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裝機容量堪比兩個“三峽工程”!這座“聰明”的電站你期待嗎?

提起金沙江,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毛主席長征途中寫的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來形容金沙江水流湍急,拍擊著兩岸高聳的山崖。

如今,長征勝利已經83週年,金沙江成了中國最大的水電基地,整個流域規劃了20多座水電站。在這片土地上,即將建成世界上最“聰明”的大壩——烏東德水電站。

理想能源網小編了解到烏東德水電站是我國第三座超千萬千瓦級的水電站(第一座是三峽水電站、第二座是溪洛渡水電站),該電站控制流域面積40.61萬平方公里,佔金沙江流域面積的86%。

1

為什麼說它是最“聰明”的大壩呢?因為該地形地質條件複雜,峽谷深切,兩岸邊坡高度在1500~1800米左右,建設難度超乎想象,因此在建造過程中使用了許多原創性的新技術,據央視財經報道,烏東德水電站全壩採用的低熱水泥混凝土,是世界水壩建造史上的一個創舉。同時還運用了諸多的技術創新,如特殊的溫度計,降溫神器,大壩“天眼”,還有一鍵“灌漿”,給我們帶來了一次全新科技感的體驗。

除此之外,它具有一定的防洪、航運和攔沙作用,該水電站主要以發電為主,同時兼顧防洪以及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當地移民群眾的脫貧致富。


裝機容量堪比兩個“三峽工程”!這座“聰明”的電站你期待嗎?

該水電站總工期約8年,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計劃於2020年7月下閘蓄水,2021年12月投產發電。據報道稱烏東德電站建成後,每年可節省標煤約1220萬噸, 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050萬噸、二氧化硫10.4萬噸。

未來,金沙江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梯級電站,將形成裝機容量達4646萬千瓦的規模, 相當於兩個“三峽工程” ,年發電量約1900億千瓦時, 將成為21世紀標誌性的世界最大綠色能源工程基地。

2

不管是三峽水電站的開發還是烏東德水電站的開發,都源於我國豐富的水力資源,領導三峽工程研究的第一人林一山曾說:“長江滾滾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如此豐富的水能資源和巨大的開發潛力,註定了水力發電在我國將擁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在開發水力電之前,煤炭一直是我國發電的主要資源。不可避免的是,使用煤炭的火力發電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汙染。更難以克服的:煤炭始終是一種不可以再生的資源,用完了就再也沒有了。

而水力發電利用流水勢能,全程既不需燃料、也無汙染氣體排放,比火力發電更加清潔。2018年全國水電的發電總量,相當於節約煤炭近4億噸。


裝機容量堪比兩個“三峽工程”!這座“聰明”的電站你期待嗎?

此外,水電站經過合理的選址和設計後,能兼具防洪、航運、供水以及調水、排沙等功能,還可以在庫區形成壯觀的旅遊景觀,進而創收。

我們先來看組數據,2018年,我國水電發電量為12329億千瓦時,發電量佔全國總髮電量比重達17.6%,與火力發電一起,供給了全國88%的電力。

所以開發水電站在我國電力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除了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現在我們又有了烏東德大壩,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國在世界水電領域將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