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紅樓夢中賈雨村閒遊“智通寺”一段有何深意?

品讀紅樓


《紅樓夢》裡迷團甚多,在小說第二回,作者寫了一個朽敗被舊的智通寺、一齒落耳聾老僧,乍看略顯突兀,貌似與小說情節相脫離,但細想小說主旨,智通寺和老僧一節,算得上是小說的大關節處。《紅樓夢》小說寫了諸多寺廟道觀,唯智通寺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寫了諸多道士尼姑,唯老僧遠離塵世。而且,這一節寫在甄(士隱)家敗落(小榮枯)和賈家敗落(大榮枯)之間,兩枯之間來一“智通”,細細想來大不尋常。

智通寺通過賈雨村之眼寫來,其位於姑蘇城外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看上去門巷傾頹、牆垣朽敗,門額上題著“智通寺”三字。此處有脂批:

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

又有脂硯眉批:

大都世人意料此終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書。意在村野風光卻忽遇見子興,一篇榮國繁華氣象。

智通寺除了名字之警,還有一幅對聯極其破舊又極其有名: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此處又有脂批:

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一部書之總批。

而賈雨村看了此聯心中是有所動的:

(他)想這兩句話文雖淺意則深,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

此處又有脂批:

隨筆帶出禪機又為後文多少語錄不落空。

(賈雨村)入內,只有一個老僧在煮粥,小說原文寫:

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純,所答非所問。

此處連有兩句脂批寫:

是翻過來的 !是翻過來的!

於是賈雨村不耐煩便走出來了。又有脂批說:

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即證之後。未出寧榮繁華盛處卻先寫一荒涼小境,未寫通部入世迷人卻先寫一出世醒人,過風舞雪倒峽逆波,別小說中所無之法。

原文這一段著墨不多,脂硯齋幾乎一句一批,如此密集之批語全書並不多見,又說是部書之總批,可見作者巨眼巨筆。作者寫此一荒境意欲何為呢?既然是給寧榮一棒喝,寫賈家又有相當的篇幅在寫其鐘鳴鼎食、繁華富貴,欲寫其盛,先來一荒涼小境曰之“智通”,箇中玄妙,實口筆難講難書,實為神來之筆。

甄(士隱)家之枯也是賈府的一面鏡子,甄家先丟了女兒,繼而遭受火災,再失莊園田土,又遭親戚盤剝,遭此連環打擊的甄士隱在聽得那二仙師一僧一道的《好了歌》後徹悟,註解了《好了歌》,是為《好了歌注》,隨後追隨二仙遁去了。原文: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中埋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已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全篇皆智通矣。

賈家的敗落和賈寶玉的出家,賈寶玉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和甄士隱有許多相似之處,一是:二人都經歷嚴重的感情打擊,甄家是丟女兒,寶玉是經歷愛情和婚姻的幻滅;二是:二人都經歷了盛衰榮辱,品嚐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三是:二人都夢遊太虛幻境,識了通靈;四是:都是由二仙師點化遁世。

甄家和賈家都是賈雨村人生仕途之路上的貴人和恩人,因甄家之助賈雨村有了第一次崛起,因賈家(林家、王家)匡助賈雨村得以起復並飛黃騰達。但賈雨村明明從葫蘆廟門子之口得知英蓮下落而不施救,攀附更有權勢的四大家族,經過宦海沉浮,賈雨村從硬了心腸更蛻變成鬼蜮,倒向四大家族政治對立面的忠順王府,從對恩人甄家的見死不救發展到對敗落下來的賈家落井下石。而“智通”以及那幅對聯都是賈雨村所見,脂硯齋批作者:秉刀斧之筆。由此可見一斑。

《紅樓夢》裡寺院廟宇庵尼眾多,饅頭庵的姑子靜虛專管紅塵中事,為錢財仗榮國府之勢拆散了張金哥和守備之子的婚事,使得一對佳偶命喪黃泉;水月庵的智通和地藏庵的圓信,兩個尼姑聽得芳官幾個被王夫人驅逐的女孩子不願配人要出家,巴不得拐了去,作者直寫二尼為柺子;清虛觀的張道士算是鑽營的典範,專門遊走於上層社會,兩句話沒說就要為寶玉提親了;天齊廟的王一帖專賣假膏藥,竟被世人傳為靈驗的神藥,並冠以“王一帖”的雅號;玄真觀的賈敬也不用說了,枉為長房長子,毫無家族責任擔當,甚至置幼女於不顧,一門心思要自己當神仙。總之,《紅樓夢》裡的這些宗教人士一個個要麼利慾薰心、結交權貴、弄權官場,比紅塵中人更關心紅塵中事,一個個八面玲瓏,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要麼自私到令人髮指的程度。有一個例外就是“智通寺”,只是這個例外混的太差,廟宇朽敗傾頹,修行的老僧只一缽薄粥,齒落目昏耳聾,所答非所問。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修得此大智慧也不過被人遺忘,無人問津而任其破舊衰敗下去。

《紅樓夢》裡的“了悟”“徹悟”“智通”者寥寥:有甄士隱、賈寶玉、秦可卿、柳湘蓮幾個,幾人要麼有慧根,要麼歷經一番冰徹寒骨、生離死別,是“翻過來的!”昨日風流富貴,今日既聾且昏;昨日擔風袖月,今日齒落舌鈍;昨日飲甘饜肥,今日一缽薄粥;昨日僕奴成群,今日形影相弔;昨日是活龍鳳凰,今日枯骨衰腸;昨日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不過是過眼雲煙、瞬間的繁華,今日的門巷傾頹牆垣朽敗才是現實的世界、真實的人生,此境此地,智了也通了。

想當初甄士隱懷抱女兒英蓮,癩頭和尚道:“將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抱懷裡作甚,舍我吧!”世人怎可舍骨肉舐犢之情?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以仙茗、仙釀、仙曲、仙冊、仙女可卿警之,世人怎可舍此享樂溫柔?可笑剛剛被革職也算翻了個筋斗的賈雨村看了,一點也沒悟,而是不耐煩,更妙在賈雨村和老僧問答是所答非所問,屏山在此借用妙玉一詞:檻內檻外(智通內外)怎能不答非所問呢?雨村之眼看老僧,實為昏也,雨村之耳聽老僧,實為聾矣!

甄士隱、賈寶玉、柳湘蓮,都是“翻過來的!”他們身上,俱有老僧的影子!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我的喜馬拉雅FM:屏山講讀紅樓夢)


屏山品紅樓


要想說清這個問題,就要先從賈雨村說起。

賈雨村在中秋月圓之夜,曾經口占了一首七律詩: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若有意,先上玉人頭。

這首詩什麼意思,詩中的風,就是清風,指的是滿清,月,明月,指的是朱明。“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就是“自顧清前影,誰堪明下籌”,清前影是誰,當然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順,大順政權建立了幾十天的時間,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存在感,就像清朝以前的一個影子。月下籌,就是籌劃推倒大明的意思。最後兩句“蟾光若有意,先上玉人頭”,蟾光就是月光,光,指的就是沒有了,也就是指明朝滅亡了,玉人頭,玉人,指的是漢人,玉人頭,指漢人作首領,就是說漢族人當皇帝。然而不幸的是,《紅樓夢》最終的結局卻是“韶華竟白頭”。

從以上分析看,賈雨村就是指的李自成。書中說的賈雨村進京求取功名,指的就是李自成攻打北京,要當皇帝。結果,第一次失敗了。(即書中說的賈雨村被革職),賈雨村“擔風袖月,遊覽天下風景”。擔風袖月,擔來了滿清,袖去了大明。遊覽天下風景,指的是到處流竄。最後,到了林如海府上。林海,字如海,就是說,這是一片森林,像海一樣的大森林,能夠藏龍臥虎,所以李自成選擇了這裡。書中又說,林如海“升至蘭臺寺大夫”,蘭臺寺,就是爛苔寺。鹽政使,即嚴實,指的是森林中隱蔽嚴實,不易被人發現。所以賈雨村就入住林富,成了林黛玉的老師。這個老師不過是賈雨村進入林府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比這個理由更能合情合理的嗎?

代表李自成的賈雨村藏進了深山老林中,明朝怎麼樣呢?

接著,作者又說,他的學生林黛玉的母親一病而亡,林黛玉由於過於哀痛,舊病復發,好些時候不去上學,於是,賈雨村閒居無聊,每當風日晴和,便出外遊玩。這日信步走到一山環水旋,茂林修竹之處,隱隱有座廟宇,門巷傾頹,牆垣剝落。有額題作“智通寺”。

這段文字裡寫的“茂林修竹”,林就是大明,竹就是朱,朱姓皇族,廟宇,即朝廷。智通寺,即知痛思,懺悔的意思。門巷傾頹,牆垣剝落,指的是長城防禦衰落。

智通寺門旁有一副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進門見有一龍鍾老僧在哪裡煮粥。龍鍾,即龍種,老僧指的是崇禎帝,煮粥,即詛咒,這是說的崇禎帝由於連年戰亂,人民困苦不堪,而下罪己詔的情形,“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指的就是當時崇禎帝面臨的處境。

關注“柴鵬程的航海日記”,與你一同讀懂《紅樓夢》。


柴鵬程的航海日記


賈雨村閒遊“智通寺”是在第一次被罷官,在林黛玉家做老師的時候。

智通,是指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通曉的道理,說的是智通寺上的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對聯的意思是,現在身上有足夠過日子的錢,就應該收手,不要等到走到絕路上才想著回頭。

賈雨村初到官場,因為貪汙、恃才辱上等原因被參了一本,罷官,之後開始到各處遊山玩水,表面上一副雲淡風輕,內心卻對官場有著諸多的留戀,這從賈雨村的遊歷的蹤跡就可以看出。

因為盤纏不夠,賈雨村就做起了私人教師,但他收的學生都不簡單啊,先是甄寶玉,雖然從未正面露臉,但甄家就像是賈家的鏡像,家族地位可想而知,後是林黛玉,那時候的林如海是巡鹽御史,很受皇室的器重,賈雨村是藉助朋友的幫忙,謀了進去。

這明顯已經不是單純的做個教書先生,藉助大家族的勢力,起復做官才是正道。

所以,此時的賈雨村,偶遇智通寺,應該是作者的安排,仕途不如意,正是賈雨村可以收手、回頭的時機,賈雨村是個聰明人,也覺得這對聯雖然句子淺顯、卻有深意。繼續往裡走,希望能遇到高人,裡面卻只有一個煮粥的老僧,支支吾吾、答非所問,其實,也不一定是老僧答非所問,而是賈雨村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罷了,此時的賈雨村,想的不是收手,而是如何再出手。

智通寺和賈雨村後來遇到的冷子興,就像是世間的兩條路,擺在了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賈雨村面前,而他還沒到了悟的時候,於是選擇了後者。

智通寺,與跛足道人類似,都是引人了悟的,但關鍵還要看人,甄士隱、柳湘蓮看破了,但利慾薰心的賈雨村,還沒有了。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句詩不僅對賈雨村說的,也是對賈府說的,在秦可卿死後託夢時,曾說過,要趁著家族興旺時,為子孫做好打算,多置一些祭祀用地和房屋,因為這些東西即便是抄家也不會被抄走,即使家族敗落,子孫也有個落腳的地方,但處在繁華之中的王熙鳳,還沒有想到這一層,明知道賈家內囊盡空,還不能從繁華的夢中醒過來,不做長久打算,一遭夢碎,整個賈府子孫失落流散。


心慌慌是情殤


賈雨村閒遊智通寺是在《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觸犯上級被革職之後,經朋友的引薦,在林黛玉家任西席近一年。賈敏病亡,黛玉悲傷過度觸發舊症,所以賈雨村才得閒出來。

在智通寺,賈雨村首先見到了一副對聯,題曰“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接著又遇見了一個老僧,但其“既聾且昏、齒落舌鈍、答非所問”,雨村不耐煩就出來了。

智通寺一段,文字不多,情節也看似平常,但是很多細節蘊含深意。

一、“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副對聯,賈雨村看後覺得“文雖淺近,其意則深”,但是卻未醒悟和察覺,以至於最後“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脂批則曰,“當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可謂為後文伏脈。

二、遇到的老僧雖然令賈雨村感到不耐煩,但是脂批卻明寫“是翻過來的”、“是翻過來的”,並在眉批上寫到“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後”,說明老僧正是這些人在賈府敗落之後的模樣。

三、賈雨村從智通寺出來之後,巧遇冷子興。兩人飲酒相談,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通過一人之口介紹了賈府主要人物和關係,替讀者捋清了脈絡,並引出了下文。


正說文化


看看西遊記火燒觀音禪院那段估計會有啟發。【內中又有一個小和尚 ,名喚廣謀 ,就是那廣智的師弟 ,上前來道 : 「此計不妙 。若要殺他 ,須要看看動靜 。那個白臉的似易 ,那個毛臉的似難 ,萬一殺他不得 ,卻不反招己禍 ?我有一個不動刀槍之法 ,不知你尊意如何 ? 」老僧道 : 「我兒 ,你有何法 ? 」廣謀道 : 「依小孫之見 ,如今喚聚東山大小房頭 ,每人要乾柴一束 ,捨了那三間禪堂 ,放起火來 ,教他欲走無門 ,連馬一火焚之 。就是山前山後人家看見 ,只說是他自不小心 ,走了火 ,將我禪堂都燒了 。那兩個和尚 ,卻不都燒死 ?又好掩人耳目 。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 ? 」那些和尚聞言 ,無不歡喜 ,都道 : 「強 ,強 ,強 ,此計更妙 ,更妙 。 」遂教各房頭搬柴來 。唉 !這一計 ,正是 :弄得個高壽老僧該命盡 ,觀音禪院化為塵 。】之後孫悟空借計火燒觀音院,大火之後【一山環水漩茂林修竹之處 ,隱隱有座廟宇 ,門巷傾頹 ,牆垣剝落 ,有額題曰 「智通寺 」 】。

廣智廣謀就是【智通】的意思,賈雨村看到的老和尚(老佛爺)的命運和結局。【堪嘆老衲性愚蒙 ,枉作人間一壽翁 。欲得袈裟傳遠世 ,豈知佛寶不凡同 。但將容易為長久 ,定是蕭條取敗功 。廣智廣謀成甚用 ?損人利己一場空 。】對應於【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襲人之龍衣對應於袈裟,賈雨村也好,老和尚也好,廣智廣謀也好,智通也好都是衝著龍衣(政權)去的。殊不知,政權為天下神器(佛寶),【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浮木盲龜


智通寺為智通,但賈雨村看了這幅對聯眼前有餘忘縮手,身後無路想回頭時為什麼智沒有通?這就是當局者謎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賈雨村從上任革職,處於落魄時期而看不透其中義理,只為老和尚不知怎麼翻筋斗過來的,落於如此悽慘之地,而未思自身。就是他還沒有達到這種足以使他番然醒悟的悽慘境況,於世上還能生存,還有行路,沒有天絕人處。沒了官職也能生存。生活沒有給他足夠的挫折,使他認識所行之路,即未來之路,重新啟用之路上要對造成身世變化反覆,用了革了用,沒有充分認識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來源於自身的慾望深。

對於未來行路依然不清醒迷於其中。只有執著於事物並受其挫行路不得才會醒。賈寶玉也一樣,只有自身落敗才會懂秦鍾臨死之言。凡迷於利益中為不智,而人又難以認識。


青木皮


餘於紅樓沒啥認識,年輕時好歹翻過,但只是走馬觀花,囫圇吞棗,早已就飯吃了。對這個問題現翻了翻書,寺裡那付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作者似乎是刻意給賈雨村設置的一場戲。既刻畫了賈的品德,又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一個群體。抨擊了現實中的勢力小人。餘淺識不過如此,見笑。但對紅樓,餘從不感興趣,雖然其藝術造意登峰造極,但不屬於偉大的著作。所謂偉大著作,她是能夠起到引領社會的積極作用的。紅樓只不過是舞文弄墨。


古鏡5


關於賈雨村遊玩到此的一些關聯,我曾寫文分析過,這個寺院的門口帖一副對聯,早已暗示了賈雨村的悲慘結局。

這副對聯為“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賈雨村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暗自在想,這句話雖然文淺顯,其意則深,其實正是這句話點出了賈雨村最終的結局。

可惜賈雨村雖然聰明,卻沒有看透這副對聯的意思,或者已經看到,並未在意。總之賈雨村是在極度困境的情況下,來到了這裡,頓時覺得豁然開朗,一切艱難的問題,變得不是事。

至於這個寺院裡的煮粥老僧,他的出現絕對不是閒來之筆,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一起討論。


紅學愛好者蕭夢


我的理解是:一,賈雨村乃一飽學之儒,很有才華,頗得林如海,賈政,甄士隱等人賞識,是林黛玉的啟蒙老師。屬於聰明但缺乏大智慧的人,此對聯顯然是善意勸其“縮手”和“回頭”,可惜他沒悟透。二,此為後文賈雨村升官後貪婪無度,賈府被抄家時落井下石,最終害人終害己埋下伏筆。三,此處情節,尤其是對聯意在警醒世人,見好就收,激流勇退,貪念之下必有惡果。充分體現了曹公“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寫作技巧,令人歎服。


紅樓解夢人


就是暗示賈雨村將來的處境與這個破敗的荒涼寺院一樣,只可惜現在還未能勘透而已。雨村一出場就是“釵於簾內待時飛”,“先上玉人樓”,“天上一輪才捧出”,一副躊躇滿志,即將飛騰的樣子。可是遭受一次挫折以後,仍不能醒悟。所以,作者才引其至此,並給他看了“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樣的對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