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非師範類大學生逐漸成為考教師資格證的主力軍,你怎麼看?

榮耀中超


注意:非師範生沒有成為考教師資格證的主力軍,即使有苗頭,國家也不可能讓這個實現。因為教師只會越來越專業化

我國從08年左右開始不給師範生發放教師資格證(北京),大學學習的師範的學生全部是自己考的證書。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報考教師資格證的專業要求越來越嚴苛,將來很可能只限師範生報考。

近年來,教師的工資待遇一漲再漲,雖不像很多高薪行業一般,但是對於一個正常雙休、放寒暑假的工作時常來說,教師的工資水平還是不錯的。同時,教師的各項福利也逐步落實,如戶口、哺乳假、邊遠區縣補貼等。教師的在職培訓、職稱評審等越來越標準化,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

在這些配套措施的加持下,教師職業已經不是過去的“臭老九”了,國家給了教師更大的尊重與保障,尤其是教師退休後的待遇相當優厚,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去當老師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還有一小部分人考教師資格證並不是為了當老師,而是為了其他的便利。如教師資格證可以享受部分景點半價或者是免費、教師節期間很多電商網站的打折、優惠購車等優惠,所以考一個教師資格證並不虧。

最重要的,教師資格證相對於注會、建築師等好考很多,對於需要有國家認證證書加持的學生來說,教師資格證確實是一個好的考試選擇。

如果你也關注教育領域的問題,就動動手指關注我吧!

morning


首先,我是師範生我有明確的目標就是當老師,那第一步就是考教師資格證,這可能是我最認真的一次考試了,因為考不到證,我覺得學也白上了。所以可知這個證對師範生對想當老師的童鞋們的重要性。

其次,我想說不是師範生的話就算考得教師資格證,也沒有機會當老師吧!如果有那也是在鄉下當代課老師,何況考編的話專業對口也是硬性要求!所以我不是很理解為什麼不是師範生也要考編的想法,難道為了跟風,還是為了節假日各景區給老師的福利?

我覺得以後考教師資格證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的,畢竟術業有專攻,所以我希望大家還是認真考慮自己的就業方向,努力!


夏天的小瘋扇


作為一個自學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並且參加過多地教師招聘考試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非師範類大學生報考教師資格證人數增多,說明教師這一職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和認可,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加入教育行業也會逐步提高教育質量!但是長遠來看我認為非師範生考取教師資格證沒有太大優勢!


首先,之所以現在非師範生報名教師資格證人數增多,與近幾年教師待遇提高,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有關。教師這一職業熱度較之前有所提高,同時教師資格證報考有沒有太嚴格限制,只要學歷滿足就可以!由於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比較大,考個資格證為以後擇業留條後路也是應該,實在打拼不動可以回到原籍考個在編教師也不錯!這就造成很多非師範生也參與到考證大軍中。


但是很多人還不清楚取得教師資格證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成為正式在編教師!忙不報考資格證也不一定有用!因為隨著報考在編人數增加,招聘的條件也在越來越嚴格,可以報考五年內所在地區招聘公告中的限制,不管是學歷,是否師範,還是專業,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大部分地區中學都要求師範生,最低的也得是本科近似專業才可以報名。(除了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要求還很低外)比如大學專業是工商管理,期間考取了初中化學教師資格證。但教師招聘時要求專業和所報科目近似。這樣即便具有化學教師資格證也沒辦法報名參加的!

所以長遠來看,隨著招聘要求越來越高,非師範生考取資格證的作用受限,也不會成為報考主力軍的!個人拙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viki姐姐


非師範生考取教師資格證,並參與教師入編考試,這都是一個好的象徵。象徵著教師逐漸成為人們可以選擇的一種職業。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非師範生也許在高中學習可能比師範生來得好,引進這些人會對教師群體有較大的鯰魚效應,更多的促進教育的發展。

有個缺點,師範生在大學學習的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法規等技能,非師是沒學的,還有象書法,教法,多媒體教學應用等也都是非師生沒有的,進編後還是得有一個過程。

見過一箇中學數學精英老師去小學支教,上二年級一個月就上完一本書,學生的成績可想而知,搞個學校還得重新讓一個教師來一遍。所以教師這個行業沒有如我們想象的簡單,還是要有一個學習和應用的過程。教學進度要把握好,作業量要有針對性。

其實現在要求的一二年級不能佈置書面作業,不知道讓小孩子如何記住那些字。

當今的語文,越來越難了,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是很多高中生不好應付的,抓不住小學生要回答的點。搞不懂為什麼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搞不懂為什麼口頭說要因材施教,教材確是大城市和大農村一樣,如何因材施教。


石頭看身邊


很顯然,出身不會“固化”。教師不能只限定在從師範出來的人。

孔子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能為人師,首先是有可以傳播先進文化知識的人,傳授職業技能知識的人,解答生活中包括在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不可能僅限於某一個渠道。

“能者為師”。《禮記·學記》有:“能博喻,然後能為師”。日前,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家資歷框架中不同資歷等級的通用能力標準通過知識、技能、能力三個核心要素來進行描述,能有效克服“重知識、輕能力”弊端。

人需要謙虛,善於向他人學習其優點長處,這是對求學者的一個要求。可以通過學校的系統學習,更需要“社會”這個熔爐實踐鍛鍊。甚至在現實中,向對手學習,向敵人學習,在歷史上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揚長避短”,在比較中更加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短長,在比較中認識外界,做到“知己知彼”。

因此,對於一個國家,“博採眾長”,是發展的一個方向。擴大交流,積累經驗積累知識並且不斷豐富完善系統化,是教育的一個方向。


呵呵說吧


現階段非師範生絕對不是主力軍,今後也一定不會是主力軍。理由如下:

隨著教師工資待遇的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非師範生考起了教師資格證,但是別忘了,現在的師範生也必須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才能拿到證,相比起來,師範生還是會遠對於非師範生的。


不過隨著大批非師範生考教師資格證,這對於師範生是有一定壓力的,畢竟國家會限制合格比例,就意味著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考教師的門檻也就提高了。

不過,我覺得不管是師範生還是非師範生,只要保持一份對教書工作的熱愛,就總會有考上教師編制的那一天,祝大家馬到成功,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喜歡本文的朋友別忘了點贊、轉發哦,祝您開心健康,平安快樂。


小鵬英語


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社會現實:非師範生考教師資格證,有兩種實際情況,第一當初報考專業時剛高中畢業,根本對哪一樣專業更適合自己可能連自己都還是不十分明白,第二擔心報考師範(特別是公費師範,雖然費用國家補貼,但又擔心今後受約束)。所以更多人選擇非師範專業,然後再去考一個教師資格證,為的是給今後的就業提供準備。如果教育事業待遇還行,就會投身於此行業,反之則會另擇他業。也不排除一部份人在其他行業工作受挫,而又改投教育事業的,但既然能按規定考得下教師資格證,就能代表這部份人有能力從事教育事業,都應該鼓勵!即使你是師範生,如果不努力,也一樣該被淘汰掉!因為任何行業,任何地方,都有優秀的人才存在,也有不思進取的人員在得過且過!


Qlu哥


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分析一下,

畢竟本人不是師範專業的但也考了教師資格證。

本人靠這個證主要是兩種想法,一個是大學了不考幾個證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還有一個終究是個後手,也許就用上了。

其實師不師範都無所謂的,只要是正經考下來的,都有那個能力來教自己所處的專業,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也都是練過的,對於教學從小也是耳濡目染,可能比較真正的師範生花樣少點,但專業知識絕對不少,甚至更多,就本人來說可能教學能力相比師範生差點,單就我考得物理,我能在講解的時候給學生穿插很多無物理的應用,物理的發展,物理在實際工作中的計算問題,物理與生產生活的聯繫,這些都是師範生和我們這些非師範生所不能比的。

至於非師範生成為主力,還是因為非師範生比師範生多出太多,不過就成為老師,還是以師範生為主。


我相信海里有魚


非師範生考取教師資格證的主力軍,反應了一個尷尬的現實,就業環境不好。我們也要看清考取教師資格證的考生,來自的院校是那些。很少見到985,211院校的同學,很多都是三本和民營院校的同學,為將來的老師整體素質擔憂啊!

非師範生考取教師資格證,一是,教師每年招考的人數多,難度相對小。教師待遇不太好吧,但穩定,福利有保障,企業就業不穩定。

二是,考取教師資格證的同學都是一些排名靠後的院校,985,211院校的同學沒有大量的考,在經濟發達地區如深圳中學招聘教師,都是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這只是個例,大部分地區的教師整體素質在降低。

三是,大部分考生院校不出名,專業不好,就業難度大,為了好就業。


小學教育堅守者


教師不是師範生的專利,師範生也不是是教師的唯一。

首先師範生還是考教師資格證的主力軍,只不過以前師範畢業不用考試就頒發教師證,現在需要考試。我認為這樣對師範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大有好處。非師範生考教師資格證本來沒有優勢而言,但能考上說明不比師範生差多少,同時也能促進師範生素質的提高。

如果只有師範生才能當老師,後果不可想象。在當今社會大學裡的教授專家有幾個是師範生?高科技領域的教授估計沒有幾個是師範大學畢業的。

我認為非師範生考取教師資格證無可厚非,就像師範生也可以考公務員一樣,只有競爭才能增強教師隊伍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