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版权牵手区块链,文化金融界的新宠?

文化金融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化金融#是指在文化产业全流程中,金融市场为其提供的所有金融服务,即金融如何促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文化产业具有重创意、轻资产的特点,后期成本回收风险很高。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基本形成包括债券融资、银行信贷融资、社会投资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资本市场方面,形成了包括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有358家文化企业挂牌新三板,而2016年仅1-4月,新三板文化企业挂牌数量就达到255家。

债券市场方面,2012年3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等部门开展了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试点工作,鼓励优质文化企业勇于尝试新型融资工具。截至2015年4月末,共有128家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524支债券,累计融资4703.4亿元。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发展迅速。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文化产业基金新增241支,募集规模达3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012年到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基金支数和募集规模呈现总体上涨趋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已破千亿元。

版权牵手区块链,文化金融界的新宠?

政策支持全面推动文化金融发展

文化金融的整体态势与宏观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继2009年5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和2010年印发的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之后——

◆ 2014年3月17日,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使用“文化金融合作”一词,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等多元主体定位为文化金融主体。

◆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中,将文化领域纳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推广范围,并特别提出“做好金融服务”。

◆ 随后,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对不同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和规定。

◆ 在2017年5月出台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发展文化金融”,为文化金融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版权是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资产,它的财富属性、产品属性和高附加值属性,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文化金融服务也正是通过对文化企业的核心版权资产运营提供金融支持,不断实现其盈利性及社会性目标。

文化信贷方面,2017年10月,北京银行宣布正式成立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同时在发布会现场揭牌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发布了业内首个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文化IP通”,包括融资通、投资通、服务通三大系列,主要通过产业基金、非公开定向工具、理财直融等产品及投贷联动等模式,满足股权融资需求。

早在2008年,北京银行就通过“版权质押”,结合影视企业特点设计了“打包贷款”模式,成就了华谊兄弟1亿元的电视剧项目打包贷款,开创了国内影视剧打包贷款融资的先河。如今,北京银行对博纳影业的贷款已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增长到目前累计发放贷款超过8亿元,打造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优秀影片。

文化保险领域,在利用保险为艺术品增信方面,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进行了率先探索。长期以来,艺术品一直难以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的抵质押物,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保真。2016年6月15日,中华保险山东分公司推出“艺术品保真保险”,与山东文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艺术品保真。经具有鉴定资质的正规鉴定机构出具证明,认定作品为赝品,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保险期2年以内的,赔偿限额为2000元;保险期为3年的,赔偿限额为5000元。

艺术品保险服务为规范艺术品市场提供了专业全面的保险保障。一方面保障了艺术家的知识产权,确保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让投资人获得货真价实的艺术品,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市场行为规范化。

随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文化金融发生更加紧密的关系。对于今后10年的文化产业来说,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对文化金融和文化产业将产生根本性影响。

由于区块链以全民记账方式对记录和痕迹进行确权,具有多节点,不可逆,不可篡改的特点,因此对权属认定具有单一主体认证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对版权登记和保护进行的革命。

在版权管理方面,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的版权公共服务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管理自治,能够实现版权管理的社会化。在国际上——

◆ 2016年英国的Everledger与艺术品和展览数据库服务公司Vastari已经合作推出了区块链数据库系统,将艺术品的完整生态链信息放到区块链上,为艺术品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提供稳定可靠的平台支持。

◆ 以色列Colu公司也在2015年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提供数字资产发行和管理服务。

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是区块链的一大特点,所以实现自治也是区块链最重要的意义所在。而从文化金融的视角上,只有在完善的版权管理基础上,版权金融和IP金融也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版权牵手区块链,文化金融界的新宠?

—— THE END ——

我们是敦智产业研究所!

扩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