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亮相西博会

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亮相西博会

救援装备展示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1日讯(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9月20日,备受关注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位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16号馆的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同步开展,将持续至9月24日,展期共5天,展出面积12000平方米。

据悉,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和四川省《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推进落实,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应急产业集聚、开放、创新发展,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及技术保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博览事务局主办的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在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隆重举办。

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亮相西博会

四川应急产业展示区

四川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实《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推动应急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应急产业供给水平、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应急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推动应急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培育应急产业骨干力量、完善应急产业技术等基础体系、加强应急产业国际交流合作。

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亮相西博会

应急装备与技术展现场

过去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下,四川省相继战胜“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和“8.8”九寨沟地震。做到了迅速有序、科学高效开展抢险救援,千方百计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谋划推进灾后重建,探索走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这些年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背后是四川矢志不渝建立完善应急体系和机制、切实加快应急产业发展、全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结果。

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亮相西博会

应急装备展示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四川省把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予以规划发展和积极培育,搭建创新平台,创建示范基地,实施会展支持,培育骨干企业。其中,德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是指为满足国家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需要,以促进应急产业聚集发展为目标,对应急技术研发、应急产品制造和应急服务发展具有示范、支撑和带动作用且产业特色鲜明的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聚集区)以及国家规划重点布局的产业发展区域。在三年培育期内,德阳市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规模水平,努力培育成为国家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应急产品生产和应急服务发展的示范平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16号馆内看到,此次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装备与技术展参展企业达90家,其中:包括德国、意大利、日本、挪威、丹麦等国在内的应急产业企业15家,省外企业25家,省内企业50家。集中展示监测预警、预防防护类、救援处置类、应急服务等方面国内外应急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专业化、系列化、高端化、成套化的显著特点。展区分为国际展区(展出德国、意大利、日本、挪威、丹麦等国应急产品)、国内展区(按信息探测产品、生命探测设备、消防产品、应急救援工程机械、矿山救援装备、危化品应急设备、应急通信指挥设备、电力应急设备、交通设施应急抢通装备、水上救援装备、航空救援服务和培训、应急环保技术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应急设备、家庭应急产品、其他应急产品等分类分区展出)、四川展区(以德阳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应急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代表的省内应急产业装备)。

“2016年、2017年,我们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应急产业发展论坛和装备与技术展,受到应急产业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成为四川省产业对外开放合作的又一个新平台。”四川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四川继续举办“2018中国(成都)国际应急产业发展论坛和装备与技术展”,主要目的是发挥市场应用的牵引作用,推进应急装备和技术的交流合作,抓住国家全面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应急产业集聚、开放、创新发展,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新时期四川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贡献力量,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高质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