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在家做作業好,還是在輔導班做作業好?

語文基礎小學霸


我的觀點是:孩子在家做作業比較好。

第一,在孩子心中,家是最安全最溫馨的地方,孩子在家裡做作業時身心會比較輕鬆。


第二,便於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又去輔導班學習,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時間太少了,就容易忽略一些孩子的變化,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三,孩子自己在家裡學習,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孩子遇到不會的題怎麼辦?家長可以建議孩子自己想辦法查資料,也可以給孩子提出解題建議,最好是讓學生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實在解決不了,也可以把這個問題留下來,讓孩子第二天去請教老師。

第五,孩子在輔導班學習的時候,輔導班的學生層次不一,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目標。再說輔導班裡的孩子人數都比較多,老師不能夠一一照顧,這樣就會有許多疏漏。

總之,我建議家長朋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回家寫作業,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您覺得呢?希望與您交流。


一事一卦


經歷過輔導班的家庭來說說。我們報的輔導班很好,無論師資師德,還是教學環境,或者學校餐飲都很棒。但經歷一學期,我還是決定下學期不報了,自己來輔導。

1.家庭情況

小學階段的家長,家長有能力輔導。父母都上班,自帶孩子,沒有老人或保姆幫忙。孩子放學早,通常下午三四點,不方便天天去接孩子放學。想讓孩子在一個學習氛圍濃的環境高效完成作業。所以報了校外輔導班。因為輔導班負責放學去接孩子,輔導作業,集體晚餐。我們興趣班也一直在這個輔導班,老師特別負責,這是小麵包超愛的場所。

2.輔導班情況

目前輔導班已近一學期,每班不到十個孩子,每天時長2.5小時+,老師基本做得到一對一輔導作業,且工作認真負責,每晚都會針對每個孩子情況專門總結,提醒家長注意事項。輔導班裡的小朋友之間也很團結友善。

3.存在問題

即便存在送輔導班的客觀條件,以及教學也確實不錯,我還是決定要自己輔導了。

主要原因 1)孩子只有早上跟父母同吃,還是勿勿忙忙的。中午是在學校吃,飲食很不好。晚上在輔導班吃,有改善,但沒有家的溫度。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中學,大學,工作,成家分離越來越多,相聚卻越來越少。2)孩子每天回來,我還是要從頭給她過一遍作業,什麼簽字的,拍視頻的,批改的,背誦的,聽寫的,全部再檢驗一遍。對孩子來說是重複,可能記憶更深,同時也有負面情緒,更重要的是,影響休息時間。

我是不注重成績的家長,看著孩子的時間被排得滿滿的,著實心疼。

4. 總結

小學階段,有能力輔導的,建議家長自己輔導:一是陪伴。二是瞭解。(關於輔導時候,家長情緒問題,剋制,咱們比孩子早學了幾十年,自然覺得簡單。沒有笨孩子,有耐心,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沒有條件輔導的,如果找輔導班,一定要綜合全面瞭解後再選擇。中學階段,輔導吃力的,還是交給輔導機構,事半功倍。

麵包家族,4個可愛的寶寶,歡迎關注,一起聊聊育兒的事。

愛畫畫的小麵包8


我不止一次地說過,不贊同,不支持這個補習班。當然,特殊情況例外,我支持“作業班”。不少雙職工家庭,因為上下班時間的關係,照顧不到子女。我家就有。他們讓孩子去了“小飯桌”,一般從事“小飯桌”的,都有輔導作業的職責。

在那吃小飯桌的學生(各年級都有),他們中午在那吃午飯,飯後到上學前這段時間,有的學生做作業,由小飯桌的“老師”輔導作業,看看錯不錯。我女兒那兒(合肥),是全市大部分學校,學生中午在學校吃不回家,收費挺便宜。

下午放學,再由家長來接。如果家長沒下班,接不了孩子。留在辦小飯桌的家裡了。這是“小飯桌”的優勢所在。家長下班來接孩子,有時接不了安排親友接。門前的,這事兒太多,有的晚9點才來接孩子。辛苦呀!

像以上的家庭情況的學生,家長會找“”作業班”的老師,讓自家孩子定時去“作業班”做作業。這種是純“作業班”。只輔導作業,不補課。學生不會做,老師給予講解。

學校發的作業信息,由家長轉發給作業班老師,這個作業班老師有負責督促與檢查學生作業做沒做完的職責。這點倒是挺人性化,挺實用的。我現在還有作業班老師微信號。

作業班與補習班不同,只輔導作業,不補課。收費也相對便宜。去作業班時間較為機動靈活,不放假時,一般每天吃晚飯後去,做完作業經老師檢查才允許回家。家長與老師常微信聯繫,交流情況。

放假了,這種作業班是安排白天的。一星期大約三個半天,由作業班老師安排哪天上午或哪天下午去他那做作業。做作業時間不怎麼限制。大體由學生自己安排,老師看一下安排,免得假期結束作業還沒做完。家長也會過問這件事的。

我不贊同補習班,支持以上所說的這種作業班。補習班是超前上課,什麼奧數呀等等,我都不支持不贊同,收費也高。家長文化程度不高的,一般都會選擇孩子去”作業班“做作業。

對這些作業班,補習班,我是比較熟悉的。我是退休老師,家門口就有小飯桌,幾個作業班。我的孫輩是小學初中高中都有。他們做作業,小學階段沒去作業班,由兒子女兒他們輔導。剛退休時也輔導過孫子作業的。到了初中高中,都輔導不了,只好去作業班做作業。


笨笨潮爺1


  1. 暑假留的作業多是暑假作業練習冊吧,是複習之前學過的內容,補習班很少會用暑假作業來上課。現在暑期班,多是複習+預習,而且預習要多一些,提前學習下學期的內容。

  2. 初高中的暑假作業,在類似於小飯桌的那種輔導班完成,我不知道有沒有那麼大齡的小飯桌,有的話。如果有的話,也可以去,學習氛圍比家裡要好一點,稍微大一點的輔導班,會有很多學生在學習,氛圍不錯。

  3. 像我之前在的輔導班,比較大,幾百個小單間,學生在沒有課的時候,也可以過來上自習,可以把作業寫一寫,不會的還可以去問老師,這就挺好的,干擾也要少一些,不像是在家裡,吃的玩的一大堆,比較容易分神、坐不住。

  4. 當然,如果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自控力也很強,在哪學、在哪寫作業也就無所謂了,效果差不多,沒什麼區別,補不補課也都影響不大,完全可以自己買輔導書,啃輔導書,自己主動解決學習問題,效果更佳哦。


英語阿桂


作為一名學校老師,之前也在機構做過,下面說的話也不是特別針對機構,只說我所在機構的現狀。

樓主所在是一所城鄉結合部的小學,因為正處於開發階段人口迅速增加,單純小學就有七八所,無疑間學校的競爭會非常大,各學校為了教學成績也是想盡辦法,我們學校是八點十分上早自習,下午四點十分放學,本來之前規劃晚託,結果被一些機構或者別有有心的家長告到教育局去了。現在新學校想一炮而紅自然對教學這一塊抓的很緊,那下面老師層次不均,自然作業各方面會有所增加,作業量的加大讓學生也完成質量不好,而機構往往是大量學生一起,你想想可能為了你的小孩針對性的寫作業嗎?根本不可能,良心一點的可能統一講一講,沒良心的可能就直接答案一給學生一抄寫,這是常態,別人也要下班,建議如果自己有時間和精力最好自己輔導!自己孩子自己養,多培養好習慣再可以丟丟手!


數學嚴老師


孩子是父母生的,只有父母會發自真心的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學習。輔導班以盈利為目的,能真心的照顧孩子嗎?(除了個別良心學校的個別良心老師)

把孩子送託管,很多父母也是無奈之選,原因大致分為兩類:1)家長自己時間不允許。這種的話,最好解決:父母儘早培養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我有個兒子,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我做了很詳細的引導。從第二學期開始,孩子就熟悉自己每天回來的流程和作業情況了,所以就自己獨立回家、自己處理作業,回來我再檢查。現在六年級,孩子各方面都很獨立、優秀。2)家長自己能力不允許。能讓孩子託管的,大多數都是小學生吧。小學的作業,只要父母用心,還有完全不能輔導的嗎?如果真的個別題目輔導不了,求助老師、求助網絡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家長都不願為了孩子在學習上付出些,那麼就別抱怨孩子不付出,學習不理想。

有一次外出吃飯,遇到鄰座的兩個女士發感慨:年輕時,只想著玩、自己輕鬆,沒管孩子。現在老了,玩不動了,想回到孩子身邊,卻發現自己太不瞭解孩子了,孩子也不需要自己了。

悲哀。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做的任何選擇,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為了將來的不留遺憾,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多陪伴些孩子吧。




毛眼觀生活


我正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一年級的時候我開始堅持每天輔導自己的孩子。輔導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孩子不能理解的問題,這時候我就急,雖然有時候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但還是有忍不住的時候。由於二年級我的時間不夠,孩子班上的人都在自己老師那裡做作業,而且孩子回來說,在老師那裡輔導的同學能得很多星星,諸多因素之下我也就讓孩子在學校老師那裡輔導。雖然減輕了自己的負擔,但是你會發現孩子思考能力越來越差,原因很簡單,孩子不會時老師就直接講了。所以我覺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如果在老師那裡做作業回來後家長也應該適時進行檢查指導。畢竟孩子是自己的,如何發展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


安靜下來的時候


我個人的實際經驗來看,都需要。我家丫頭初三,輔導班也在上,效果還可以。一個是為了補充學校課堂上的不足,一個是為了讓她保持衝刺的狀態。但是家長畢竟更瞭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日常還要有針對性的輔導。畢竟初中的東西還不算是太複雜,看看書能撿起來。更為重要的是要對她的學習制訂一個系統性針對性比較強的學習計劃,確定一個比較可行的目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輔導班的作用。


資深0000


我們這邊老師佈置的是背默二年級上學期一本書所有要背默的內容,然後家長上班,孩子送輔導班,雖然我做輔導班的,但是我有點笑不出來


一米陽光5613


孩子在家做作業好,還是在輔導班做作業好?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輔導孩子寫作業已成為世紀難題,不少家長還為此犯了心臟病,也有家長直接把孩子送去輔導班,眼不見心不煩,清靜。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就一了百了了嗎?且看看輔導班老師怎麼說。

小文曾是輔導班老師,她深知其中內幕。

她說,輔導班老師初心是好的,也想輔導孩子好好寫作業,至少是引導一下,讓孩子自己開動腦筋來做題。可實際上呢?有的孩子根本不願動腦筋,就指望老師把答案寫出來,他一抄了事。

若不能順著孩子,那孩子就會說這個輔導班不好,要換。如果這樣,這輔導班的學生就流失了。為了保住工作,輔導班老師不得已只好直接給出答案,孩子抄上去就行了。

這種現象家長卻並不充分了解,看著孩子作業及時完成,還有老師給批閱,實在是極好的。卻完全不知自己已經被事實給矇蔽了。

在孩子方面呢?

我女兒說,她會在班級自習課上寫作業,有的同學則不會。問他為什麼,那孩子說,他還有課後輔導班,如果把作業都寫完了,到了課後輔導班,老師就得讓他做卷子。那多累呀,不如留著作業,到輔導班寫去,還有人給提供答案。

偷懶是人的天性,如果沒有好的監控機制,有些孩子就會想一些“妙招”,最後害了自己。而這監控責任由需要由父母來完成。

雖然輔導班也是良莠不齊,也有認真負責的老師,但大體上看,肯定沒有家長自己在家看著孩子寫作業那麼認真。至少在家裡孩子是真正在寫,是自己在動腦思考,雖然家長付出的會很多,但至少孩子是在真學習。

真正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需要好好考慮一下,如果只是為了減少麻煩而將孩子送去輔導班,後悔的日子可能就在後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