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创立于1902年,

位列国家"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无限》栏目,

主持人小东对话

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分管招生副处长弓培林,

带你了解学校办学特色、学科建设。

第1部分:学校概况

主持人小东:弓老师您好,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太原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

弓培林: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山西省唯一的重点学科高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

学校占地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154名,硕士研究生5692名,博士研究生736名,留学生426名;现有81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教职工3531名,其中专任教师2068名,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8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38名。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历经山西大学校工科、山西大学工学院,1953年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高教部。1962年归属山西省。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第2部分:学科建设

主持人小东:在介绍完学校特色后,请弓老师为大家介绍下学校的学科建设是什么样的?

弓培林:太原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有: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光学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矿业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支撑这些学科的本科专业各具特色,均有很强的实力。其中,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太原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方案,是根据山西市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有国家的需求,集合学校发展长期的学科优势,我们构建了一个学科的建设方案,方案的主旨是:“构建煤炭绿色经济高效开放利用”。实际上双一流学科是指的一个学科学,不是单个科学,这个学科群主要依托于化学工程技术、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23个硕士点,51个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程学学科 、材料科学学科、化学学科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第3部分:人才培养

主持人小东:太原理工大学的会为学生提供哪些实践交流平台?

弓培林:我校各学院共有23个国家级或省级优势、特色、品牌专业,36位国家、省级教学名师,已有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8年又有7个专业的认证申请获得教育部正式受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培养标准国际实质等效,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促进技术人员国际流动奠定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个专业位居全国同类专业排名前5%,且获评5星专业。我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学院:我校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组建基础学院,2018级新生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我校有5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强化校企合作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菁英班”、“华翔班”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育人;“工科试验班”培养拔尖工科人才。

创新教育:我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位居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第44名;构建以“云顶”ICT、“畅逸”文化创新、“匠坊”工程应用三大引领示范区,38个校级双创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学校每年立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项。近年来,累计参与师生近3万余人次,共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及省级奖2202项。

双学位:学校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专门为一些主修专业成绩优秀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了双学位专业,这些专业有: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生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一个主修专业毕业证书、一个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和一个双学位专业学位证书。

转专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更加符合当前学科交叉的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符合一流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我校大幅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大类前10%的(含10%)可在第一学期结束后申请跨大类转专业,排名在本专业大类前30%(含30%)可在第二学期结束后申请在同一专业大类内转专业;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0%的(含10%)可申请转专业;另外,确有专长者、身体原因及学习特别困难者,经学校审核后均可转专业。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的比例提高到50%。

社团:目前学校有154个学生社团,各种类别都有,学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第4部分:招生政策

主持人小东:那接下来弓老师能否介绍下学生怎么才能进入贵校学习呢?

弓培林: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目前还没有针对港澳台地区招生,港澳台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换生等项目来校学习,研究生阶段有更多的方式,例如学校诸多的交流站等。

内地学生可以通过高考来报名,跟考生成绩相关。

主持人小东:那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弓老师的分享也只能先告一段落。再次感谢弓老师,也谢谢听众朋友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弓培林: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简介

青春无限|全国高校巡礼:小东对话太原理工大学

小东(张宝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主持经历

先后主持多档广播、电视栏目。

栏目类型涉及财经、汽车、娱乐、体育等领域。

制作访谈节目上千期。

荣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等奖项。

现负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无限》栏目的主编和主持工作。

近年专注教育领域

2018年策划并制作“全国高校巡礼系列”,制作全国电台中第一档,汇总式呈现高校信息的访谈节目,向学子提供择校和升学等信息参考。

2017年策划“对话商学院”系列第一季,邀请全国名校商学院院长、知名教授做客栏目,展示各商学院特色,为考生择校和备考提供参考。

2017年策划“教育工作者系列”系列访谈,邀请超过20位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创始人、负责人做客节目,展示个人发展经历和从业初心,为普通人了解教育领域提供参考。

各类教育论坛、活动、栏目中也能够看到小东的身影。例如曾在央广网教育盛典中主持“教育+创新”和“教育+未来”两大圆桌论坛,与高校发言人、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探讨属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