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從名字上就能理解,壽險就是以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產品。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只是在保障期限上不同,但是兩種產品保障的意義天差地別。定期壽險是不掛不划算,保險期限到了後依然沒掛,合同終止並且不會讓你拿走一分錢。終身壽險是必然能拿到保額,但是掛得越早越划算,掛得晚了還不如把錢存銀行。這種反人性的保險產品,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買?本篇給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路。

一、資產低於千萬級的人群不要考慮終身壽險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終身壽險不是普通老百姓需要的保險。30歲男性投保200萬保額的終身壽險,選擇20年繳費,每年保費最少也得2.8萬了,總保費交了56萬,如果80歲身故,拿到200萬理賠款,完全沒有意義的。終身壽險是高淨值人群用來做資產傳承用的最佳工具,比如你的兒女比較多,私生子也多得忘記名字了,這種情況在分割遺產的時候必定會發生糾紛,終身壽險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種問題。同樣的年齡、同樣的保額、同樣的繳費方式,定期壽險只需要每年1760元,這才是老百姓需要的壽險產品。下面詳細介紹定期壽險。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二、家庭頂樑柱不一定需要買定期壽險

家庭頂樑柱一旦發生不幸,會給家庭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定期壽險主要是解決這種問題,產品特點是保費與保額的槓桿非常高,保障範圍又比意外險寬泛,無論是意外身故還是疾病身故,都是一次性賠付保額。

傳統思維中,一家三口,男的掙錢養家,女的相夫教子,是不是男的就必須買定期壽險?真不一定。如果這個家庭沒有任何保險保障,家庭年收入10萬內,男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都沒有意外風險,我的建議是根本不需要買定期壽險。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三、每一種保險都有自身的意義,但不能忽視優先級

年收入10萬的家庭,一家三口,假設30歲男性、28歲女性、3歲男孩,三個人的重疾險大概要1.2萬保費,再加上一些基本的醫療險,可以說繳費壓力已經很大了,而這些產品的優先級都比定期壽險更高。如果預算只有這麼多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定期壽險暫時不用買,如果經常開車,可以把大都會的駕乘意外險買了,26.5元保50萬。如果經常加班熬夜,可以再把微保護身符意外險買了,192元,可以保100萬的意外身故+100萬猝死。這就是最少的錢換來最大保障的方式,而不是什麼產品都一定要買。等以後預算再高點了,可以再考慮定期壽險。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四、什麼樣的人群優先考慮定期壽險?

職業風險特別高的人群,也就是高危職業,優先買定期壽險,比重疾險更重要、更優先。比如大貨車司機,再比如室外高空作業人員。看到這裡,一些讀者會有點暈:意外風險高的人群,那應該買意外險吧,意外險保障責任更精準,肯定比定期壽險更便宜吧?這個問題又是一個誤區,高危職業人群的意外險是非常貴的,100萬保額最少也要3000元保費,並且很難買到這麼高保額,需要多家公司多個產品才能買夠100萬保額。而有的定期壽險對高危職業人群不排斥,比如招商仁和擎天柱3號,比買意外險還便宜。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五、買定期壽險選擇保障多少年?

有人提了一個建議,買定期壽險要選保至80歲,因為男性在80歲前大概率會掛掉。我們來算筆賬,30歲男性投保擎天柱3號定期壽險,100萬保額,20年繳費,如果選擇保20年,每年保費是880元,總保費是1.76萬元,如果選擇保至80歲,每年保費是6080元,總保費是12.16萬元。勸你別算了,你算不過精算師的。如果真這樣想鑽空子,那你說79歲的時候,是掛還是不掛?買定期壽險選擇保障年限,我認為是保到65歲左右最合適,因為那個時候你也退休了,你的子女也已經開始掙錢養家承擔家庭責任了,那個時候你的離去並不會給家庭帶來多大的經濟困難。切記壽險的意義,是用來具體解決問題的,而不是鑽空子。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六、現在是高危職業,幾年後改行就不划算了?

上面也說了,高危職業人群買定期壽險是最划算的一種選擇,但是人不可能幹一輩子高危職業,現在是高空作業工人,5年後也可能升級為包工頭。現在是大貨車司機,幾年後也有機會變成車隊隊長。以後職業變動無風險了,現在買的長期的定期壽險是不是作用就越來越小了?這種情況有兩種方式解決:一是買減額定期壽險。比如目前性價比最高的中荷顧家保定期壽險,每年減少4%的保額,所交保費更低,得到的風險保障更精準;二是選擇繳費期和保障期一致的。買擎天柱3號選擇繳費20年保障20年,或者繳費30年保障30年,這種方式其實就等於是交1年保1年了,並且均衡費率。如果10年後職業發生了改變,完全可以選擇退保。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七、重疾險+意外險能不能完美覆蓋風險?

如果你有100萬重疾險保額(純消費型重疾險),再把護身符意外險買100萬保額,加上大都會自駕車意外險50萬保額,是不是所有的風險都能覆蓋了?身故有幾種方式:意外身故、疾病身故、猝死。除了疾病身故外,護身符意外險就已經覆蓋全了。

我們來把所有的導致身故的場景模擬一遍,看看有沒有風險空缺:

1、駕車掛掉:護身符意外險賠100萬,大都會賠50萬。

2、走路被車撞掛掉:護身符意外險賠100萬,對方司機和對方車保險公司也要賠。

3、走路被高空墜物砸掛掉:護身符意外險賠100萬

4、旅遊登山失足:護身符意外險賠100萬

5、.......省略一萬種場景

6、疾病掛掉:能導致身故的疾病,絕大部分都涵蓋在100種重大疾病內,掛之前重疾險就能賠100萬。

7、疾病還沒確診,24小時內就掛了:護身符猝死責任賠100萬,比如最突發的腦溢血。

8、壽終:重疾險、意外險、猝死險、定期壽險都不能賠。但生前做做檢查,一般能檢查出符合重大疾病保險賠付標準的疾病。

9、腦溢血過了24小時後掛掉:重大疾病保險中腦中風後遺症的賠付標準是要求疾病確診180天后,滿足三種情況之一才能獲得理賠。如果腦溢血過了24小時,又沒抗過180天,那確實都賠付不了,如果買了定期壽險可以賠。

10、艾滋病:

重大疾病保險中,對於艾滋病的賠付標準是,因性傳播和毒品注射導致的不在賠付範圍內,如果買了定期壽險可以賠。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八:寫在最後

能導致身故的疾病,又不屬於重大疾病保險賠付範圍內的情況,我是想破腦袋只勉強找到了三種。如果要因這些小概率事件去購買定期壽險,那你所花的保費並不划算,當然如果預算充足完全可以選擇。本文要告訴你的是,

買保險針對不同的家庭情況,不同的職業情況,都是有優先級的,並不是所有的保險都要買一遍。最後,如果你想到了其他疾病能導致身故又不在重疾險賠付範圍的,歡迎在留言區探討。

定期人壽保險的坑,絕大部分人都買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