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對於種糧食的鄉親來說,現在正是最忙的時候,剛剛插完了早稻秧苗,現在又要開始插再生稻和中稻秧苗了,可是在全國糧食大縣荊州市監利縣,卻有一些鄉親沒辦法插秧,到底怎麼回事兒呢,一起去看看。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記者剛進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就被一群鄉親團團圍住,這些鄉親都是留守在家以種糧食維持生活,他們說,今年的收成已經全完了。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吳遵玉:今年都是早稻面積,這看得到,但是早稻都沒種,記者:為什麼不種?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吳遵玉:沒得水啦!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吳師傅說,按照慣例4月上旬就會把早稻種播下去,可是今年因為田裡沒水,早稻就誤了農時,早稻田種得不多,沒播種也就算了,這又等了20多天,還是沒水抽到田裡,眼看著接下來這一季中稻種又播不下去了。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吳遵玉:別人的都在整田,我們的還是這麼個樣子,田裡沒得水,怎麼辦?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鄉親們說,今年春耕蓮臺村有兩個村民小組幾乎沒有動,整個3月和4月,當地的雨水非常稀少,各個溝渠沒有積水,上游也沒有來水,很多鄉親買回的谷種只能浪費了。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劉繼富:早谷種還稱回來簸曬了的,準備種的,現在沒水,就耽誤了啦,現在悔給別人也不要了。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閘上村 村民 劉繼富:看著就要打水漂了,45塊錢一斤,兩千多塊錢的種子。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為什麼就這兩個村民小組沒有水播種呢?

現場:這一塊原來是你們的水田,但是我看很乾啊,這邊是你們抽水的位置,是啊,現在都沒有水,原來水就是從這裡過來的,那邊就是我們的蓄水池漁攔淵,現在被開發了。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鄉親說以前村裡引水用水全靠漁攔淵,漁攔淵這片水域早些年歸汪橋鎮管轄,現在隸屬於監利縣程集鎮先鋒漁場,雖然行政歸屬發生了變化,但是這片水域起的作用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蓮臺村進出水的關鍵所在。1996年先鋒漁場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對這片水域進行產業開發,因為這片水域的位置十分重要,當時漁場和村裡還專門就此簽訂了一個合同。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吳遵玉:合同上寫明,哪個承包都要供應我們這個地方的用水。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龐長富:如果沒有水用,就該這個承包戶到老長河裡起水,我們這裡是不能抽水的,漁攔淵是我們的水庫。

先鋒漁場進行產業開發後,這幾年閘上村的用水一度很緊張,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先鋒漁場裡養殖小龍蝦的人越來越多,這直接導致今年根本就沒有水放到村裡來。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搞開發,把田埂子全部圍起來了,種菜籽去了,剛剛有點水起來了,養蝦子的就都抽了,就沒水下來了。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劉世平:原來是從那個大溝裡來的,但是現在逼得水要從這裡走,而且這裡堵得比較厲害,從這裡就沒有水來了啦。

產業發展成定局 糧食生產不能誤

七百多畝水稻田,因為沒水不能播種,鄉親們著急,我們也著急,可是情況到底是不是像鄉親所說的這樣,除了漁攔淵這片水域,難道他們就不能從別的地方想辦法抽水嗎?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在村裡走了一圈我們看到,其實在漁攔淵這片水域往蓮臺村的出口處的溝渠裡,還是有淺淺水流的,這些難道不能供鄉親們播種嗎?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劉世平:這不行,抽水泵一響就抽沒有了,至少在生產時間要保持一個什麼樣的水位,起碼要增加60公分左右。

農時不等人,鄉親們說,他們的要求也很簡單。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村民 劉世平:解燃眉之急給我們搞點水來,把種子播下去,按你們說的,今年怎麼安排都可以。

帶著鄉親們的囑託,我們來到了蓮臺村村委會,村裡的劉會計正好在辦公,他說,先鋒漁場漁攔淵水域進行產業開發後,對村裡的用水確實影響很大。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會計 劉世孝:14戶人已經在這裡落戶了,他們是在養魚還是養蝦,養蝦,現在他們養蝦了,省裡撥的資金來給他們搞開發的,這個我們也無權干涉啊,現在上面沒有水來,我們到哪裡給他們想辦法呢。

劉會計說,漁攔淵過去就是村裡的一個天然蓄水池,起著調控村裡用水的作用,現在這個天然蓄水池被破壞了,村裡不光是用水難,也蓄水難。他和村書記多次到鎮裡調解用水的事情,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黨支部書記 劉鵬飛:從4月就開始搞水,12號我們兩個人跑到石首天鵝洲那邊去了,蓄水難,再一個,蓄點水,如果大雨一來就又淹了。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隨後,記者又找到了汪橋鎮鎮政府,一位姓劉的鎮長告訴我們,鎮裡也多次就這片水域的問題跟程集鎮進行過協調。

聲音來源:監利縣汪橋鎮 劉鎮長 :漁攔淵屬於程集鎮的位置,原來說2018年有個漁場升級改造工程,但是一直沒有實施,你剛才聽到我打了電話的,前兩天我們的一個鎮長也協調過。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眼下,上游漁場產業改革已成事實,下游七百多畝良田用水困難也是事實,如何解決生產用水問題,不管是村裡還是鎮裡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經過多方協調,村裡答應想辦法蓄水,至少保證鄉親們的谷種能播下田。

荊州市監利縣汪橋鎮蓮臺村 會計 劉世孝:我們把下游的一個閘關上,蓄點水,最近三天能保證有水用嗎,沒有問題,肯定會有水用。

田裡水去哪了?拖到現在中稻種也播不了,農民今年的收成全打水漂了!該找誰負責?

編後:在鎮裡我們的記者瞭解到,蓮臺村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幾乎是整個汪橋鎮地勢最高的位置,也是地理位置最偏的地方,鎮裡好幾條水利設施都不經過或者不能輻射到這裡,所以一當他們賴以生存的天然蓄水池漁攔淵發生改變以後,當地的糧食生產就受到了很大影響,在記者看來,眼下關閘蓄水只能解一時之困,如果要保持當地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當地政府在水利建設上下功夫,將當地的水系拉通,這樣才能做到一勞永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