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前言:影片《Immortal Beloved》不朽真情,也被翻译为《永恒的爱人》和《贝多芬传》。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前者的翻译。它是由伯纳德·罗斯导演,加里·奥德曼主演的一部音乐剧。电影围绕音乐巨匠贝多芬去世之后留下的三封遗书展开。在不断追寻谁才是贝多芬“永恒的爱人”过程中,一段段往事依次展开。

贝多芬的感情之路并不顺畅,但是最让贝多芬痛苦的是自己耳聋。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却耳聋了。他又该走向何方?这一生坎坷的成名路,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我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

  • 天才的成名路:童年非常糟糕,成名之后又遭遇耳聋
  • 天才的责任希望:身边唯一的亲人,侄子,倾心培养,但侄子是朽木
  • 天才的感情生活:在生命的特殊时期遇到三个女人,错过信,留下终身遗憾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01 贝多芬的成长:被父亲暴打,及早地担负养家的责任,正要大放异彩,却耳聋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宫廷乐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的祖父是宫廷乐队的乐长,才华横溢。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在贝多芬1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酩酊大醉,不关心家人,甚至连家人是否吃饱穿暖都从来不过问。

在贝多芬4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强迫他,让他整天坐在古钢琴前,或者用一把提琴进行无休止的,枯燥乏味的练习。当时才4岁的贝多芬承受不了这样繁重的练习,常常听到外面小朋友玩耍的嬉闹声,他多么渴望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放在键盘上的手指,情不自禁的停住。每到这个时候父亲就粗暴地向他吼叫“手指不要停下来,”甚至直接用木鞭抽打他。

有一次贝多芬的父亲带着年幼的贝多芬在王孙贵族面前表演,但是那次小贝多芬表现得并不好,被大家所嘲笑,他父亲脸上挂不住。回到家之后,贝多芬坐在床上,他那可怕的父亲走进来就是一顿暴揍,贝多芬被揍到站不起来。

他父亲希望贝多芬能够像莫扎特一样,当个音乐神童,这样就可以利用他来赚钱。所以他把贝多芬锁在楼上,让他练琴,而他自己喝得烂醉,晚上回家之后,就拿着棍子上楼去,可怜的贝多芬就是这样在父亲的虐待中长大的。

幸运的是,每天枯燥的练习,并没有把贝多芬打倒。他的天赋反而被激发出来,很快就在宫廷里面担任职位。13岁就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养活一家人的责任。

贝多芬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被社会承认,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然而,他却在27岁的时候,最鼎盛的时候,被耳疾所困扰。(严重怀疑是被他父亲打的)

他看了医生,但是并没有好转,耳疾反而越来越严重。刚开始的时候,他离群索居,拒绝社交,想掩盖自己耳聋的事实。他没有把丧失听力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他的一生。他独自一人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内心受到了非常痛苦的折磨。

人们以为是他在社交场合的种种表现是因为他脾气古怪。当然,关于他耳聋的传闻也偶尔被提及。影片中是在一次公开演出上,贝多芬指挥乐队,演奏得乱七八糟,他只能重复地说,“从头再来,从头再来”。因为他听不见任何的声响。如此反复了三次,所有的人都指责和嘲笑贝多芬。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贝多芬的耳聋,被所有人所熟知。

就像一个画家失去了眼睛。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力,他还如何去走前面的路?而他的这一生都是献给音乐的,除了这条路,他还能走向哪里?

他不知道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他很痛苦,而所有这些痛苦悲愤的情感都宣泄在作品中。

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这样写到:

“但愿我能用坚强的毅力,来抵抗命运之神企图割断生命线的寂寞。我要摆脱不幸,拥抱世界。我要把最美好的音乐贡献给世界上的人,并且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这种不幸和苦难。绝不屈从一种无法抵抗的力量,让痛苦忧郁一扫而光。”

贝多芬坚强的意志占了上风,他渴望幸福,他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命运的挑战。他对未来仍然充满了希望,憧憬着美丽的前景。

即使饱受耳聋的打击折磨,爱情的失败,贝多芬并没有消沉下去。他摆脱了这些令人窒息的痛苦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创作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02 贝多芬的责任:倾尽全力培养侄子,希望培养成才,但侄子却让他心碎

贝多芬终身未娶,也未有子女。但是他的弟弟因为患了肺痨死了,留下了一个9岁的儿子卡尔,指定贝多芬为唯一的监护人。

贝多芬一生膝下无子,他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到卡尔身上,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父亲。为了培养卡尔成长成才,他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把最好的资源给卡尔,送他去读最好的学校。

可是偏偏这个侄子,没有半点音乐天赋。他很想去当兵,但是贝多芬一直拒绝卡尔从事戎马生涯的愿望。他希望卡尔能够把大学的课程学好学完。

贝多芬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卡尔,而卡尔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顺从贝多芬。结果两个人都弄得特别不高兴。卡尔成了一个特别虚伪的人。生活作风放荡,并且还染上了赌博,欠下了很多债务。每次来找贝多芬,也无非是问他要钱,但是贝多芬却一直对他特别疼爱,从来不怀疑他的话。

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志气的卡尔,既不想违背贝多芬的意志,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痛苦纠结的他,拿了一把手枪,想要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等贝多芬赶到的时候,他已经开枪自杀了,但幸运的是,没瞄准,只是弄了个重伤,并没有死。贝多芬又绝望又难过的看着卡尔。虽然卡尔不是他所生,但是他却一直视为己,竭尽全力的培养他。卡尔用很复杂地眼神看着贝多芬,侧身在纸头上写下一句话递给贝多芬。贝多芬当时已经耳聋。他看完这句话,心都碎了。

“从今以后,不要再让我看见你。”

晚年的贝多芬,身体状况本来就很糟糕了,卡尔的这一番举动更让他备受打击。他走到外面,坐在石凳上,形容枯槁。他倾其所有,毕生的心血,除了音乐就是给这个孩子,结果他却就成了侄子最不想见到的人。

还有什么比最亲的人伤你伤得更深呢?痛苦也好,心碎也罢,不论以往发生了什么,这样的关系也已经无法改变,两人之间的伤害也已经无法弥补了。卡尔在等贝多芬的道歉,贝多芬已然深受打击,黯然神伤。也许惟有放手,才能维持相亲相爱。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03 贝多芬的感情之路:阴差阳错,错过一生所爱,留下永远的遗憾

在《不朽的爱人》这部影片,贝多芬留下的三封信,出现了“不朽的爱人”,但是他终身未娶。于是,为了寻找这不朽的爱人,他的学生辛德勒循着踪迹,找到了三个不同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是维也纳的朱莉娅。

当年年轻漂亮的茱莉亚,正从意大利赶到维也纳的表姐家,去听仰慕已久的贝多芬的演奏会。在音乐会上她迟到了,于是在休息室等候。结果突然有一个四肢粗短相貌古怪的男人,从沙发后面冒出来,对演奏者的技巧大加鞭笞。

茱莉亚毫不客气的回击了他。结果这个男人第二天就到她家去,强行要当茱莉亚的钢琴老师。这个钢琴老师就是贝多芬,两人迅速坠入爱河。虽然两人相爱,贝多芬也写了求婚信给茱莉亚的爸爸,但是当时外界已经有关于贝多芬耳聋的传闻。

茱莉亚的爸爸和茱莉亚设了一个局。名义上是买了一台新的钢琴,并且告诉贝多芬家里不会有一个人,让贝多芬来试试。实际上,茱莉亚和她父亲躲在暗处,观察贝多芬。

贝多芬以为没有人,就试了那台钢琴。他把耳朵贴在钢琴的盖板上,靠震动来感受音乐。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贝多芬的确聋了,知道真相的朱莉娅仍然决定勇敢地走出来告诉他,父亲已经同意他的求婚了。谁想到,这一举动,吓到了贝多芬。他当时正沉浸在音乐里,专心致志地演奏,突然就被打断了。他极其地愤怒,咆哮着质问茱莉亚,怎么可以打断他的灵感,怎么可以这样试探?

对于桀骜不驯的贝多芬来说,这就是一种侮辱,是对他感情的掠夺。他愤怒地离开了。一个月以后,茱莉亚嫁给了另外一个门当户对的伯爵。

她不是贝多芬永恒的爱人。辛德勒又接着找到了第二个女人。

两人相识于一场糟糕的音乐会。那场音乐会指挥得乱七八糟。贝多芬听不到任何的声音,演奏的人配合得非常不好。所有来听音乐的人都知道了贝多芬耳聋,大家在下面肆意的嘲笑,指责他。

贝多芬很无助很难过的站在台上。这时候,女伯爵安娜勇敢地走到台上,搀扶着贝多芬走出了大厅。两个心灵相通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将近一年,这是贝多芬最快乐的时间,在这段时期,他写了很多轻快的乐曲。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然后他们还是没能走在一起,贝多芬还是离开了。她们都不是贝多芬永恒的爱人,那么谁才是他真正的爱人呢?辛德勒找到了第三个女人乔安娜,这个女人也是贝多芬的弟媳。

贝多芬和弟弟两人第1次在杂货店见到乔安娜,就同时爱上了她。乔安娜是杂货店的女儿,她和贝多芬很快相爱了。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相约在酒店碰头私奔。乔安娜先到,在房间等候贝多芬。到了约定的时间,贝多芬还没有出现,乔安娜以为他爽约就离开了。

而贝多芬因为当时马车陷入泥泞中,没有及时赶到,写了一封信送到了旅馆。旅馆的老板娘把这封信放在餐盘下面,随着晚餐送了进去。

本以为乔安娜在吃饭的时候必定会看到这封信,结果乔安娜正准备吃饭的时候呕吐了,她并没有吃东西,也没有看到这封信。

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在约定私奔的那天晚上,乔安娜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了,但是错过了那封信,以为贝多芬失约。而贝多芬以为乔安娜没有赴约。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再次相见,乔安娜已经是贝多芬的弟媳,并且怀有身孕。贝多芬非常生气,以为乔安娜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于是处处刁难她,也因此和他的弟弟闹到决裂。

两人就此结下了很深的误会。直到贝多芬死后,辛德勒带着这三封信,才把谜底揭开了。乔安娜才终于看到了这封信。不过剩下的只有遗憾了。

永恒的爱人找到了。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想象。事实上,贝多芬和他的弟媳水火不容。贝多芬很讨厌他弟媳,他弟媳是一个非常不检点,在婚前名声就非常糟糕的女人。贝多芬为了他侄子抚养权的问题,和她打了好多年的官司,给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影片中这一段完全就是子虚乌有的。

贝多芬已经死了,音乐天才就这样离开了世界。虽然忍受耳聋,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但是他还是带着创作的激情,创造了不朽的篇章,在音乐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有带来激昂带来生命的篇章《命运交响曲》,也有浪漫多情的《致爱丽丝》。

《不朽真情》:从三个角度深度解读天才的一生以及现实思考

影片的最后,当年老的贝多芬在指挥第9交响曲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伤痕累累的童年。鳏居不得志的父亲每天醉醺醺的回到家中,拿着棍子上楼来,对他就是一顿毒打。贝多芬悄悄地爬上阁楼去仰望天空。

在月色下,他朝着森林跑去。在一个倒映着星空的池塘里,他脱下衣服,躺在水面上,水面和星空融为一体。小贝多芬在欢乐颂的音乐背景之下融进了整个星空。

挨打的童年,失聪的中年,没有爱人的晚年,天才贝多芬,命运却如此坎坷。即便如此,他没有被打倒,他依然带着对音乐的挚爱,将剩下的生命燃烧殆尽。

他无法掌控命运派给他的困难,但他却能决定看待命运的态度。此时的贝多芬,已经不仅仅是扼住命运喉咙的桀骜不羁,剑拔弩张,更是充满了对整个人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他已经超越了所有世俗的桎梏,达到了精神上永远宁静的大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