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蘇聯解體後,在原蘇聯版圖柔弱的軟腹部出現了五個新獨立國家,即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而隨著中亞國家走上獨立道路,俄羅斯在中亞影響力的收縮,美國、土耳其、伊朗、沙特、歐盟、印度、日本等力量紛紛想擠入這一地緣政治真空地帶。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中亞國家獨立後,美國對中亞的政策雖然幾經調整,但是美國在對中亞的戰略設計上卻保持了一定的思維慣性,即控制歐亞大陸腹地的地緣戰略思想;使中亞成為遏制俄羅斯、中國、伊朗等中亞周邊大國的戰略支點;以及運用軍事、經濟、政治三種手段推進對中亞國家的控制。而作為美國霸權擴張利器的軍事手段在美國對中亞的滲透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中亞國家獨立以來,美國中亞軍事戰略的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1,1992-1995年美國對中亞採取了“核不擴散戰略”,以推進中亞的無核化;2, 1996-2005年美國對中亞實施了“軍事支點戰略”;3, 2006年至今美國對俄羅斯拒止其進入中亞戰區採取了“反拒入戰略”。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在俄羅斯看來,美國在中亞的軍事擴張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了現實挑戰。俄羅斯在國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面對美國中亞軍事戰略的步步進逼,將在中亞採取“反美軍事滲透”政策,以掌控中亞地區的軍事主導權,捍衛俄羅斯在中亞的戰略利益。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中亞國家則從“戰略平衡”的理念出發,對美國中亞軍事戰略總體採取了防範與合作的兩面態度,以求最大程度地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在90年代,中亞國家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進展順利。911事件後,中亞國家基於多方面考慮加快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步伐。而“顏色革命”後,中亞國家又普遍對美國中亞軍事戰略加強了防範。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對中國來講,為防範美國中亞軍事戰略的發展,確保中亞這一中國戰略大後方的鄰接地區的軍事安全,在近期的未來需要下好三盤棋:一是在多邊層面,我們應積極利用上海合作組織擴大在中亞的軍事政治影響力,根據歐亞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在提升上合組織政治、經濟合作功能的同時,適時深化上合組織的安全功能;二是在雙邊層面,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與中亞國家的雙邊軍事合作,繼續向中亞國家提供武器裝備、軍事人員交流和培訓,與中亞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逐步擴大在中亞的軍事影響力;三是在單邊層面,我們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我在西部地區設防的軍事力量的信息化作戰能力。

美國的中亞軍事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