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畢淑敏《生活,不只有夢和遠方》


畢淑敏《生活,不只有夢和遠方》

【節選】

所有的動力都來自你內心的沸騰。

一個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來,那麼十個人也拉不起他來,即使起來了,他也馬上會趴下。

所有的動力都來自內心的沸騰。如果你做不到一件事,無論是搞好關係還是尋找愛人或者減肥,都是因為還沒有真正想做。

你舉目四望,很容易就能發現:很多人的生理上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他們仍然不滿意,奔突不止,躁動不寧,缺少一種能使他生機勃勃的動力,欠缺穩定祥和。像這樣缺少主動性的生活,無論表面上多麼風光,都是不值得羨慕的。

那種使自己變得生機勃勃的動力是什麼呢?誰來回答你呢?誰來幫你尋找呢?誰為你一錘定音?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只有當理想的光芒照耀著我們,而且它和廣大人群的福祉相連,我們才會有大的安寧和勇氣。

你可曾體會到種子的疼痛?那種掙開包鎖自己的硬殼,頂出板結的土壤的苦難,對一個柔弱的芽來說,可以說是頂天立地的壯舉。一個人覺醒時的力量,應該大於一粒種子啊!

有些人把夢想變成現實,有些人把現實變成了夢想。關鍵是,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為你的夢想做了什麼。

有夢想,就不會寂寞。當你寂寞的時候,只要招招手,你的夢想就飛到了你身邊。剩下的事,就是琢磨怎樣把夢想變成行動了。

畢淑敏《生活,不只有夢和遠方》

你的內心除了夢想還要有準則。

別人不做你要求的事情,並不一定是因為他沒有聽懂你的話,他不跟從你,極有可能是因為他不想這樣做。所以,你不必說了又說,那除了把自己變得瑣碎不堪,別無益處。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自己去探索,即使頭破血流,那也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要學會拒絕而無內疚感。當我們拒絕他人的時候,常常容易引發強烈的內疚感。這會干擾決定。如果因為你的某個決定而傷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你不必內疚。內疚除了折磨自己,還會使人昏庸。

人心如果沒有準則,一個有著豐富多樣性和選擇性的時代的降臨,就是災難。如同一條沒有方向感的小舟遇到了東西南北風,你說它將駛往何處?物質太紛繁了,容易讓人迷失。這不該譴責物質,只是要讓心境更加清明。

畢淑敏《生活,不只有夢和遠方》

雖然選擇了放棄,但並不等於失敗。

人生似乎離不開比賽,但其實,人生根本就不是比賽,你和誰都不需要比。如果一定要找到對手,那就是死亡,但結局已經註定,所以,這也不是比賽,只是過程。承認在某些問題上的無能為力,你反而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真正可以取得成效的領域。

畢淑敏《生活,不只有夢和遠方》

畢淑敏

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註冊心理諮詢師。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

總結: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 也使我想起蔡康永曾經說過的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 放棄游泳 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 放棄英文 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 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 越懶得學 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 錯過新風景。」

其實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只隔著行動力。萬事萬物不可拖 唯有行動出真理!因為行動力就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基石 所以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葆有熱情和目標的時候 就應該付諸行動並且為之奮鬥 而不是一直沉浸在空想的世界裡坐井觀天!畢竟唯有行動 才能離夢想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