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更安全?

老年糖尿病的定义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大于60岁(WHO界定大于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20%以上。家里老人若有以下情况应首先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的存在:

  • 食欲大增而体重却日益下降
  • 常发生皮肤、口腔感染且伤口日久不愈
  • 四肢麻木,肌肉酸痛
  • 老年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
  • 老年皮肤痰痒,尤其是妇女外阴瘙痒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更安全?


  • 2型糖尿病是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 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因各种并发症或伴随症状就诊而发现
  • 病程长、预期寿命短
  • 低血糖风险高
  • 血糖控制状况不佳
  • 并发症合并症多,尤其是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
  • 认知能力差、自我保健意识淡漠

老年糖友的综合控制目标是否要放宽?

严格来讲,血糖控制目标主要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不同控制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更安全?

预期寿命大于10年,低血糖风险小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普通患者一样,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

预期寿命大于10年,并发症轻,有一定低血糖风险或使用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5%。

预期寿命大于5年,有明显的并发症,或有低血糖风险、使用每日多次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8.0%~8.5%。

预期寿命小于5年(如有癌症、长期肾透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者,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放宽到8.5%~9.0%。但需避免严重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和难治性感染。


年龄不是放宽标准的原因,身状况是决定治疗目标的主要因素。相同年龄处于不同健康状态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自对那些病程短、合并症不明显、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还存在部分代谢调节能力,严格控制各项指标是可行的。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更安全?

警惕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更安全?


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是59岁以下患者的15-19倍。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调节能力较差,β细胞应答能力减退,部分患者神经病变使得感觉神经反应迟钝,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

低血糖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严重低血糖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比年轻人尤其要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

降压调脂很重要

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大血管并发症,所以要特别注意对血压、血脂的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控制的重要性排在血糖管理的前面。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建议对于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降糖、降压、调脂(主要是降低 LDL-C)及应用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更安全?


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对血压、血脂控制有帮助。应该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运动前需由专科医生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进行专业运动指导,如患者心肺功能尚好,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养生操

等运动项目。另外,戒烟也很重要。

最后,小糖医提醒家里有老年糖友的子女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健康管理方式,多多开导老人,不要轻易相信保健品。

认清危害

规避风险

降糖有度

安全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