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劫掠一空。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清漪园时期,乾隆皇帝对文玩多有搜罗,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及书画很多,当时著录的陈设达四万余件,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陈设清册》,建档管理。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咸丰十年,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浩劫,园藏文物又被毁掠一空。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并大力充实园内陈设。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老照片中的北京市,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颐和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