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蘭州新區探索出綠色發展之路

蘭州新區探索出綠色發展之路

2017年以來,按照保持生態本色、綠色發展的理念,蘭州新區著力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

在第二十四屆蘭洽會上,蘭州新區共簽約項目59個,較去年增加20.4%,簽約總額356億元,較上一年增加16.3%,項目中綠色生態、高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高,僅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有36個、佔比高達61.2%,這一切,都將為蘭州新區實現綠色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國家和省上產業發展方向,蘭州新區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總方向和主基調,以推進高新化、綠色化為核心,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大數據、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特別是充分考慮新區環境承載力,與中科院、蘭州大學、復旦規劃院、蘭石化合作,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精細化工園區,加快推進千噸級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及中能投醇基燃料、中航油等一批技術成熟、生態環保、發展前景及經濟效益良好的精細化工項目,快速打造五百億級綠色化工產業園,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基本構建。

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

如今的蘭州新區,處處綠意盎然,美景如畫。近年來,蘭州新區充分利用造林綠化平臺,以經濟林基地建設、荒山造林、生態修復、景觀綠化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為載體,引導企業建設林業產業項目。

針對新區耕地面積減少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實際,新區深入推進新區林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堅持林業生態建設與加快農民增收致富相結合,在生態綠化建設中,鼓勵農民發展林果經濟。山楂、早酥梨、桃、杏等7萬畝特色經濟類林果在新區處處生根,在築牢生態屏障的同時,綠色發展得以穩步推進。

在大力發展經濟類林果的同時,新區還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採取多種模式發展林下經濟。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宜藥則藥、宜菌則菌、宜草則草、宜禽則禽、宜遊則遊,適合新區特點的林下經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林下經濟生產經營格局逐步形成,提高林地綜合利用效率和經營效益的同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雙贏。

蘭州新區探索出綠色發展之路

全力打造特色鄉村文化旅遊

與此同時,新區正依託園博園、甘肅農職學院雙創基地、中渭休閒農業綜合體、蘭石休閒農莊等一批現代農業招商引資項目,打造由現代農業搭臺、文化旅遊唱戲,獨具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遊在秦王川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玫瑰、牡丹、高原夏菜、文冠果等特色種植基地在不斷擴大的同時,“中國西部油用牡丹發展高端論壇”、“牡丹文化旅遊節”、“蘭州新區玫瑰節”等各類節會應運而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來到新區、瞭解新區。

綠色發展,不光體現在高大上的科技產業領域,也體現在接地氣的美麗鄉村建設上。

2017年以來,蘭州新區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特色鄉村文化旅遊。大力推動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發展,投資15.5億元建設康瑞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中渭休閒農業綜合體、中川牡丹園等農業觀光項目,建成農家樂示範戶98家。按照使村鎮變景區、農舍變旅館、農民變導遊的思路,走出了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的致富路子。僅2018年上半年,農業觀光旅遊近30萬人次,帶動當地農民增收2500餘萬元,鄉村旅遊為當地村民人均增收約230元/月。而新區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1.01%下降到2017年的1.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