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記《福建晉江東石舊街行》

東石老街因海而興,它記錄著曾經的繁榮,承載了幾代東石人的記憶。其兩側保留的清代以至民國時期的古厝和商鋪,就像當地淳樸的人們,向世人講述著數百年來老街上的故事。

記《福建晉江東石舊街行》

(一)

東石老街由西尾街,興盛成市,它的範圍“唐公宮”自龍江的“媽祖宮”前,“石墓口”。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向東面延伸,連接前頭街“帝君宮”口、海埭街、五間仔、西宅祠堂口到漁仔市、“三公宮”口沙堀街。過去整個東石鎮只有一條街,首尾約兩里長,老街就像一條腰帶沿古代的海岸線舒展在鎮區,一頭緊挨著西邊碼頭,一頭通向東邊鬧市。

尋找西尾街方位並不太難,與它幾步之遙就是東石港。從碼頭向東直走小段路,就到了西尾街。說它是街,其實不過是一條巷弄。和其他晉江老街巷一樣,狹窄、逼仄,和周圍其他巷弄盤根錯節地連成一片,混淆路人的方向感。在這裡,你可以隨時地看見女人們悠閉地坐在堂屋裡修著破損的漁網,一切都是這麼的悠然自在。很難想象,它曾經是東石鎮最熱最繁華的一條古街。

西尾街兩旁商鋪、房屋建築,都是紅破石建成的老屋,動輒就有三百餘年的歷史,而最晚的也有百年之久。而今那些古老的商鋪貨桟,因生意蕭條相當部分已經倒塌。

記《福建晉江東石舊街行》

東石街的興起為什麼西尾街最早?這應該說得益於大自然的恩賜。在西尾街臨海處有一大片天然的大礁石,並直伸入海中,俗名“石蛇尾”。臨水處陡立如壁,大船靠上石坪,搭上跳板,人貨可以自由上下船。這天然的古渡頭沿用了近千年,據《西山雜誌》記載:三國孫權黃武元年(220年),東吳派陳時往交州(今越南河內)任職,途中遇颱風避泊於龍江澳(東石港古稱)。至唐宋兩代,東石港開始興盛,尤其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一躍成為“梯航萬國”的東方第一大港”起點,作為泉州三灣十二港之一的東石港,海交貿易盛極一時。各船隊來往於東南亞各國。東石唯一的古渡頭,所載運的貨物,往北航“糖去棉花來”;往南洋國載去茶葉、絲綢、陶瓷、石柱、石碑、竹器等,換來香料,優質木材等,出現了“舟泊如蟻”“商賈雲集”的景象,擁有古渡頭的西尾街自然先興盛起來。

隨著清實施的遷界、禁海,西尾街也跟東石港一樣蕭條衰落。清末,廈門被定為通商口岸後,東石港便成為廈門港客、貨轉口之要港。

從近代起,東石及周邊一帶人們往海外謀生、經商日益增多,大多都從東石港出入。光緒戊戌年(1898年),東石便有小火輪川走廈門,1932年陳清機發動愛國華僑創建鋼筋水泥結構的東石碼頭,加上安東公路和石東公路通行,東石更繁榮了。由於客貨多,小火輪發展很快,先後有“江寧”“後海”“飛鳳”“飛安”“尚鵬”“萬美”“凱旋”“順興”“順安”“僑光”“駕鰲”“南川”等。每日有4艘以上對開,那時泉州晉江到廈門沒有公路,而東石火輪不受潮

水漲退所限,可按時開航,4小時即可抵達廈門,所以西尾街可渭盛極一時。漁船、商船、糧米船在來往穿梭,海面桅檣林立,街道商號雲集,人流如織。西尾街有兩排店鋪,兩處相距不足200米,一排賣山珍,一排賣海味。同時還有藥店、醫館、照相館、客棧、典當、銀行郵政、粿炊店,打金銀首飾店等應有盡有。每天都有來自晉江、安溪、永春的南洋客。他們上船之前,習慣到西尾街溜一圈,到商號捎點紅菇、茶葉、陶瓷等土特產。街道繁榮,生意好做,吸引許多商人的眼光,他們投資開店,但原有地盤的逼仄,街道自然向東延伸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唐公街”“前頭街”“漁仔市”“沙堀街” .....

東石面海,地少人多。故東石人漂洋過海到異國謀生,留下來的靠航船、跑碼頭當挑夫(搬運工)或討雜海。因而就出現了漁行、漁市。西尾街較有代表性是“阿樂漁行”“漁行助”。 漁行是帶有服務性的,為買賣雙方做公道的介紹人、過稱,魚雜沒賣完可暫時寄漁行代賣,漁行主收取手續費。而西宅(今屬第三社區)的漁仔市是由討海人把所捕獲的魚蝦類擺在漁仔市場上自行買賣而得名。

東石舊街的另一特色是杉行打鐵店多,因為東石港不但是避風良港,還有許多好垵澳,所以修造船廠就有玉記、周厝、石墓口、後湖堀等多個造船廠,造船需要杉木鐵器很多。杉行老闆利用航運發達賺取差價,如可作船桅的長材和船舵、船錨的優質硬木都很好賺。一支10多米的船桅在新加坡進價只要幾百元,運回東石可買幾千元,所以杉行生意很興隆。

記《福建晉江東石舊街行》

(二)

在閩南一帶,臨海的地方宮廟多座,這也是東石舊街的另一特色。東石人們以海為生,包括到異國謀生,都離不開大海。這在早時因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出海安危難卜,所以不管漁民、商人和移民出海前都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形成每一角落都有宮廟。從西尾街到沙堀街就有媽祖、帝爺、帝君公、九龍三公以及各種神廟十多座,而且香火鼎盛。

具有800年曆史的媽祖宮是西尾街最大最興盛的宇廟,宮裡祀奉的媽祖娘,即是被世人稱為“航海保護神”的林默娘,東石出港的大小船隻都祀奉媽祖娘,傳說漁民在海上遇到風險,只要高呼“媽祖娘保佑”即能化險為夷。當地老人告訴我們,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到東石僱請當地舵手,也特意到媽祖宮敬拜一番,祈求遠航平安。而今的天后宮仍懸有一方朱熹寫的“帆檣織錦”匾額。這四字正好印證了西尾街的悠久與興盛。

記《福建晉江東石舊街行》

(三)

在西尾街北面的人街口,有個車站是構成西尾街的另一道風景線,過去人們要出門總會說:“去西尾車站坐車”。車站建於民國初期,由幾個在海外謀生賺到錢的東石人回鄉倡建。特地邀請留學英國的雷銓建築工程師設計的。車站佔地1500多平方米,土木結構的平屋,屋頂兩面斜坡式,窗戶上沿為木磚砌圓拱狀,中西合壁,極富歷史風貌。內設候車室、售票房、車場、貨棧、員工宿舍。這是東石歷史的第一個車站,其規模(包括碼頭)在全省居於一流的。上世紀30年代,每天有七輛大客車從這裡出發,往返安溪、晉江、石獅、泉州等地,為南洋客提供了交通便利,這個老車站為當時的客流和物資運輸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金廈兩島於1937年7月淪陷,日寇連日轟炸沿海輪船,所有輪船掩蔽在各個港口,當時國民黨軍隊第八十師二三九旅駐紮泉州,旅長是錢東亮,這年他帶領幾十個衛兵登上東石寨,巡視海防,見海天一色,江面廣闊,恐怕日寇派戰艦人侵,隨即下令強迫東石民眾,載運磚石裝人停靠在岸邊的幾艘輪船之中,再將輪船開到石井江入海口,將船鑿破沉下江底,防止敵艦人侵,結果沒有起到抗敵作用,反而造成海路堵塞。海運受阻,又因抗戰期間民生間敝,西尾街也就日漸冷清蕭條了。

記《福建晉江東石舊街行》

(四)

1935年,拓改沙堀街一事第一次被提上議程,東石愛國華僑和鄉中的有識之士自發組織“東石新街籌建會”。但抗日戰爭的爆發,拓改新街事宜被迫中止。

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海外華僑紛紛回東石投資辦廠經商,掀起了“回鄉投資熱”,東石的工廠、商業、航海業又繁榮發展,狹窄的沙堀街已承受不了急劇膨脹的人流量。1947年,東石海外僑胞又相繼回鄉探親、興辦實業,改建沙堀街再次被提到臺前,以歸僑為主的籌建會,如旅居馬來西亞的僑領蔡枇杷,蔡世柿、蔡尤榮及旅菲僑胞張炳煌等僑親組織“華僑投資公司”,規劃從西尾街直到沙堀街改造建成新式騎樓店鋪,得到海內外有識之士的熱烈擁護,但因地方勢力和地方觀念影響而擱置。1948年,鄉賢蔡尤穴、蔡枇杷、蔡崇德、蔡崇達等積極倡議帶動下,僑親與鄉賢同心協力,由旅馬工程師、歸僑蔡崇格規劃設計施工。街長百米,街面寬6米,兩側各有22間,共44間店面,上下兩層樓全部鋼筋水泥結構。樓下臨街店面營業,二樓住家。1949年,新街建成後,因店面新裝潢亮麗、街道寬暢、物資豐富,所以整個東石鎮的商貿生意全部集中到新街,生意非常興隆。因周圍人口密集,即使後來建成仁和大道,新街仍然異常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