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初戀愛情故事,更準確地說,這是一部關於青春成長和家庭教育的電影。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這段話是美國電影《怦然心動》的經典臺詞,原話經韓寒精湛的語文功力翻譯出來特別直擊人心,2010年上映之時也被韓寒譽為當季最佳影片,豆瓣全網100多萬人評分打出了9.0的高分。

《怦然心動》由羅伯.萊納執導,根據文德琳.範.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說改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青春萌動的初戀故事。布萊斯一家在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搬到了一個小鎮,遇上了鄰居的小女孩朱麗,朱麗對他一見鍾情。之後朱麗想方設法接近他,而布萊斯不僅對她避之不及,還屢次傷害她的自尊。直到六年後布萊斯的外公搬來和他們同住,布萊斯才慢慢地得到了啟發,拋開了對朱麗的偏見開始去了解她,並在瞭解的過程中發現了她的內在美,最後兩人冰釋前嫌,走到了一起。

然而,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初戀愛情故事,更準確地說,這是一部關於青春成長和家庭教育的電影,女主朱麗因為男主布萊斯的眼睛愛上他,到被他傷害開始思考局部和整體、內在和外在以及這個人是否值得愛的問題;而男主布萊斯從一開始受父母的影響對朱麗及朱麗的一家產生偏見,到受到外公切特的啟發去反思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是一種成長。其中最讓人“怦然心動”是朱麗,她善良、獨立、自尊、自信、自愛,不會因為愛一個人而失去自我,相反的,在這部90分鐘的電影裡,她每一分鐘都在成長

今天我就從人物性格、成長環境、家庭教育三個角度來分析女主朱麗是怎樣成長為這樣一個獨立、自尊、自信、自愛的少女並最終收穫愛情的,在第四部分我將談談朱麗的成長經歷帶給我關於愛情婚姻和現實生活的幾點思考和啟示。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01. 人物性格:朱麗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是一個有智慧有擔當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所以她敢愛也懂得愛

朱麗和布萊斯住的街區有一棵梧桐樹,朱麗很喜歡爬到樹上,看遠處的夕陽、天空、雲霞,“我可以坐在那裡好幾個小時,靜靜欣賞這世界,落日時而泛著微醺的紫紅,時而迸發出橙色的餘暉,瞬間佈滿天邊的晚霞,在如此瑰麗的景象中,我終於慢慢有所領悟爸爸所說的整體勝於局部”,這是一個有自己獨特思想和獨立靈魂的青春期少女對於這個世界所進行的思考。

而布萊斯因為父親對朱麗家的貧窮帶有偏見,導致布萊斯也因為父親的影響傷害了朱麗。在布萊斯的外公來幫朱麗整理院子時,和她聊天給她啟發,她開始審視自己從小學就認識的同學,想知道他們是不是整體勝於局部,也開始反思她所認識的布萊斯是不是有她想象的那麼好。

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有偏見存在,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喜歡人云亦云,畢竟懶惰是人的天性。就像布萊斯在第一次見到朱麗時,其實小孩的世界是沒有好惡之分的,但因為父親的厭惡讓他也對朱麗避之唯恐不及。每個人都身懷天賦,但如果用會不會爬樹、貧窮富有去評判一個人,這個人終其一生都是愚蠢的。

不得不說,獨立思考會使人散發出獨特的魅力,而朱麗就擁有這種魅力,所以她敢於與眾不同,敢於嘗試,敢於冒險,是一個有智慧有擔當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是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的人,因而她敢愛也懂得愛。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02. 成長環境:如果說善良是朱麗的天性,那麼寬鬆、溫暖又充滿愛的成長環境則是造就她獨立、自尊、自信、自愛品格的重要外因

相對於布萊斯的中產家庭,朱麗的家庭是貧窮的,他們的房子是租來的,他們的院子亂七八糟的,但是他們的家庭卻是自由而快樂的。所以朱麗可以爬上那棵高高的梧桐樹而不會被父母斥責;她的兩個哥哥在餐桌上唱歌的時候,她的父母會一臉驕傲地微笑傾聽;她要參加學校科技展,父母會耐心地陪她研究小雞的孵化……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家庭的溫度——寬鬆、溫暖又充滿愛,雖然也會有爭執,但並不影響家人之間彼此的愛。

而反觀布萊斯一家則充滿了隔閡,他們之間似乎無法正常地溝通,特別是布萊斯的父親,不是話裡有話、波人冷水就是冷嘲熱諷,沒有人在乎彼此的感受。所以,布萊斯的外公,那位睿智的老人,在遇見朱麗之前,除了靜坐幾乎從不說話。

眾所周知,良好的成長環境對一個孩子的人格塑造、心智形成至關重要。那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是良好的呢?就是充滿愛與自由的環境。溫暖和諧的生長環境會使孩子性格活潑,行為具有理性並善於交往。一個人只有在孩童時期得到了充分的關愛,長大後才能具備健全的人格、心智和道德。

正是因為父母給予足夠的關愛和自由,朱麗才不會因為家境貧窮感到自卑,也沒有因為別人的偏見而否定自己喪失個性,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獨立、自尊、自信、自愛的可愛女孩。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03. 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正是因為父母良好的言傳身教,才讓朱麗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內心

朱麗得知布萊斯因為家裡院子沒有清理的泥土和雞糞而懷疑她家母雞下的雞蛋有細菌,跟父母說她計劃修理自家的院子。原本她的父母都是恩愛有加,但是當貧窮的生活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困擾時,她的媽媽終於忍受不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爸爸有個殘疾的弟弟,為此父母吵得面紅耳赤。飯後他們卻又分別到朱麗的床邊跟她解釋他們吵架的原因並向她道歉。

朱麗很慶幸自己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因為她得到了尊重也學會了尊重他人。父母的教育對朱麗的影響也決不止於此,朱麗堅持陪同父親去私人療養院看望殘疾的叔叔,在那裡,她看到了血緣的力量,也看到了父親身上的責任、擔當和隱忍。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作為家長我們常常在思考要怎麼教育孩子,是放養還是圈養,是虎媽好還是貓爸好,但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都沒有言傳身教來得更深入人心。父母經常貶低孩子的,孩子將來也會貶低別人,父母尖酸刻薄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變得粗魯無禮;相反的,父母經常鼓勵孩子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加自信,父母正直,孩子也會明白正直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正是因為朱麗的父母特別是她的父親良好的言傳身教,讓她始終為自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感到幸福,為自己擁有這樣的父母感到驕傲,正是這些,讓她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都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內心。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04.基於《怦然心動》的女主朱麗從一個懵懂的小女孩成長為獨立、自尊、自信、自愛的少女並最終收穫愛情的成長經歷,我來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關於愛情婚姻和現實生活的幾點思考和啟示

① 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自愛者才能愛人

朱麗是一個思想和行為都特立獨行的女孩,在世俗眼光裡,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每天都爬到樹上去成何體統。但朱麗並沒有因為別人異樣的眼光或者為了吸引布萊斯的注意去改變自己,她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堅持,信仰著自己的信仰,布萊斯最初認識的和最後愛上的都是那個真實的、自信的、自愛的朱麗。

在我們的傳統愛情電影裡,很喜歡把女主角塑造成或天真或迷糊或情緒豐富的類型,她們是嬌弱的花兒,等待著男人的憐愛;而在西方文化裡,女主角是樹,沒有男主角也會生長得很好,可以說朱麗的成長並不是因為男主角,即使沒有男主角她一樣在成長。她對愛情勇敢專一,但在她心裡,愛情並不是唯一,如果愛情觸犯了她的自尊她的底線,她也會立刻決定放棄這個男生。

自古以來,低到塵埃裡的愛情,捨棄自尊的愛情都是不能善終的,正所謂“自愛者才能愛人” ,一個精神上空虛、不愛自己,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放棄的人,是不知道如何愛別人的,很多時候那些所謂的愛都會變成了傷害。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② 你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就應該先是什麼樣的人

朱麗生活在一個寬鬆自由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裡,家庭雖然不富裕,但父母給予了充分的愛和陪伴,給了她足夠的引導,所以她勇敢,充滿智慧,擁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靈魂。布萊斯天性善良,但是父親嫉妒,沒有同理心沒有同情心,內心裝著“腐朽”的東西,所以布萊斯懦弱、害怕與眾不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內心。

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都有著長久而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卻又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

但家庭教育是有意的也是無意的,是有計劃的也是無計劃的,是自覺的也是不自覺的,因為它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中,作為家長,最好的教育不是說教,而是自己的言行,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必須先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時刻謹記的。

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如彩虹般的斯人

③ 愛情不是盲目的,愛情也是需要思考的

布萊斯因為父親擔心細菌感染把朱麗送的雞蛋扔掉,還和同學在圖書館裡詆譭朱麗和朱麗的家庭,雖然布萊斯心裡並不認同同學的說法,但他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反駁同學,這些都傷透了朱麗的心,她開始思考布萊斯的內心是不是如同他那雙閃閃發光的眼睛一樣美好,是不是一個整體勝於局部的人,最後她得出結論:我十分確定,他不是。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外在被一個人吸引,而忘記要去了解對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忘記去思考這個人是否值得自己去愛。世上有很多女生在感情世界裡總是容易迷失自己,她們告訴自己愛情是盲目的,所以小心翼翼地守護著愛情。甚至在感情中愛到了傷害,甚至明明那個人已經暴露出他的本來面目,被家暴被欺騙,仍然執迷不悟,因為她已經失去了思考能力。

愛或許是衝動的是盲目的,但愛情卻不是,它應該是深思熟慮的,是在時間的沖刷下,沒有了衝動沒有了盲目,卻還能被彼此的那些閃光點那些美好的內在所吸引。

在我看來,外在的美貌或者所謂的優秀都不過是一具皮囊,是會腐朽的,只有那些存在於內心深處的美好品格才是不朽的值得我們去愛的,這是我們在愛情中需要思考的。讓人怦然心動的從來不是愛情,而是遇上了如彩虹般的斯人。

結語:

《怦然心動》作為一部愛情片,並不算是題材新穎的影片,但是導演在拍攝過程中採用了人物視角的切換敘事手法展現了男女主人公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我看完之後從正面和側面都得到了不同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