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今年,有兩個政策詞引爆股市:上半年的“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橫空出世,郭嘉隊、遊資賺得盆滿缽滿;下半年的“舉全國之力”,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又稱“AI”)站上風口,AI相關標的被炒上天。

雄安概念已從妙齡少女淪為糟老太太,不如聊聊小鮮肉 —— 人工智能。

今年8月,國務院下發一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宣佈:舉全國之力,搶佔全球人工智能制高點。政府的認真程度可謂史無前例,發展規劃一出,就已經長驅直入的深入到了娃娃級,在中小學開始設置人工智能課。

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中央政策:本月上海發佈《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啟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剎那間,人工智能成為資本市場風口。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圖片來自:富途

藉著政策的春風,人工智能概念下半年火爆異常!但問題是很多投資者炒完股票,都可能未了解究竟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為何物?

如果說上帝創造了人類和我們的大腦,那麼你可以把人工智能理解為:人類自己成為了“造物者”,創造另一個和人腦很相近的大腦,並且為我所用。

比方說,最近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人形機器人近期完成後空翻動作,它的動作就是完全模仿人類,該視頻在網上被瘋傳。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圖片來自:網絡

你可能會覺得完成個後空翻有啥了不起,這樣的把戲我分分鐘都能翻好幾個。那麼如果把人工智能應用在其它領域呢?例如:

(1)醫療(全自動的手術,誤差率比世界上最牛的醫生還要低);

(2)交通(自動駕駛,並且智能調度車輛,緩解城市20%的擁堵);

(3)教育(為中小學生安排教學、批改作業、識別問題、提供改進方案);

(4)安防(進家門只需要刷個臉);……

如果發展到強人工智能階段,還能造出和我們近乎一樣的人類。舉個“栗子”,在美劇《西部世界》裡,描繪了一家人工智能巨頭公司經營下的西部小鎮,生活在這個小鎮上的人都是機器人。

它們和正常人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它們每天晚上要被刪除記憶。如此一來,不論去小鎮上“遊玩”的顧客對它們做過什麼,他們第二天都會忘記,而顧客僅僅需要花一張門票的錢……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所以,對於人工智能最好的定義大概是:讓機器實現原來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甚至超越人類能力。

資本盛宴

既然人工智能可以改變世界、國家政策又這麼扶持,逐利的資本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重大機遇,怎麼樣也要先坐上這趟列車,萬一實現了彎道超車呢?

所以,我們看到百度(BIDU.US)搞自動駕駛,阿里雲賦能“城市大腦”,騰訊(0700.HK)搞醫療影像……這些巨頭們紛紛在不同的場景下佈局人工智能!

● 技術與商業,繞不過去的挑戰

人工智能的核心在於技術,技術的重點在於成熟度,技術的生命力在於商業模式,而技術與商業是必須翻越的兩座山。

它們之間又是緊密結合的,技術的成熟度決定了下游商業應用的可行性,市場認可之後再進行商業模式的複製和推廣。

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難度不一,帶來的影響深度也不同。但從投資人的角度出發,最直觀選擇的自然是那些商業化最成熟的標的。在技術沒有從實驗室走入市場前的買入,那就變成了“炒概念”。

● 龍頭標杆

以純正的人工智能標的科大訊飛(2230.SZ)為例,公司是語音識別細分行業龍頭。

目前,公司已經在翻譯、輸入、車載、家居等領域開啟應用。11月9日,科大訊飛2017年度發佈會在北京召開,公司公佈了在教育、醫療、客服等領域的新品。換而言之,科大訊飛已經在下游應用場景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圖片來源:網絡;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新進展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圖片來源:網絡;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技術在語音合成領域的新進展

而以公司“AI+教育”為例,公司與多家學校推進智慧校園項目,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6%,毛利潤同比增長超過90%。毛利率提高,得益於下游的爆發,科大訊飛近年營收增長在30%~60%。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在技術研發投入上,科大訊飛也不含糊,畢竟這是核心競爭力。根據公司三季報顯示,公司研發投入佔比高達23.38%,研發費用7.92億元,同比增長62.37%,佔毛利潤的比例為48%。

換句話說,科大訊飛把毛利潤的一半拿來做研發!不要說中國,即使是海外公司,這樣的研發投入比例亦是少數。

● BAT成為追趕者

人工智能高技術壁壘,註定這個遊戲只和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有關,絕大多數前來抱大腿的都是渣渣。現階段,能夠在應用領域打開市場的已經是快人一步了。即便是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巨頭們,還在第一階段摸爬滾打。

(1)百度雖然早已宣佈進軍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但本質上還處於技術研發階段,在剛剛結束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表示2020年,將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但這只是最快的時間。要知道計劃總趕不上變化,當初馬斯克也信誓旦旦地說特斯拉(TSLA.US)model 3的產能沒有問題。另外,自動駕駛涉及到交通政策、客戶信任度等一系列問題,市場驗證週期更長。

(2)阿里雲與杭州試驗城市大腦一年,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幫助交警智能調節紅綠燈”,使得道路車輛通行速度平均提升了3%~5%,部分路段甚至提升了11%,但分散技術的有機結合已成為瓶頸,妨礙了“城市大腦”的推廣。

(3)騰訊在今年8月和廣東多家醫院臨床試驗AI醫學影像的食管癌項目,也就是說,醫療影像還處在很初級的合作研究階段,距離大規模應用仍有較遠的距離。

故事慢慢講

當然,也正是由於大部分企業處在技術探索的階段,這就決定了人工智能的故事還得慢慢講。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計劃在2030年,搶佔人工智能全球制高點,也就意味著,指數在未來10年,人工智能作為一個主題,不會輕易被市場所淡忘。

● 選股標準

關於選股,我只說大方向,不說當中的操作。首選自然是已經大規模商用及一直願意投入研發來維持競爭優勢的公司,就如科大訊飛。不過,問題是科大訊飛現在市盈率已高得離譜,市值達900億元,超過400倍。

雖然,公司作為第一梯隊的龍頭,肩負著打開行業估值空間的使命(華大基因之於基因測序也是這個邏輯),但短期內要形容公司的股價境況,”如履薄冰”或許是最合適不過的詞。

儘管冰面上還沒有裂痕,但也看得人戰戰兢兢。即使未來的走勢大概率是曲折向上的,但究竟中間有多曲折仍難以想象。那隻好再退一步去想,AI商用的情況下,哪些產品的需求會因此上漲?

過往十年是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看作是軟件黃金時代。最好的例子當然是騰訊10年升近50倍及或facebook(FB.US)上市後上漲了近4倍。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數據來源:Wind;騰訊10年股價漲幅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更不要說很多還沒上市的獨角獸,如Airbnb或Uber都屬創立幾年,估值就過千億的軟件公司。

相反,硬件商卻不是百花齊放,除了個別受惠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上漲的零件生產商之外,一些老牌公司,如芯片龍頭英特爾(INTC.US),10年股價漲幅僅為140%。更不要說未上市的獨角獸,基本上看不到太多硬件商的身影。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但隨著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尤其是機器人方面,必先發展很多不同類型硬件,包括真正的機械硬件,電池、GPU、各種傳感器、內存等。因此,我明確指出硬件公司將存在更多或更大的投資機會。

而市場亦一早看到這趨勢,在硬件界最能代表AI的英偉達(NVDA.US),過去兩年漲了10倍,比Facebook的4倍更厲害。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數據來源:Wind;英偉達近2年的股價漲幅

想想AI需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那是跟人的大腦一樣需要存儲大量數據及快速反應。因此,在硬件方面,除了先行的芯片行業,下一個最大的AI贏家將是記載這些大量數據的內存公司。

簡單說說內存行業,,主要有四種技術:

(1)硬盤 —— 舊技術,主要供貨商剩下Seagate(美國希捷公司) 和 Western Digital(美國西部數據);

(2) NAND Flash —— 逐漸取締硬盤,主要有5家供貨商:三星、Micron(美國美光,全球著名的半導體存儲器方案供應商)、Hynix(海力士,韓國芯片生產商)、英特爾和東芝+Western Digital;

(3)NOR Flash —— 主要應用在手機,目前4家在做,包括Macronix(臺灣旺宏電子)、Cypress(美國賽普拉斯)、Winbond(臺灣華邦電子)和Micron;

(4)DRAM —— 最重要且無處不在,但反而只有三家,包括三星、Hynix和Micron,三星市佔率更高達50%。(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最為常見的系統內存)

如果認真去翻翻這幾年內存市場行情,價格暴漲暴跌:2012年前後大白菜價、2013年大漲價、2014年有所回落、2015年降到低谷、2016年持續上揚,2017年再大漲。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因此,過去市場把內存當作一門大宗商品生意看待,週期性強、過度競爭、盈利不穩定,高PE(不盈利時)買,低PE(盈利最高點時)沽。

但隨著未來AI應用越來越廣及5G的開展,內存的需求將加速增長,當中又以DRAM的形勢最為樂觀,供應端就剩下三家巨頭:三星、Hynix和Micron,逐漸演變成寡頭壟斷,有助大幅減弱週期性。

當我還在撰寫這篇文章時,大摩在11月27日,降低了全亞洲硬件科技股的評級,號召投資者減持獲利,半導體股如三星電子和臺積電(TSM.US),股價應聲倒地。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投資人工智能:硬件不再是附庸,是主角

大摩看淡最大理由是觀察到NAND閃存價格已開始下跌,認為將比預期早進入下降週期。

不過,有趣的是報告當中卻叫投資者應趁股價回調後,買進DRAM業務佔比60%以上的Micron,邏輯就是看好DRAM一直在改善的供求關係。

站於中線投資的角度,現在市場仍有看空內存行業資金並非壞事,證明市場仍非一面倒的看好,只要未來內存業的基本面改善能引證AI時代帶來的改變,現在看空的人將成為未來股價上漲的動力。

另外,從值博率去考慮,硬件股中確定性最高的芯片股英偉達的PE已高達50倍,即使今年內存股票亦不斷創新高,但Micron的市盈率仍然是十倍左右,一旦市場修正對行業週期特徵的看法,股價爆發力相對高很多。

我仍然堅信在AI時代,內存公司的前景將「今時不同往日」。

尾聲

最後,我要強調一次,我看好硬件多於軟件並不等如認為FAANG和BAT不會漲,AI也需要軟件,但英偉達老闆黃仁勳說過,AI軟件其實並不再需要非常複雜的算法,取而代之將是一個簡單的軟件框架,可能只有數十行代碼,然後供應大量數據給予這些AI系統,讓它自己學習。

在AI時代,FAANG和BAT亦存在很多新的發展領域,但從投資的角度上,因為市場對於它們的預期已經很充分,你賺得最多就是企業成長的錢。

相反,在硬件方面,發展空間大,而且預期認知還不充分,一旦看對了,就賺了企業成長和預期差的利潤,這就是為什麼英偉達能兩年漲10倍的原因。

最顯而易見的芯片提前發酵反應,之後就該到其他硬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