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監利依託蝦稻共作等六大產業 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湖北日報 時間:2019-11-25 09:15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光正、通訊員胡雪飛、丁偉)11月20日,監利縣紅城鄉和平村貧困戶趙治海放水入蝦稻田,給小龍蝦保暖過冬。他今年開始發展蝦稻共作,純賺2萬元。今年監利縣共有8580戶貧困戶發展蝦稻共作,佔全縣蝦稻共作農戶四分之一。蝦稻共作成為監利貧困戶脫貧的重點產業之一。

近年來,監利縣依託蝦稻共作、優質稻、雙低油菜、優質蔬菜瓜果、優質生豬和優質家禽養殖六大產業,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揮技術、資金、市場信息等優勢,通過技術指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產品銷售及免費提供種子、農藥、肥料等方式幫扶貧困戶。72家龍頭企業“多幫一”結對幫扶,實現全縣貧困村全覆蓋。尚禾農業公司、金草帽合作社、精華水稻種植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64萬畝,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帶動貧困戶脫貧。

2017年以來,監利縣每年安排2000萬元用於產業扶貧獎補資金,今年第一批獎補5509戶貧困戶792萬元,第二批計劃獎補500萬元。全縣115個貧困村選出400多名致富帶頭人,結對幫扶貧困戶。網市鎮劉王村是省級貧困村,在劉橫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嶽海燕帶領下種植西瓜,並爭取到監利縣農業農村局全程幫扶,成功培育“荊雜20號早熟西瓜種子”,並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註冊了“爽瓜瓜”圖形文字商標。今年合作社通過“小麥-西瓜-水稻-蔬菜”種植模式,收入40多萬元,其中20多家貧困戶畝均增收2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