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稻盛和夫:創新,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靈感的昇華

稻盛和夫:創新,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靈感的昇華

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別人以為我們永遠都別想完成的事。

——稻盛和夫

1

時時創新

若要創新,今天必須要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要比今天更向前邁近一步。運用創造力好好思考,應該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不管這件事是多麼微不足道。

重大的科技發展並非起步於複雜的技術或是震撼性的發明。要時時努力改進現有的科技,假以時日,必有重大收穫

儘量想出些創新的點子,使每個人都來參與改良的計劃。即使是如清掃辦公室這麼簡單的工作,也可以經由創造性的思考和實驗來獲得改進。思辨能力、創造性和不斷的實驗就是每一門科學的根基

把創新當成終身的習慣

2

領導者,有創意一點

領導者能時時都要有創意,並激發員工去想一些新點子。

除非領導者時常帶給大家新觀念以及新的刺激,否則團隊難以進步和發展。要是領導者安於現狀,員工也會變得苟安,這樣就會退步。假如你的領導者是這種人,那麼,對團隊而言真是悲劇。

意識或潛意識專注到某個程度,就可從中產生創意。創意不是淺薄的隨意思考,不要以為靈感是剎那問湧現的,其實在你心中,它早已醞釀很久了。

有創意的心追隨的是長遠理想

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領導者一定要從深刻的思考、困苦和折磨中獲得一些創新的想法。

3

簡化思考

經理人平時就不斷面對各種不同的問題,但如果到了最高主管都知道的時候,問題往往已經變得異常複雜。

因此,高層主管必須分析問題之所在,並找出解決之道。然而,此時問題通常已錯綜難解,似乎難以找到一個清晰的答案。

若是面對問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狀態來思考,可能永遠也解決不了。我們要像解開繩索般先找到起點,然後回頭想想,它是如何糾結在一起的。一次追蹤一個問題,直到我們瞭解了為何問題會變得如此複雜為止。

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通常很簡單,一旦瞭解了當初的情形,就能找到解決之道。然而,人們往往只是一個勁地抱怨問題複雜難解,使得這個結打得越來越緊,終致無法解開。

因此,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常常刻意把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

就如研發工作那樣,管理也要培養從繁複的現象中找到事情本質的能力

4

使能量爆發出來

除非我們不斷地在新的領域中挑戰自我,否則企業和社會的未來將一片黯淡。

不管我們談論的是科技的發展還是市場營銷,在新的領域中自我挑戰都非易事。這意味著:在我們面前將出現前所未有的阻礙;我們可能會陷入想象不到的泥淖,若要從中脫險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常告訴別人,要成就任何真正有價值的事,一定要有某種狂熱——你的熱情應該持續燃燒

熱情就是一個人向難以超越的阻礙挑戰所需的能量,熾熱的心、超強的意志力、決心和毅力都是破除阻礙的能量之源。要征服這種挑戰,能量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再加上一點狂熱就可以使能量充沛十足。

要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得聚集能量,使潛力得以在瞬間爆發,驅使我們邁向成功

5

提升精神層面

廣中平佑博士(Dr.Heisuke Hironaka)是聞名全球的數學家,他憑藉提高方程式的次元,輕易地解決了許多難題。他說,複雜的現象往往是由簡單的事實反映出來的

要了解這一點,試想以下情況:假如十字路口沒有紅綠燈,從各個方向出現龐大的車潮一定會擁塞不堪。只要把平面立體化、把車道層層架高,所有的車子就可以通行無阻,不必在經過紅綠燈時減速或停下。

如果你從高處俯瞰,看到的只是平面的二維空間,實際上車輛卻可以從四面八方疾馳而來。它們通過交會點,互相交錯卻不會碰撞成一團。

有時,人生和社會看來似乎複雜得令人絕望。這世間有著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比方說和同事、親戚、朋友等的關係,我們常會覺得這些關係複雜難解。

但這個人生現象其實只是由一個簡單的事實所反映出來的——也就是我們的心。

企業正如科學,我們常會困於其中迷宮般難解的現象,其實只要從更高的精神層面來看,一切就瞭然於胸了

要解決複雜的問題,必須先提高心靈的層次,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形勢。

6

面對困難

有創新精神的先鋒,就是願意用謙卑的心和信念去面對困難的人

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不要逃避。反之,要勇敢面對。

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有相當強的警戒心。不論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你一定要下決心完成任務,同時,不可讓先入為主的觀念模糊了你的視線。你必須睜大眼睛從各個角度來看待形勢,要是你有一點偏見或是自私的想法,就會永遠偏離真相。

最後,即使你急著解決問題,也一定要以誠懇和謙卑的態度,明察秋毫地來審視它。若你真的有顆謙卑的心,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原本忽視的東西一我稱這種啟示為“上天的低語”。

你只有謙卑而真誠地請求上蒼的幫助,才能獲得真正具有創意的靈感。

然而,無論如何,你都要勇敢地面對問題。

7

不要忘本

登山者常常碰到的險境是:在半途中遇到不知從何而降的迷霧,使能見度驟降為零。然而,有經驗的登山者還是會想辦法先回到他們的“大本營”重新開始,以避免完全迷失。

我想,這種策略也可以應用在創業中,或是進行一項困難的研究計劃的時候。

在開創新事業時,你常會覺得像是撞上了一堵牆或總是有無法突破的瓶頸。有時,又會有突發狀況讓你分神。即使你試著克服這些難題,也會發現在目標和現實之間有一道鴻溝。在超越大大小小的阻礙後,你又驚覺自己已偏離了原來的目標。

也許你正在沾沾自喜、為自己的成就得意,但是說不定最後還是會嚐到失敗的苦果。

如果你不回到“大本營”一——即你的基本原則和真理,並且再做一些嘗試性的決定,那麼你就會遇到以上情況。

依照事情本質所做的決定,即使是處於意想不到的境地,都有可能成功。

8

形成真正的創造力

已故的京都大學名譽退休教授田中美知太郎博士(Dr.Mi—chitaro Tanaka)有一次說:“創新和發現的過程屬於‘哲學’的領域只有在概念能被合理證明時,才能成為科學。”這句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田中博士認為,在可用科學解釋的一般常識和真正的創造力之間有一道鴻溝。創新和發明就是可以彌補它們之間差距的心智活動。然而,沒有一定的普通科學知識不可能產生出真正的創造力。

伽利略支持並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為宇宙中心的理論時,與當時一般的想法大相徑庭——那時人們都是“地心說”的忠實擁護者。因為伽利略的理論只是個哲學概念,所以受到打壓,但伽利略仍然堅定不移。後來,太陽中心說果然得到證實,併成為被大家所接受的科學。

通往真正的創造力之路,並非由已知的科學知識所累積,而是靈感的昇華。這種靈感形成了哲學,在經過證明併為大家所接受之後,終於“變成”了科學。

我們若有勇氣否定“常識”和傳統的科學知識,真正的創造力就可形成。

9

依靠自己

在開始進行新計劃的時候,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所選的路。即使是陷入難以預測的困境,我也不妥協。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代表著一種反叛的、追求自由的精神。喜歡反叛的人可能會抗拒父母、社會和權威,依照自己的方式做事。

但是,叛逆者真正的特質就是獨立。他們不向多數妥協,或是假裝瞭解他人。獨立指的是追求自由,叛逆者不會想去依靠任何人。

由於完全靠自己,叛逆者才能有創造力

。他們把所有的障礙都去除後,就可以朝自己的信仰前行。

沒有那種自由,創造力是不可能誕生的。

不管你想在哪個領域求得創新——企業、科學或是藝術,沒有自由、反傳統的精神,你都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

10

日本式管理

日本式的管理曾一度受到全球的矚目。對西方人來說,他們很難了解日本的員工為何如此為公司賣命。因此,很多觀察家都下了一個結論:日本一定有某種神奇的管理體系。

不過,他們錯了。日本的生產力根植於勤勞至上的傳統觀念。有些日本企業之所以高人一等的原因就在於:員工都認同這種勤勞的價值觀,並在工作崗位上努力不懈

在富裕中成長的下一代,將是下一波生產力的主要來源,但他們比較注重個人主義。若是個人主義發展過度,使人們不能領會工作的價值,日本企業必定會走向衰退。

若要成功,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完全依靠勤奮的員工和傳統價值。我們應該為年輕人闡明公司哲學,和他們分享工作的意義,並向他們提供可以追尋的人生目標

日本企業沒有什麼神奇的管理體系。盡責的員工最為寶貴,沒有什麼可以取而代之。

稻盛和夫"談“創新

①問:你就像是個熱心的傳道士不斷地宣傳“創新”,但是就一家剛起步或是小規模的公司而言,沒有足夠的研發預算,那該怎麼辦?

答:這就是“創新”之所以佔據關鍵地位的原因。

問:請為我們舉個實例,說明應該如何進行創新?

答:京都半導體公司於l959年成立,其核心就是我們現在的高科技陶瓷集團。

一開始,

我們這個團隊就採用獨特的理念。我們把陶瓷技術運用在半導體、釣魚竿、陶瓷刀等所有能想得到的東西上。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把陶瓷包裝用於集成電路板。當時,利用高科技的陶瓷技術,把線路包裹在薄薄的陶瓷片裡,加以碾壓並燒合在一起,可說是全新的想法。專家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到了1994年,半導體包裝的

營業額已達10億美元。

後來我又想到,半導體包裝的碾壓、燒合技術所用的陶瓷燒熔機是否能被更進一步利用?今天,這種陶瓷燒熔機已經被應用在汽車工業等領域,成為被全球所採用的創新而獨特的產擴品,並曾在1994年為我們帶來超過5000萬美元的利潤。

②問身為公司的領導者,你如何宣傳創新的概念?

答:首先,我要求每一個員工,今天要比昨天更好、明天要勝過今天。這就是日文中的”改善“

(kaizen)。

其次,身為企業領導者,我必須以身作則,展現出創造力,並鼓勵其他人跟隨。

第三,我特別注意,是不是能堅持每一天都做到上述的努力?一年365天,是否天天都能如此?

最後,在如何讓公司成長方面,我避免投機取巧或採用神奇而快速的方法,而是通過不斷追求創新的努力促使公司自然發展

③問:你認為,有清晰的遠見很重要。但是在創新過程中,進入全新的、沒有人到達的境地時,你要如何形成這種遠見呢?

答:我會試著專注於這個目標

這份專心的程度已使一切滲入潛意識中,並塑造及刺激我的思考

如果動機強烈慾望熾熱,自然可以做到這一點。重要的是,不管目前欠缺什麼,一定要持續地為夢想努力

當初我們打算籌建京都半導體公司時,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計劃、夢想、沉思以及辯論。後來,準備創立DDl時也是一樣,今天的DDl已經是原本獨霸日本電信事業的NTT的最大勁敵。

在創立DDl時,我們從NTT請來五位很優秀的年輕工程師。每個週末,這五個年輕人都要從東京來京都,在我們公司的客房裡討論如何創立DDl。這一過程一連持續了六個月,直到我們的遠見變得清晰具體為止

之後,我才決定大舉向前邁進。我們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們那清晰具體的遠見總是能帶領我們找到脫離困境的路。

因此,我們一點也不焦慮,反而擁有夢想成真的信心。就在1994年3月31日,DDl的稅前盈餘為5.07億美元,營業額幾乎可以達到l38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