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漢能 你該著急了

同時看到兩則消息:《一天申請30件專利,漢能開掛了!》,《中國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或提速》。前者說“平均每天申請專利超30件。如此強勁的增長勢頭是讓人歎為觀止的‘漢能速度’”。後者說“國家能源集團還承擔了國家住建部‘CIGS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在光伏建築一體化中的應用研究’總課題,欲做薄膜光伏發電領導者”。

漢能 你該著急了

作為漢能的長期熱情觀眾,看到這兩條消息,老紅不能不著急了。而且這種著急,已經不是一天了。

光伏發電大致有四大應用場景:光伏電站,BIPV(光電建築一體化),移動能源,用電的大眾消費品。光伏中人誰都不懷疑BIPV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曾經也誰都不懷疑這個市場就是漢能的。因為這個市場屬於薄膜光伏,而在這個領域,漢能號稱擁有著最多的專利和最大的產能。

過去,也許因為成本和認知問題,BIPV一直好像還是個理論上的市場;也許因為沒有競爭對手,漢能一直在不僅不慢地等待機會成本點的到來。

現在,眼看著BIPV就要變成一個越來越現實的市場了,眼看著漢能苦苦等待的機會就要來了。有消息說:“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容量將達200吉瓦,光伏建築一體化和車用光伏到2022年將佔整個市場的25%份額 ”。光伏人一點都不懷疑,此時的漢能將不斷地創造BIPV的應用場景,不斷地擴大BIPV的建設規模,不斷地展示BIPV帶來的豐厚利潤。

遺憾的是,光伏人希望看到的一直沒看到,看到的卻是在BIPV市場上,新的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和極具競爭力的BIPV產品在不斷出現。看到的卻是本來屬於漢能獨步天下的市場,已經變成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市場。

在BIPV市場,老紅看到同樣是銅銦鎵硒技術路線的中國建材集團來了,國家能源集團也來了。雖然他們沒有那麼多專利,但是國有企業擁有雄厚資金、更多機會卻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早在8年前,神華低碳研究院就開始跟蹤銅銦鎵硒薄膜光伏電池技術。國家能源集團組建之初,就將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發電產業作為企業戰略性新興發展產業”。更何況國家能源集團子公司已與德國Manz合資,而後者擁有強大的銅銦鎵硒裝備生產能力。他們在高喊:中國光伏建築一體化應用或提速!

在BIPV市場,老紅還想到同樣是薄膜光伏的龍焱能源科技公司,對於他們,BIPV從來不是理論市場。2012年底,老紅初識龍焱的時,它還在苦苦地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碲化鎘薄膜光伏生產設備。但在那一時期,龍焱一沒市場、二沒資金,又逢光伏產業整合,讓老紅不能不為它的未來擔憂。可是到了2018年,龍焱在BIPV市場上早已風生水起,企業業績良好,多家著名投資基金湧入,還在在境外發行了中國首家民營企業的綠色債券。六年時間,漢能與龍焱在BIPV市場,一大一小,一強一弱,結果迥然。

無論是在BIPV市場,還是在其他光伏市場,過去,漢能總是給人一種語言能力強於行動能力的感覺,一種總是在等待機會的感覺;現在,漢能已經到了從沒有競爭對手到競爭對手群起,必須著急的時候。

過去幾年,漢能也不可謂不拼,可總讓人覺得沒有拼在點上。

漢能擁有著全球最強競爭力的銅銦鎵硒薄膜技術路線,擁有著強大的現金流優勢,擁有著強大的品牌效應,擁有著在BIPV、移動能源、大眾用電消費品三大市場無可競爭的優勢,更擁有著無與倫比、還在“平均每天申請專利超30件”的“專利牆”。面對這些,管理學者會問:你的對手怕你嗎?你的對手恨你嗎?遺憾的是,好像既無人怕,又無人恨。

漢能最大遺憾的是,從來沒能把這些無與倫比的優勢集中起來,去實現一個規模化的市場結果,比如在BIPV這個最先成熟的市場。在光伏市場,老紅希望看到漢能的專利數字快速增加,但更希望看到漢能的企業利潤同步的快速增加;在BIPV市場,老紅不希望只能看到漢能總部、“國家電投”幾張光電建築的照片,不希望《漢能BIPV光電建築一體化》的視頻總是停留在企業介紹層面,而希望看到漢能現實的、規模的、讓對手害怕的市場成果。

也許現在的漢能,並不適合在BIPV、移動能源、用電的大眾消費品、產業基地等等等市場上同步發展,而需要在一個可能變成現實的、規模的市場上,集中優勢兵力,堅定不移的撕開一個口子,取得戰略性的突破,併成為這個細分市場不容挑戰的龍頭企業。當年的任正非,就是這麼辦的。任正非說:“我們整個公司只有把戰線變得尖尖的,才能形成突破。否則就把公司的能力拉得平平的了,什麼城牆都攻不破。”

本文形成於半個月前,結尾的一段本來是“漢能需要重點突破帶來規模收益,漢能的專利也應當產生規模收益,漢能的復牌更需要規模、持續的收益,漢能你該著急了。”可剛才卻讀到了《漢能薄膜半年報業績增長驚人盈利漲30倍》一文,告訴老紅:上半年漢能已經取得了73.29億港元驚人的規模盈利。

說來好也笑,老紅對漢能的偏愛,“偏”的有點過分。為漢能的著急,已經急出了水平。漢能沒有規模收益時,老紅著急,現在有了規模收益還是著急,開始為漢能能不能持續擁有這種規模收益而著急。

老紅髮現不僅自己著急,其他關注漢能的朋友也著急,“財新”還發表了一篇《漢能薄膜應收賬款超226億港元同比增逾1倍》。對於這些著急,老紅相信資本市場一定會給出一個回

《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容量將達200吉瓦》《國家能源集團竟然要造能發電的房子?》《中國第一片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模組成功下線》《漢能:改造國家電投,變身光伏建築》《漢能BIPV光電建築一體化》《今天,全球最大發電玻璃橫空出世,房子將變發電站!》《任正非在網絡能源產品線彙報會上的講話,2012》《任正非:華為沒有秘密,就一個字,傻!》《國家能源集團“全力”進軍光伏,前景如何》《漢能薄膜半年報業績增長驚人盈利漲30倍》《漢能薄膜應收賬款超226億港元同比增逾1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