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想法存在于每一名同学的脑中,有的时候想法都特别好,但是一到出设计,想法就会在成形过程中默默走形,以建筑、景观、室内作品集为例,在同学们对前期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就要逐步展开设计方案,对其进行初步的构思及探究。但康石石发现,

很多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对基本空间构成的概念十分模糊,甚至不考虑空间就开始设计。

这种情况下,多数同学会发现明明知道想要的结果方向,但设计不出来,又或者设计出的效果和自己的想法相差甚远。这都是因为大家在从调研结果导向设计结果的过程中,缺少方法的使用。

康石石需要强调的是,建筑、景观、室内专业的同学们通常都是需要深入理解空间这一概念的。同时,空间构成不仅是作品集创作中的必要知识点,也是大家未来留学过程中的必备专业素养。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因此,如果想要打造一个能够承载自己创意及想法的空间,首先要知道如何塑造它。本周二Portfolio+专栏,康石石为同学们介绍十种建筑作品集中最基础且必要掌握的空间构成法,希望同学们尽快掌握,为自己的作品集创作以及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空间构成是什么?


空间,是人们或某一主体存在的一个三维概念,通常来说,它与人发生联系则变成“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会不知不觉的影响或作用于该空间和环境。

同理,自然、生态或一个东西也可以是主体,现在的宏观建筑,慢慢的在从人类中心主义向自然生态主义过渡和发展。那么建筑就是人们可以控制的对空间限定的组织形式。

空间构成,可以帮助同学们限定项目方案的空间范围和空间造型,也是影响设计方案合理生成的决定性因素。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二、基础空间构成方法


1. 网格构成法

网格构成法是建筑作品集中最常见也最简单好用的空间构成方法。从平面图的角度进行分析,同学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规范网格,让网格向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纵向空间,进而形成空间网格单元。其中,参考点、参考线之间的联系性非常密切和理性,秩序感也很强,包括承重结构轴线、交通轴线、模数放量轴线等。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承重结构轴线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交通轴线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模数轴线

2. 轴线控制法

轴线控制经常使用在古典建筑和具有仪式感的项目当中,是不可见的虚存线,但有支配全局的作用。其需要按一定规则和视觉要求将空间要素沿着对称于轴线布置,非常有条理,通常伴有一定的宗教或皇权含义;或者在建筑的功能性或引导性是该项目最核心的空间组织原则时,轴线在此引导人沿固定的方向运动。比如同学们最熟悉的故宫或欧洲古典教堂的平面布局。

轴线控制的运动方向是非规律的组织方式,其不像传统建筑那样一板一眼,会有灵活随机的组织特点,且都是围绕轴线分布的,也是轴线控制法的一种变化。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3. 空间复合法

空间复合法的特点是在平面上添加、划分、围合出水平方向新空间的同时,继续在竖直方向上将不同的原有形态变化,使水平和竖直上的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变换,进而形成新的空间形态。

这种形态是相互流通不蔽塞的,产生扩大的复合空间和有趣的空间效果。

空间复合法多用于改建项目中,最著名的便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新的螺旋形建筑和旧的方块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们看不出新旧的差别,同时觉得非常符合人们的观展感受。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4. 母题重复法

这是初学建筑常用的空间组织方法。同学们可以按群化构成中的类似原则,用一两种基本形态作为母题,用各种复制手法将母题重复,期间可以做有趣的变化,可使空间语言统一,富于节奏感和整体感。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5. 空间变换法

空间变换法通常能够帮助同学们做出一鸣惊人的效果,最著名的案例是约翰·伍重的悉尼歌剧院。在选择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典型空间模式作基础,在大小、形状、组织方式等方面将其用构成手法进行改造,形成新的且极具特色的空间形态。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悉尼歌剧院的模型制作过程

6. 模数控制法

在新的建筑技术不断革新的现代,单纯的模数控制其实已可以替换为参数化控制。模数是一种标准单位尺寸,本因技术要求而产生,它使建筑从整体到构件的尺寸成标准单位的倍数。参数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倍数和函数的迭代,把建筑设计的全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通过改变函数和算法,获得不同的结果,这样有助于构成丰富变化的组合,并保证建筑空间在变化中统一。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扎哈.哈迪德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

7. 空间特异法

为了突出某一空间的特殊功能或含义,在形态、尺寸、比例和造型方式上与其他建筑部分形成和谐但突出的空间效果,是空间特异法的主要表达方式。重要空间一般位于影响全局的位置,例如线式序列或轴线组合的端点,对称组合的中部,集中式或辐射式组合的焦点,偏高、高于、突出于整体空间之外等。马里奥博塔的一系列建筑形态也基本遵循这一原则。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马里奥博塔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Bechtler博物馆

8. 空间切分法

空间切分法的关键在于把构成空间的基本形态分解为单一和简单的形态,按从时间空间的关系组合,通过空间的穿透可同时感知其他部分的存在;或者把一般概念中的完整空间切割,分解为不同层次,分离后重新组合,使之相互衬托,彼此呼应。丹尼尔·里伯斯金的犹太人纪念馆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空间塑造手法,不仅在建筑体量上,还在历史文化和参观者的感受上也做到了很好的空间带入感。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犹太博物馆的建筑模型

9. 空间隐喻法

空间隐喻法主要需要同学们从历史、文化或人们熟悉的某种事物中,择取其某些形态、片段等,将其抽象和转化,使之融汇于新建筑的形式中,藉以表达一种文化上的隐喻,使人产生视觉——心理上的联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掌握不好空间隐喻的方法,很容易弄巧成拙,因此同学们要慎重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秀代表作是苹果加州总部新址,形似UFO的大型建筑体量不仅借用了苹果手机的home键的形态,也隐喻了苹果公司互联共生的内在文化。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10. 空间象征法

和空间隐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更多是一种在视觉符号和某种意义之间建立起来的联想关系,以增强建筑对人情绪上的感染力。如卡拉特拉瓦一直以来特别擅长的飞鸟一般的造型,结合其建筑的实际功能,很容易给人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纽约世贸中心WTC交通枢纽

Final: 以上,虽然康石石已为同学们整理了十种基础的空间构成手法,但建筑与空间的思考深度和塑造方法,远不止这几种方法就能够概括全面的,一切还基于同学们对个人对项目的挖掘以及对各理论学派认知的掌握,最重要的是在阅读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自己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康石石再强调一下,以上列举的空间构成方法都是同学们在创作建筑作品集之前必须要学的,且是很基础的知识点。考虑到零基础的同学,更多更深的理论点我并未列出,但这作为能够支撑大家完成自己项目方案的重要基础,还需要深入了解,有兴趣的同学也可私信我了解更多作品集创作技巧。

最后,康石石与大家分享下今年东家汉艺部分优秀学员项目案例,供大家作申请参考:

F同学,17届学员,获AA建筑联盟学院、谢菲尔德offer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S同学,17届学员,获UCL、谢菲尔德、诺丁汉特伦特大学offer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Z同学,17届学员,建筑设计,获南加州大学、宾大、UCLA、雪城大学、密歇根、华盛顿圣路易斯等offer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空间构成法,我这有十种!


艺术留学&艺术作品集咨询:

汉艺国际教育--康石石作品集指导团队

垂询电话:400-879-06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