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補齊短板破除陋習 龍巖上杭:逝有所安風氣新

東南網4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傑 戴敏 通訊員 林斯乾)

3月27日,上杭縣步雲鄉蛟潭村,村裡黨員幹部帶領村民將原來分散安葬的骨灰統一遷入村裡新建的骨灰堂;3月17日,中都鎮睦鄰村村民丘啟元的家人將其骨灰撒入汀江,成為該鎮繼古基村實行首例樹葬後實行的首例河葬……清明節前,上杭縣有不少這樣的事例。

“2018年以來,我們將殯葬改革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佈局,破冰前行,高位推進。”上杭縣主要領導說。一年多來,隨著殯葬設施短板日益補齊,厚養薄葬觀念漸入民心,一股生態環保的殯葬新風在上杭漸漸清揚開來。

補短板齊推進

上杭殯葬改革始於2000年,目前全縣火化率達100%。但同時公墓和骨灰堂建設嚴重滯後,全縣僅一座開發殆盡的縣級公墓,而傳統家族式的骨灰堂也面臨存放率不高、重複建設等問題。

“再加上傳統思想影響,導致散埋亂葬、二次土葬、喪事大操大辦等現象時有發生,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也破壞了生態環境。”上杭縣民政局副局長張華燦說,上杭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結構,在山間散埋亂葬的殯葬方式不僅破壞了村容村貌,也常常成為城市化建設的“絆腳石”。

為破除千年陋習,去年,上杭全面打響了殯葬改革攻堅戰,3月份以來,縣裡先後出臺《上杭縣開展殯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上杭縣全面推進農村公益性骨灰樓堂和公墓建設實施方案》等近10個政策性文件,涵蓋設施建設、違建整治、獎補方案等諸多方面,為殯葬改革建章立制。同時,上杭縣委、縣政府將其列入鄉村振興戰略佈局,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謀劃,並將殯葬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列入2018年、2019年度“三大戰役”生態環保攻堅戰役考評。

有的放矢,改革方成。“要讓‘逝有所安’,首先就要補齊殯葬基礎設施短板。”張華燦說,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後是影響上杭殯葬改革的關鍵因素,亦是上杭殯葬改革的一個突破口。2018年,上杭全縣殯葬設施建設總投資超過3億元,共規劃建設鄉鎮公益性公墓9座,農村公益性骨灰堂216座,並規劃實施縣級公益性公墓(二期)工程。

在明確以鄉村兩級政府為投資主體的原則下,上杭明確了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獎補方案,明確了農村公益性骨灰堂補助、鄉鎮公益性公墓補助、道路(停車場)補助及城市規劃區墳墓徵遷獎勵等四類補助政策。同時2018和2019兩個年度,縣財政安排500萬元用於獎勵殯葬改革整治工作成效明顯的鄉鎮,激發各鄉鎮推動殯葬改革的積極性。

去年7月11日開始,上杭禁止改新建墳墓,並對新增死亡人員骨灰跟蹤管理,針對違建墳墓和骨灰堂的巡查制止工作也全面展開,2018年,全縣共制止違建墳墓和骨灰堂130起,拆除違建墳墓和骨灰堂88座。

珊瑚鄉公益性公墓是上杭最早竣工可投入使用的鄉鎮公益性公墓。來到該公墓內,只見四周綠樹環繞,一條40米長的壁葬骨灰存放長廊已經建好,一排排公墓分佈得錯落有致。“公墓有三種形式,分為豎碑、臥碑和樹葬,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珊瑚鄉黨委書記闕鑌鋒介紹。

珊瑚是個總人口僅六七千人的小鄉鎮,秉承著“節地、生態、經濟”的理念,當地從鄉里人口分佈集中的實際出發,實際規劃建設了一個骨灰堂和一個公墓。

針對公墓選址問題,珊瑚鄉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宗族長輩的作用,廣泛徵集意見。“我們一方面尊重民間傳統,一方面遵從專業設計,最終定下了公墓地址及三種形式。”闕鑌鋒說,珊瑚鄉公益性公墓規劃面積28畝,已建設5畝,“目前的規模基本滿足近20年的需求,而剩下面積將在今後需要時再新建。”

科學的選址及公墓形式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公墓建設過程中涉及村民原有墳墓遷移,村民們也積極配合。“公墓的選址、環境、交通,都比我們原來的老墓好,沒理由反對。”說起鄉里的公益性公墓,村民陳大華豎起大拇指。在這次墳墓遷移中,涉及陳大華自家及親戚的墳墓有14座,在簽訂協議5天內便都完成了轉移。

破陋習興新風

更多的改革動力源於老百姓自身。在強有力的補齊殯葬設施短板和大力宣傳殯葬新風的基礎上,上杭當地殯葬新氣象紛紛呈現。

上杭縣廬豐畲族鄉下坊村退休教師李尚恭立遺囑——“切莫為餘把喪治”,要求身後“不要骨灰,不辦喪事,何必花錢又跪人”。去年5月,老人離世後,子孫遵照他的遺囑只設了簡單的靈堂供親戚朋友上香祭拜;上杭縣電影公司退休職工劉衡姑和紅十字會簽訂遺體捐贈協議,2018年10月老人去世後,子女將其遺體捐贈給廈門大學醫學院用作醫學研究,老人的丈夫謝榮椿也已簽訂了遺體捐贈協議;稔田鎮祝田村黨支部書記吳瑞新母親去世後實行樹葬,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上杭琴崗詩社社長黃連池立下遺願,死後不留骨灰迴歸自然……

“近年來,隨著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等新觀念深入人心,大家早已對傳統封建繁瑣的殯葬方式感到厭倦。”張華燦說,傳統的殯葬將墳墓建於山頭,成本普遍在2萬元以上,而選擇公益性骨灰堂或者公墓則費用能減少三分之二。另外,傳統墳墓不僅破壞環境、建造成本較高,而且很多葬墓地址偏僻導致祭掃不便,加大了百姓的負擔。現在縣裡推行的殯葬改革恰恰契合了老百姓的實際需要,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群眾的支持。

截至目前,上杭縣共有88座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和1座鄉鎮公益性公墓已竣工可投入使用。下一步,當地將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管好、用好這些殯葬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