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孩子上高二卻被要求“回家反省”,身為家長應當如何應對危機?

家長求助:我家孩子上高二了,卻被老師要求“回家反省”,學校這樣做是不是太壞了?眼看高考在際,輕輕巧巧一句我孩子就得在家待著,耽誤了學習算誰的?面對這樣不講理的學校和老師,我該怎麼做才好?

答:孩子上高二卻被要求“回家反省”,身為家長的憤怒與焦慮、無奈與無助短短几行字,如何盡述?然而,就算家長盛怒之下一門心思找關係、走路子,要麼兩敗俱傷也堅決要追究學校的無情與老師的絕義,要麼低聲下氣求爺告奶只願讓孩子能夠繼續“留在學校”——這樣做意義何在呢?對幫助孩子保持或恢復“全力以赴的專注學習狀態”有用嗎?對“徹底根除”孩子行為習慣上或心裡上已經出現了的“膿包毒瘡”有用嗎?

是故,當自家孩子被學校勒令“回家反省”的時候,家長怒火中燒只圖出一時之氣或只顧抓細枝末節的行為,不只是死盯芝麻卻丟西瓜的愚蠢之行,往深了和遠了說,簡直是推動孩子向更壞方向發展的罪惡之行——當自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身為家長怎麼做才能足夠好的應對危機?要想將孩子已經走歪了的腳步和心魂拉回來,家長老老實實“三步走”罷。

孩子上高二卻被要求“回家反省”,身為家長應當如何應對危機?

1、第一步:家長必須要轉換角度“弄清”一件事——“回家反省”不只是學校對孩子的嚴厲懲罰,更是“最後的挽救”!

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家長必須要走的第一步是:儘量冷靜一些,將自己身為家長的角度轉換到學校或老師的立場,從而真正“弄清”一件事——“回家反省”不只是學校對孩子的嚴厲懲罰,更是學校對你家孩子“最後的挽救”!

◆為什麼是你的孩子“被要求回家反省”?

家長如何轉換角度和立場重新審視自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這件事呢?我們且先放下各種憤怒,老老實實想一想:全校那麼多學生,為什麼獨獨是“自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難道學校和老師不知道高考將至嗎?不知道這樣做會耽誤學習嗎?不知道這樣嚴峻時刻“回家反省”的處罰後果有多嚴重嗎?

孩子已經到高二了,被勒令回家反省的嚴重性,作為專業教育機構的學校、作為專職教育工作者的老師比任何一個家長都更加清楚!既然他們更清楚,為什麼又會做出這樣“不近人情的冷酷決定”呢?為什麼承受這種“不近人情冷酷決定”的那個學生獨獨是自家孩子?答案非常簡單:因為你家孩子觸碰到了學校管理規定的“紅線”!

然而,有些家長就算明明知道被勒令回家反省,根子上的原因還是在於自家孩子不爭氣,卻還是由不住滿腔子的怒火,且很願意想盡一切辦法把這怒火燒到學校或者老師那裡去——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不過是家長下意識的想推卸責任罷了!

明明,自家孩子身上或心裡生了濃瘡或毒瘡,家長卻選擇了視而不見!就算是你找關係、走路子費盡一切心思最終免除了學校對孩子“回家反省”的處罰決定,使孩子得以繼續“留在學校”,可是這種“身在學校而心不在”的所謂“留在學校”又有何意義呢?孩子身上或心上的濃瘡或毒瘡還繼續在那裡,它們不但不可能不藥而癒,更有可能在家長的“無視”或“迴避”下加速度惡化——小病小症不警醒,等到遷延成了大病,那是會要命的!

◆什麼樣的學生有可能會觸發學校“回家反省”的管理紅線?

如果你家孩子老老實實一門心思只管學習,會被學校勒令回家反省麼?絕不可能!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習有可能會觸發學校“回家反省”的管理紅線?

常規來說,被學校勒令回家反省的孩子,一般情況下都是“問題學生”。

什麼是問題學生呢?

所謂問題學生,是特指那些在行為上和心理上有一定偏差的未成年人。這些“問題學生”主要表現為個性較為異常、性格容易暴躁,其行為表現常常有厭學、逃學等前兆。總的來說,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偏離常規、不服從教育管理、逆反心理重、自控能力差、道德缺陷明顯,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處於“邊緣化地帶”,是正常學生之外的“灰色生存狀態”,更有甚者,他們隨時會在某種誘因下出現違法犯罪行為。

◆“問題學生”到底是哪裡來的呢?

已經被勒令回家反省的學生家長最為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獨獨我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答案也簡單:因為你家孩子是“問題學生”!

那麼問題來了:“問題學生”是哪裡來的?

答案也不復雜:問題學生是被“製造”出來的!

問題學生到底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呢?

分大類概括而言,問題學生之所以產生問題,一般有三種可能:一種是情感需求嚴重匱乏的學生,第二種是情緒過度壓抑的學生,第三種是心靈突然受到重創或者長期持久瀰漫性創傷的學生——至於這些“症灶”到底是誰“製造”出來的,那就得問家長自己了:你如果真的全面瞭解自家孩子的話,孩子是不可能觸發被學校勒令回家反省管理紅線的!

所以說,學校對你家孩子實施“勒令回家反省”的處罰,不僅僅只是一種嚴重警告,更是對你家孩子“最後的挽救”!試望這茫茫人間,有誰真正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且有能力將一個走歪了的孩子拉回來?那個不二人選只能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上高二卻被要求“回家反省”,身為家長應當如何應對危機?

2、第二步:家長必須要抓住根本“重視”一件事——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被要求回家反省,比瞎追究“回家反省”這件事本身更緊急!

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家長必須要走的第二步是:必須要抓住根本“重視”一件事——好好溝通、全面調查、徹底弄清楚自家孩子“為什麼”被要求回家反省,比瞎追究回家反省這件事本身更緊急!不知“病灶”,何以“對症”?何以“下藥”?何以“痊癒”?

◆學校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做出“回家反省”的處罰?

常規來說,學校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做出“回家反省”的決定呢?某重點中學多年帶高三的優秀班主任給出了非常肯定的五條“回家反省規定”:

一是學校不允許帶手機,但學生私自帶來並過度使用,然而屢教不改的。

二是沉迷於戀愛,違反兩次的。

三是吸菸、喝酒,第二次被發現的。

四是考試嚴重違紀的。

五是打架鬥毆、圍觀起鬨、夜不歸宿的,一經發現,立即勸退。

◆對即將迎戰高考的高中學生,學校有哪些與之對應的高要求?

對即將迎戰高考的高中學生,學校又有哪些與之對應的高要求呢?

第一是“高效課堂”。課堂內的學習,學生一定要有“高度專注”的能力,要加倍提升課堂內單位時間效率,要學會聽課、要聽會課。

第二是“無形作業”。高中學生的作業與小學及初中有很大區別,其作業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課堂內學案,一類是課堂外練案。這兩類作業共同的根本要求是“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學生有極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及自有控制能力,尤其是要“懂得歸納和總結”。

第三是“雙色留檔”。高中學生對自己課堂內外不會不懂或半會不會、半懂不懂的所有問題一定要“心裡有數”,最節省時間和高效辦法就是“用雙色筆糾錯”,通過將糾錯的過程醒目標示、持續留檔的方式,一週一小結、一月一總結,從而精準梳理並強化自己的薄弱點、易錯點。

第四是“身心合一”。高中學生如同進入戰備階段的士兵,人與心必須隨時合一、必須專注同在,絕不能分心、絕不能粗心、絕不能違紀——這是前三項學習狀態得以良性持續的基本前提與根本保障。

◆對即將迎戰高考的高中生家長,學校又有哪些與之相應的要求?

對即將迎戰高考的高中生家長,學校又有哪些與之相應的要求呢?為了確保高中生的持續、良性學習狀態,確保孩子不會成為那隻“被殺的雞”,家長自己應當做些什麼呢?

一是,足夠好的後勤保障。有些家長圖省事,一日三餐胡亂打發,而高中學生高強度腦力勞動所需要的足夠營養哪裡是“胡亂打發”就能夠滿足的呢?家長精心安排每日三餐,不要讓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並做好學習所需、交通所需等後勤保障是基本前提。

二是,高度重視與學校的銜接。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與學校的銜接事宜,尤其是要與班主任老師保持相對緊密的聯繫,最好是形成默契或口頭約定,比如自家孩子有事請假,必須有家長打電話確認才算等。

三是,溫和交流,多多關心。有些家長只管問成績,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學習過程大撒手不管不顧不問,一旦出現問題了就憤怒辱罵甚至暴力傾向,這是要不得的。高中生,已經是接近於成年人了,用對待幼兒園或小學孩子的方式與他們交流溝通或粗暴管理,貽害無窮。

四是,有一定的危機處理意識和能力。一旦孩子在學校有突發事件,學校作出了不合理或過度化處理,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做好溝通工作,儘可能瞭解真相,儘可能從家長、孩子、學校等多角度去理解事件本身,並在合理範圍內儘可能支持學校的工作,不要只憑個人情緒推三阻四、設置障礙甚至胡攪蠻纏。

◆“回家反省”是個單項選擇題:要麼老實學習不違紀,要麼屢教不改被勸退

家長只有在心態和情緒相對平穩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好好跟孩子說話、好好跟老師說話,進而全方位探根溯源,幫孩子做好一個正常高中生在學校時候的那道單項選擇題:要麼老實學習不違紀,要麼屢教不改被勸退!

通常情況下,被學校要求回家反省的學生,都不是一次兩次嚴重違犯校規校紀。正所謂事不過三,學校是眾多學子齊聚求學的地方,絕不是為誰一家一個孩子而存的!你家孩子人在學校、身為學生卻不老老實實學習,天天天裡搞三搞事、雞飛狗跳,肯定會嚴重影響到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同班級的其他學生,他們還學不學習了?“保障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是任何一個社會機構、法規法典以及政黨和國家等存在的根本要義!當學校對某一個孩子的屢教不改無能為力的時候,當然是要“殺雞儆猴”“以一儆百”的,很不幸,你家那個身在學校、身為學生卻不肯好好學習且屢犯校規的孩子,當然便成了那隻用來警示其他猴子的、被殺的“雞”!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正如同那名被要求回家反省之後幡然醒悟、迎頭趕上的高中生所說:你如果想老老實實學習、高度重視學習,那就爭取不要違紀。不違紀,就不可能被要求回家反省,就不會耽誤學習。你作為一個學生卻不重視學習,違犯了校規被勸誡卻還是不管不顧不肯改,當然就會被要求回家反省,時間被耽誤,學習邊緣化,那是你自作自受,怨得了誰?

孩子上高二卻被要求“回家反省”,身為家長應當如何應對危機?

3、第三步:家長必須要“做好”一件事——得知道一個“合格高中生的標準”,進而比對自家孩子的差距並對症解決

當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家長必須要走的第三步是:你得清清楚楚地知道一個“合格高中生的標準”,進而以此為標準“比對自家孩子的差距”,知道差距在哪裡,才能夠有對症之策,才能夠高效解決問題。

◆一個合格高中生的標準是什麼?

要想知道自家孩子差在哪兒,家長就得知道“一個合格高中生的標準”是什麼?

第一,高中生的學習是需要老師教育引導,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自覺探究能力。

第二,高中生的作業有“有形”與“無形”之分。家長需要知道,當孩子到了高中階段,像小學階段或初中階段那樣有形的作業相對較少,而更多能夠為高考高分服務的作業是“無形”的,是需要家長著眼於長遠從孩子小學階段就下大力氣培養的——培養什麼呢?“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的高效率學習能力。

第三,作為一個即將迎戰的戰備狀態士兵,高中生必須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沉得下身心。

第四,高中生必須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比學習時間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

第五,作為一個高中生,假期不能當假期過,假期要當戰時過。因為高中的學習和複習絕不是校內正常課點的時間就夠用的,而是要把學習和複習分佈於平時點點滴滴的所有零碎時間中。

◆家長要從哪些方面著手探求自家孩子的根本差距呢?

家長要從哪些方面著手探求自家孩子的根本差距呢?

一般來說,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一是健康差距,二是意識差距,三是習慣差距,四是效率差距,五是學科差距——這五個差距的探究順序是有講究的。對於一個被要求回家反省的孩子而言,探究順序是以上所述的從一至五;而對一個在學校學習期間能夠正常管理自己、能夠正常學習的高中生而言,探究順序需要從五至一。不同順序,牽出來的是不同根由,不同根由扯出來的是不同源頭。

◆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的問題,並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的危機?

常規而言,“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有三種可能,一是品德問題行為,二是心理問題行為,三是學習性問題行為。那麼,家長該如何判斷孩子的問題?並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被勒令回家反省”的危機?從三個方面下手:

一是必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正常高中生的正常心理特點及發展變化規律,並在此基礎上比對自家孩子的各種異常行為表現。如果確屬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可以求助於專業心理機構或心理專家。

二是必須慎重區分和對待自家孩子的心理問題及不好的行為表現,切記胡亂貼標籤、胡亂下結論。

三是必須全面的瞭解自家孩子。不能僅憑孩子在家裡的表現、在父母跟前的乖巧,就籠而統之的認為自家孩子是個聽話的好孩子,要通過與孩子的同學和老師等多渠道、多角度著手,瞭解自家孩子的真實個性及品行全貌——這是發現、判別、解決孩子學習性問題及心理問題的根本前提。

◆家長判別自家孩子相關心理問題及不良行為表現問題時,切記出現偏差

當孩子被學校勒令“回家反省”時,絕大多數家長一下子就懂了,最常犯的毛病是“全盤否定孩子”,並在判別自家孩子相關心理問題及不良行為表現問題時出現極大偏差。最常出現並忌諱的偏差一般有五種:

第一忌諱,不要把一般的心理問題,過度誇大成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第二忌諱,不要把心理原因引起的學習性問題及行為問題等,錯誤判別為是生理因素引起的問題。

第三忌諱,尤其要高度重視,不要把由於家庭或學校教育不當造成的心理問題,偏頗的認為全是孩子自身問題造成的。

第四忌諱,不要把孩子本身個性品質不良導致的心理問題,籠而統之的認為是學校或老師等其他因素導致的問題,推卸責任只能是掩耳盜鈴,對解決問題絲毫無益。

第五忌諱,不要把孩子心理產生問題所導致的學習性障礙,理所當然認為是孩子不爭氣或者道德品質惡劣所致。

孩子上高二卻被要求“回家反省”,身為家長應當如何應對危機?

小結對一個被要求回家反省的孩子來說,他最缺的是什麼呢?

對一個被要求回家反省的孩子來說,他最缺的是什麼呢?一個孩子之所以走到了“被要求回家反省”的地步,根本原因在於這孩子自始至終沒能明確三個問題:

第一是“我為什麼要學習?”——這是個“學習動力”方面的問題;

第二是“我將來到底想幹啥?”——這是個“學習目標”方面的問題;

第三是“未來的五年到十年我能幹什麼?”——這是孩子對自己未來人生“長遠規劃”方面的問題。

為什麼我一再強調說“回家反省是學校對孩子最後的挽救”呢?因為孩子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不能被徹底解決,他即使人在學校,心也不在,學習效率差或者持續違紀的可能便一直存在。可是父母親的真心疼愛與良性溝通,對重建孩子的學習心理、恢復正常的學習狀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學校是有心理輔導老師,但學校畢竟是學校,一名學生對一箇中小型學校而言充其量也就是三四千分之一,可是對一個家庭而言呢?那是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百分之一百啊——如此風險,對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是傷不起的!只要家長端正了心態,那麼即使孩子被要求“回家反省”,從孩子未來預警而言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兒?一則可以就先發的小症狀治癒未來有可能來臨的“大病”,二則也算是亡羊補牢,可將損失降到最低。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大語文教學探索及傳統經典閱讀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