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文 圖/陳鳴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一個人,你越喜歡她,越熟悉她,可能越難特別具象地描述她。就像現在我寫建水古城,故事堆得滿倉庫都是,卻不知該從何揀起。

不過,既然是古城,歷史總是要先講的。建水建城史可追溯到唐南詔時代,古時曾稱臨安。臨安曾是滇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稱。新中國建國後,建水縣隸屬於紅河州,縣城所在地在臨安鎮,所以建水古城也有臨安古城的說法。1994年,建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在中國,歷史悠久的古城可多了去。僅是在雲南,就有知名的麗江、大理。但相比這些地方,建水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她的原汁原味——“歷史文化名城”的帽子戴了20多年,可這裡仍是一片淨土。

時間就在這裡停滯了,而且歷久彌香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繞過偌大的泮池,再穿過一道道牌坊、一行行古樹、一排排殿堂,我來到一處幽靜的學堂。臺灣知名學者薛仁明正在此講課。各年齡段的聽眾都整齊地坐在小板凳上,人手一本《論語》,就像乖乖的小學生。

這裡是建水文廟。中國大小文廟,據說曾經多達千座。而建於元朝的建水文廟,歷經700多年、50多次擴建,佔地面積達114畝,其建築之規模、細節之精美及保存之完好,僅次於孔子老家的曲阜孔廟。

建水文廟的每座建築都有一段歷史,每件雕刻也都十分講究。尤其是大成殿兩側的“石龍抱柱”,被整體雕鏤成龍騰祥雲的形狀,堪稱奇觀。

薛仁明講學的地點是文廟裡面的府學大堂。明洪武年間,建水一地曾建有臨安府學;萬曆年間又設儒學;清代曾建有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至今,四個書院尚在,只是有的臨時充作了學校等場所。

有了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基,再去理解建水“臨半榜”的稱號就不難了。“臨半榜”是說,在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佔了一半,如此盛況在全國亦不多見。如今,建水古城內已恢復了古建“學政考棚”,就是當年雲南提督學政舉行院試的地方。建水文化在西南地區的核心地位,由此也可見一斑。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文化根基的血脈傳承,使建水留下了其他城市無以比擬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群,縣域內僅國家級文保單位就多達七個。

翻開古城地圖,幾乎是一座古建緊挨一座古建。沿著老街步行,從文廟出來,附近就有學政考棚、指林寺、普應寺、燃燈寺、玉皇閣、真君廟、武廟、臨安府衙等。再向東走,就到了翰林街的朱家花園。朱家花園建於光緒年間,是當地鄉紳朱家的豪宅。院內亭臺樓榭、雕樑畫棟,無處不精緻,無處不故事,不愧享有“滇南大觀園”的美譽。

翰林街東側100米,就是古城的東大門——迎暉門。這處始建於1389年的城門號稱“小天安門”,其實比天安門年歲還久。迎暉門的城樓叫做朝陽樓,遠遠望去即可看見“雄鎮東南”四個大字牌匾。據《建水縣誌》載:朝陽樓“高百餘尺,勢凌霄漢。每當旭日東昇,晨光遠映,望之如黃鶴、岳陽,登其上俯瞰城市,煙火萬家,風光無際”。

修舊如舊, 留下一座真正的古城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略顯凌亂的沙發上,一位90多歲的老太太,正藉著昏暗的光線看書。我問她看的什麼,她拿起讓我瞅,竟然是一本老舊的古裝典籍,豎排的繁體字密密麻麻。嚇得我趕緊轉移話題,惟恐暴露了自己的淺薄。

這只是古城裡的一處普通大宅院。老太太旁邊的供桌上,一燭一果一像,那像就是孔子。院內的建築顯得十分破舊了,看上去曾是幾代人的居所,但每一個建築構件都還十分完整,雖蒙有塵埃,但難掩木雕、彩繪之精緻,反而增添了滄桑之美,部分細節甚至不亞於朱家花園。建水古城修護負責人之一、臨安鎮書記李偉對我說,你別激動,這院根本不算啥,要是仔細看這種院子,你在建水半年都看不完!

現在李偉在做的事,不是像其他城市一樣瘋狂地拆舊建新,而是努力拆新修舊,“有違古城風格的新建築退出去,讓真正寶貴的傳統建築留下來”。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閒庭”就是建水民居修復的典型代表,它藏於小巷深處,門前依舊是滄桑的臺階與拴馬樁,依舊是水井、花壇、老樹。院內則保留傳統的建築格局和原有的房屋構件,甚至是半殘的門窗,都得以保留並恰當運用。舊土牆已不堪風雨,但並沒有被磚牆取代,專家組耗費了大量精力,完全採用古法重砌了土牆。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急行軍,中國很多城市的傳統街區被大面積拆除,代之而起的要麼是高樓大廈,要麼是以鋼筋混凝土為骨架、表面仿古的“偽傳統建築”。真正能夠踐行“修舊如舊”理念的城市少之又少。

在“閒庭”,我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建水縣委書記李燁,他一邊對北京胡同拆遷表示遺憾,一邊講他對古城保護的理解,“我們不搞假的東西,堅決採取修舊如舊的方法,不只是為建水人,也是為全中國留下一座真正的古城”。

在建水,不僅在古城內,即便是在古城周邊的鄉村小路上、不知名的小河道上,也保留有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最有特色的是建於乾隆年間的雙龍橋。此橋共十七個孔,橋上還有三層閣樓,有詩云:“閣上有閣屋上屋,冠上有冠頂上頂,層層疊疊疊層層,疊疊層層層疊疊”。茅以升曾稱其為中國橋樑建築史的代表作之一。

沿著河岸驅車前行,不經意間還能發現一些古樸的石橋。幾百年來,尤其是近些年的經濟狂潮中,建水人並沒有去驚擾它們,它們就那樣安靜地與河道、與雜草、與村民的腳步相伴著。

生命的古城,活著的建水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一處熱鬧的祠堂吸引了我。祠堂大院裡,村民們正樂呵呵地準備著一場婚事,有的洗菜,有的刷碗,有的剁肉,有的生火。據村民講,幾百年來,村裡凡是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等各種活動,都要在祠堂舉行,“一個村,沒了祠堂怎麼行,就沒魂了嘛”。

這裡是建水古城附近的團山村。小村始於明代,依山而建,現以清代民居為主的古建築櫛次鱗比。2006年,團山村因“完整保存十九世紀風貌特色的原生態村落”而入選世界保護性建築遺產名錄。更難能可貴的是,團山村並沒有陷入“人去村空”的怪圈,而是保持著原生態的村民生活。正像我目睹的祠堂一幕,時間跨過百餘年,可祠堂,在團山人心中仍不失神聖。

緊挨古城的碗窯村也值得一說,這是一個窯火燒出來的村落。著名的建水紫陶就發源於此。建水紫陶“體如鐵、色如銅、亮如鏡、聲如磬”,是中國四大陶器之一。現在的碗窯村,處處都是陶藝作坊,家家都有紫陶匠人。傳統,在這裡不是沒落的代名詞,而是時尚與創意的文化基因。

建水朋友講,曾有一位歐洲漢學家來到建水,看了古城又看村落,臨走時感慨道,“我在中國看了那麼多地方,都沒找到感覺,原來,中國在建水”。

“中國在建水”?簡單的五個字,卻一下子觸動了我。在建水幾天中,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建水是活的。

研讀典籍的90多歲老太太,鮮活的團山小祠堂,還有清真寺邊的宰牛飯流水席,“閒庭”邊人頭攢動的早市,燃燈寺紅牆下打牌的老人……這些都讓我真切感悟到,活著,原生態地活著,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不正是一座古城最大的價值嗎?這正如人,不能健康地活著,甚至沒有了生命,那腰纏萬貫又有何意義?

在建水古城的西門,更能找到純樸的生活味道。溜達進小巷子裡,不時晃過幾位挑水的市民,巷子盡頭就是西門大板井,前來打水的市民絡繹不絕。

對了,建水還被稱作“古井博物館”,一眼井、兩眼井、三眼井、四眼井,甚至還有十二眼井。隨意走街串巷,就能發現角落裡的各種古井。多數井口的石箍早被井繩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凹槽,每個凹槽的背後,都是幾百年流逝的光陰。更難得的是,幾百年後,這些古井多數仍在正常使用。

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

無論井口大小,還是比拼水質,最有名的就是這口西門大板井。以大板井水釀製的豆腐也是建水最好的豆腐。這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

鄰著大板井,所以西門邊有不少豆腐坊,我在此連喝了三碗現榨的豆漿,還觀看到工人集體包豆腐的盛況。然後,從西門巷子裡鑽出來,我就直奔古城中心的臨安飯店。在西門包好的豆腐,到了這裡就成了另一絕佳美食——烤豆腐。烤豆腐的大姐,一邊翻烤著豆腐塊,一邊以數玉米粒的方式給顧客算賬。這都什麼年代了,如此古老的計費方式竟然還在沿用!

我一激動,趕緊發微信朋友圈,“就要離開建水了,幾天時間,我似乎穿越回了幾百年前的中國。這裡的建築、美食、生活,都還是那麼老,那麼純樸,那麼有味道——中國在建水, 中國時間在建水”。

朋友圈立馬爆棚:“帥哥,別忘吃建水豆腐!”“別瞎吹了,中國還能有這麼好的古城?”“你的建水時間能分給我幾分鐘不?”“下次再去建水尋找中國,求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