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朱元璋一生都沒有解決的明朝毛病,乾隆只用了這一招便輕鬆破解!

我們經常在看古裝電視劇時,會發現類如代王劉恆、秦王李世民、寧王朱宸濠、醇親王載灃等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王號稱呼。這些僅次皇權的尊號到底有什麼來頭?各種不同頭銜間又有什麼區別?實際權力又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捋捋他們之間的差異。

從王號尊稱來看,古代封建社會等級界定有著清晰的標準,從細的方面來說,皇帝之下可分為藩王、親王、郡王三個標準,不過郡王也是親王的一類,只是地位稍低於親王,故此我們可以粗略的分為藩王和親王兩大類。

但從遠近親疏層面來剖析,王爵尊號中,可分為同姓王和異姓王。同姓王也叫本姓王,顧名思義就是跟皇帝同一個姓,且具有血緣關係的王爵,這些藩王不僅有固定的封地,還有獨立於朝廷的封國軍隊,甚至就連稅收、行政大權都自成一國,可以說是國中之國。譬如西漢初期劉邦將自己的九個兒子賜予封地建立藩國,以期拱衛漢室江山,這就是藩王。

歷史總有驚人的巧合,一千多年後,漢人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大明立國後,朱元璋本著“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於是一口氣分封了24個兒子為藩王,他的目的跟劉邦如出一轍都希望自己的後代子孫捍衛本朝千秋萬世。

朱元璋一生都沒有解決的明朝毛病,乾隆只用了這一招便輕鬆破解!

但很不湊巧,大凡有著相同動機的帝王,他們的後代也就會遭到類似同室操戈的悲劇宿命。劉邦分封諸子結果招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國之亂,內戰整整打了三個月,雙方以血流成河的慘烈代價才結束這起荒唐的鬧劇,吳王劉濞等人也被周亞夫幹成明日黃花菜。而朱元璋親自指定的繼承人朱允炆則更不幸了,叔叔燕王朱棣得知侄子朱允炆要對他動手,立刻糾集一票人馬直搗應天城,皇位還未坐熱的朱允炆從此卻下落不明。

可以說這都是分封藩王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明明劉邦血淋淋的慘痛教訓擺在那裡,雄才偉略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為何再次重蹈覆轍?我相信其中很重點就是朱元璋太看重血緣關係紐帶了。

根據《明史·列傳四·諸王傳一》記載,朱元璋認為“西北遼遠 ,非親子弟不足以鎮撫而捍外患 ,其他則分王內地 ,以資夾輔焉”,而另據朱元璋曾經親自頒發的一道詔書中這樣寫道:“眾建藩輔 ,所以廣磐石之安 ,大封土疆 ,所以眷親支之厚 ,古今通誼 ,朕何敢私 !”。

在朱元璋看來,血緣就是一條完美的紐帶連接著明王朝宗室子弟的情義,他相信自己的親子侄們都不會為了爭權奪利大打出手,更信任他們能夠為大明帝國萬世江山不求回報的付出,以便在大廈將傾的時候挽狂瀾於既倒化腐朽為神奇。

然而,現實再次殘酷的擊碎了朱元璋自作多情的美夢。也就在他駕崩後的第八個年頭,自己的親生兒子朱棣卻因為削藩與自己欽點的皇位繼承人朱允炆叔侄倆斗的你死我活,上演了一段“煮豆燃豆萁”靖難之役的人間悲劇。

朱元璋一生都沒有解決的明朝毛病,乾隆只用了這一招便輕鬆破解!

也許朱元璋做夢都沒想到,當初分封同姓藩王的目的出發點便是考慮到“懲宋元孤立 ,失古封建意 ,於是擇名城大都 ,豫王諸子 ,待其壯而遣就藩服”(《明會要》),卻沒成想分封建藩反倒加速了骨肉親情間的離心離德,朱元璋倘若泉下有知必然不知會作何感想。

朱棣造反成功後,也面臨環伺周邊的藩王,但他沒有仿效朱允炆大張旗鼓以武力公然削藩,而是採取將兵力雄厚的邊塞諸王遷入內地置於眼皮下,然後逐漸收回兵權的方式來瓦解藩王的實力,但封國和稅收等待遇維持不變,只要你不造反,好吃好喝地像活佛一樣供著你。

雖然朱棣的這把“軟刀子”很奏效,根絕了藩王們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實力,但此後的兩百多年間,老朱家各大藩王們卻開啟了火箭般令人咂舌的造人速度,朱氏宗親到明朝滅亡前人口硬是活生生達到了上百萬人。這種龐大的人口基數放到現在拿到吉尼斯世界紀錄也絕對是輕而易舉。以至於後世有人得出明王朝不是被人滅的,而是被老朱家自個兒人吃垮的,雖然有些誇張,但也確實說得過去。

藩王制度像箍在明王朝長達276年腦袋上的緊箍咒,也緊緊變相勒死了這個曾經武力值爆表的強大王朝,但後繼者清王朝卻沒有這些束縛。從白山黑水裡殺出的野蠻女真人可就沒有明王朝那般悲悲慼慼了,他不敢你講兒女情長,更不跟你談君臣父子,要爵位?自己憑本事去掙呀!

在後金立國初期,努爾哈赤頒佈了“勿論根基,見其心術正大者而薦之。莫拘血緣,見有才者即舉為大臣”和“有臨陣英勇者,用以治軍。有益於國政之忠良者,用以輔理國政”等等大量唯才是舉的政令。總之只要是你有真本事,無論血緣親疏,立有大功於朝廷,升官發財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朱元璋一生都沒有解決的明朝毛病,乾隆只用了這一招便輕鬆破解!

後金也正是在這些令人打了雞血般的政令鼓舞下,人人奮勇爭先,戰場死不惜命。而取得不俗軍功的有功之臣,憑藉著赫赫戰功躋身於人中龍鳳,成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雖然克服千難萬險擠進親王朋友圈,但清朝的親王卻與明朝有著本質的區別。滿清規定大清親王享受“副國級待遇”,有參政議政的權力,但不得離開京城,更別談分封建藩了。

為了避免走上明朝過於臃腫的藩王體系,清朝規定,除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可以襲承爵祿,其他親王一概採取“世襲遞降”的方式裁剪皇室宗親人數。

所謂“世襲遞降”就是指清朝皇室採取“襲封”或者“考封”的方式,世子從親王手中襲承爵位後必須降級一檔,最低可以降至級別最低的鎮國公或輔國公,而“考封”則是受封襲承爵位前,由宗人府出具“馬、步、弓、箭”等類型的考題讓世子參考,試題皆命中者,方可受襲爵位,否則有降級之虞。

可以說這種慘烈的親王承襲制度,堪比當今的公務員考試,其競爭比例達到白熱化的1:100,也正是這種令人兩股顫顫的親王歷屆海選政策的出臺,滿清皇室宗親在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壯舉作死下刷掉了無數愛新覺羅族人,成為了皇室“減肥瘦身”的法寶。

朱元璋一生都沒有解決的明朝毛病,乾隆只用了這一招便輕鬆破解!

然而這種制度在清朝前期依然處於試驗階段,直到乾隆爺登基以來,宗室王親的“績效考核”之法才最終得以固定,而伴隨著清王朝的落寞和衰敗,大清除了鐵帽子王的後裔們過著鬥雞走狗優哉遊哉的日子外,其餘“世襲遞降”下的親王們早已變成了街頭靠著遊走“碰瓷兒”的破落戶,直到辛亥革命隆隆的一聲聲炮響,滿清才結束了自命不凡的鐵帽子王生涯。

參考資料:《明史》、《明會要》、《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