音箱對聲音造成的聲染色(聲音受到額外的干擾,而出現了多餘的頻率,由此改變了聲音原有的特質)。而普通音箱由於箱體設計的不合理,會出現一些固有的聲染色,諸如刺耳聲、粗糙不平滑的中頻聲等等。這些聲染色會重疊在重放音樂的上邊;還有些音箱為了獲得厚重的低頻、明亮的高頻等成分,人為的添加聲染色,使用這樣的音箱長時間放音,會使人感到厭煩甚至疲勞。很顯然,普通音箱不適合錄音或者混音這種長時間高強度,容易產生聽力疲勞的工作。

監聽音箱工作方式分類

監聽音按照其工作方式被分為:有源音箱,也叫主動式音箱,以及無源音箱,也叫被動式音箱。目前,有源音箱是市場的主流,這源於桌面化設備的設計理念:監聽音箱按照實際工作環境的三維空間尺寸被分為近場/中場/遠場三種監聽方式,

監聽音箱按照實際工作環境的三維空間尺寸被分為近場/中場/遠場三種監聽方式,通常一些大型工作室會配備所有聲場監聽設備。如圖2所示監聽音箱聲場分類

  1. 有源音箱:也就是主動式音箱,這個名稱很形象的說明了它的工作方式,因為在它的箱體裡有內置的功率放大器,直接輸入標準的模擬線路信號就可以正常的工作。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正在生產的監聽音箱,基本都是主動式的,它是一個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製造商停止了被動監聽音箱的生產,從頂級的遠場主監聽音箱到低價的近場監聽音箱,現在大部分都是有源音箱。


  2. 無源音箱:這樣的音箱必須連接一個外置的功率放大器,才能組成完整的放音系統。音頻信號首先要輸出給功率放大器,經過放大後的信號才能推動音箱發出聲音。模擬時代混音用的監聽音箱基本都是無源的,通常它的尺寸比近場監聽大一些,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Yamaha NS10就是被動式監聽音箱。現在很多經典被動式音箱已經停產,或許你在許多老的錄音棚依然可以見到它們。


監聽音箱聲場分類

監聽音箱按照實際工作環境的三維空間尺寸被分為近場/中場/遠場三種監聽方式,通常一些大型工作室會配備所有聲場監聽設備。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圖2 配備近場/中場/遠場監聽設備的工作室

很顯然,這樣的監聽配置無疑會給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靈活度。以下我們將對不同監聽方式所使用的音箱設備做一個瞭解:

監聽設備與監聽者的距離相對較近,一般距離人頭1-2米左右。在很多小型錄音棚或個人工作室由於房屋面積的限制,一般只能使用近場監聽音箱。在中大型錄音棚裡,也會備有近場監聽,雖然很少使用,但也會在必要的時候用來檢查聲音的”兼容性”。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圖3 M-AUDIO AV30桌面式近場監聽音箱

監聽音箱工作方式分類

近場監聽音箱(Near-fieds Monitor )

中場監聽音箱(Mid-fieds Monitor):距離監聽者2-4米左右距離的音箱,主要作為中小型錄音棚使用的監聽。考慮到應用的靈活性,目前市場上常見具備中/遠場雙重功能的監聽音箱。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圖4 ADAM S5X-V四分頻中場監聽音箱

3遠場監聽音箱(Far-fieds Monitor):距離監聽者3米以上距離的音箱。這種音箱具有最準確的聲音,是中、大型錄音棚裡最常用的音箱,所以通常叫做控制室主監聽音箱(Control Room Main Monitor)。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圖5 ADAM S4X-H三分頻遠場監聽音箱

近場監聽音箱是目前工作室的主流配置,適用於大多數工作場合。以下我們就近場監聽音箱的選擇問題提出幾點建議:第一,對於監聽音箱而言,頻響特性是至關重要的,寬廣平坦的線性是獲得良好監聽表現力的基礎。第二,具備瞬態峰值的保護能力。監聽音箱最為薄弱的就是高頻發聲單元,高瞬態的峰值電平通常是損壞它的主要因素。不過目前很多監聽音箱都具備瞬態保護措施,但是在選擇時仍要仔細確認。第三,音箱的防磁問題。這類音箱採用的是雙磁路設計,可以有效抵消相互間的磁力,保護音箱周邊設備,以防磁化。第四,箱體結構。音箱在箱體結構上有多種形式,用於專業監聽音箱的通常為倒相式和密閉式兩種。其中,倒相式音箱最為常見,其特點是頻響寬、效率高、聲壓大,符合專業音響系統的要求;而密閉式音箱具有調試簡單,頻響較寬、低頻瞬態特性好等優點,但是對揚聲器部件的要求較高。第六,峰值功率與平均輸出功率。這是衡量音箱性能的重要指標,首先,峰值功率指的是短時間內承受的最大功率,該指標比額定功率要大很多;平均輸出功率指的是長時間連續工作的功率,該指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音箱系統在工作室高強度工作環境下的適應能力。

和監聽音箱一樣,監聽耳機也是能夠提供最為接近真實聽感的、未加任何修飾音質的監聽設備。同樣需要注意的是,HIFI耳機絕對不能夠當作監聽耳機去使用,這是因為大多數HIFI耳機的音染嚴重、頻響曲線不夠平直,或者相位特性不好,也許聽感會相當不錯,但是對於某些頻段,重放的效果可能會存在缺陷。一般常見的監聽耳機品牌有TAKSTAR(得勝)、Beyerdynamic(拜亞動力)、Sennheiser(森海塞爾)、Shure(舒爾)、Audio-Technica(鐵三角)、SAMSON(山遜)、AKG等,你可以從中做出選擇。圖6所示為SRH440(舒爾)是一款錄音級耳罩式耳機,有著經過優化的阻抗、功率承載力及靈敏度,是一款高品質立體聲耳機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圖6 SRH440(舒爾)錄音級耳罩式耳機

在錄音室裡,耳機的主要用途有兩方面:首先,為混音工作提供輔助監聽。比如,你可以在製作好的聲部中查找微小的瑕疵。很多情況下,這些微小的缺陷是不容易在監聽音箱中被發現的,監聽耳機可以為你提供更為精確的聽感。其次為歌手或樂手提供返聽信號。

不要試圖使用監聽耳機混音,它無法正確傳達給你很多關於聲場的重要因素。比如樂器的擺位、聲部的平衡、聲音通過空氣衰減到達耳朵的感受等等。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雖然”監聽耳機混音”是個存在爭議的問題,但是我的態度是明確的。監聽耳機只能用來處理細節或做一些輔助的監聽工作。用音箱混音和用耳機混音,在聲場上一定是有差別的。

監聽耳機分類

監聽耳機按照內部構造和適用環境可以分為開放式、封閉式和半封閉式三種規格:

  • 開放式監聽耳機:這種類型耳機的揚聲器背面和外界相通,聲場開闊自然。缺點是使用時能夠聽到外界噪音,如果用於錄音返聽耳機,將會有洩露聲被混合進錄音信號中

  • 封閉式監聽耳機:這種類型的耳機是把揚聲器封閉在耳機腔體內,揚聲器背面和外界是隔離開的。使用時可以阻隔外部的噪音。缺點是聲場不夠開闊,使用時聲壓比較大,長時間工作容易產生聽覺疲勞。該類型適用於給歌手或樂手提供返聽信號,由於其密閉特性,加大減小了錄音過程中聲洩露的機率,為獲得乾淨的音軌信號起到積極作用。

    半封閉式監聽耳機: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構造,它可以克服以上兩種耳機的缺點。它的耳機墊是密閉的,揚聲器內的設計可以使耳機在一定條件下呈現出開放式耳機的特性。因此,即使耳機沒有戴好或與頭部的接觸壓力較小,也能保證對聲音頻率響應基本沒有影響。半封閉式耳機聽覺舒適,聲洩露小,是實際使用中最為廣泛的類型。

    監聽耳機在選擇問題上與監聽音箱類似,其技術指標仍是關注的重點,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選擇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指標:


    監聽耳機的選擇

  • 頻率響應:這是我們熟悉的一個指標,在監聽音箱中已經出現過。請記住,這是監聽設備的共性指標。這裡它表示耳機設備在重放過程中最低頻率到最高頻率的範圍,因此也叫”頻響範圍”。通常,這個範圍和人耳所能聽到的頻率範圍是一致的。即20Hz到2kHz,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性,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同樣的聽音能力,這裡所指的只是人類聽音的最高極限的範圍,不具備普遍性。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監聽耳機的頻率響應就不能低於這個範圍。當然,也不是所有音樂的頻率都能達到20hz到20khz,然而對於耳機技術性能而言,其頻率範圍越寬,耳機的響應能力越強。而事實上很多耳機所給出的指標,一般都會超過這個範圍 。例如:有些耳機的頻響範圍在10Hz-23kHz之間,而對於適合於DJ使用的監聽耳機來說,最低10Hz的低頻響應已經非常出色。因此,對於頻率響應而言,原則上頻響範圍越寬越好。

  • 阻抗:耳機的阻抗類型為交流阻抗,單位為歐姆(Ω),按照用途分為低阻抗和中高阻抗。一般來說,阻抗越小,耳機就越容易出聲、越容易被功放所驅動。一般用於各種便攜音響設備的耳機其阻抗普遍在50Ω以下,這是為了方便被驅動而考慮的。對於專業監聽耳機而言,則多使用中高阻抗。市場上有的專業耳機阻抗甚至高達200Ω以上,這是為了與專業設備的輸出阻抗相匹配的一種措施,它可以防止信號過載將耳機燒壞或是音圈變形錯位造成破音。因此在阻抗指標的定位上應參照你所使用設備的輸出阻抗綜合考慮。

  • 靈敏度: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指標,通常是指在同樣響度的情況下所需要的輸出功率。因此,耳機靈敏度越高所需要的輸入功率越小,在相同功率下輸出的聲音越大。一般用於便攜音響設備的耳機都具有高靈敏度的特性。但是對於專業監聽耳機而言,其靈敏度較低,這是由於它本身的高阻抗造成的。因此,在實際使用時都會在耳機前端設置耳機放大器。

  • 用途:通常,耳機類型都應該符合其工作場合的適用性。之前我們說過,開放式耳機容易受到外界噪聲干擾,不利於監聽。但是它具備開闊的聲場、優良的密閉性以及高音質,如果你的工作環境具有良好的隔音,那麼開放式耳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注意應該注意長時間監聽而產生的聽覺疲勞問題。對於封閉式耳機而言,不易產生聲洩露的特性使其廣泛被用於信號返聽場合。如果你經常需要錄製人聲或樂器,那麼封閉式耳機是應該具備的。半封閉式耳機由於集合了前兩種類型的優點,是被使用最多的耳機類型。一般在檢查混音結果、細節部分監聽等方面應用較多。

  • 耳機的聽音表現:耳機的各種技術參數只能反映該設備的技術水平。真正要選擇好的耳機還要通過試聽來定論。準備一首你熟悉的音樂,通過實際聆聽,在聲音細節、聲音層次、聲像定位、高頻延伸和低頻下潛等方面考察耳機的綜合回放表現能力。

    總結:監聽設備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前期錄音和後期混音的質量,採用什麼規格的監聽設備要根據實際工作環境、工作目標綜合考慮。目前移動錄音的概念日漸盛行,上述監聽設備針對需求也推出了相應的便攜設備,比如紅豆監聽級入耳式耳塞、IK iLoud便攜式監聽音箱等等。毫無疑問,這些設備為移動工作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便捷,隨時隨地捕捉音樂的靈感才是它們的真正使命。

來自kingfour

原文鏈接:http://kingfour.com/the-studio-monitoring-equipment-choice.html

录音室监听设备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