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國酒茅臺·國之棟樑”2018希望工程圓夢行動 脫貧攻堅公益計劃啟動

“國酒茅臺·國之棟樑”2018希望工程圓夢行動 脫貧攻堅公益計劃啟動

8月25日,四川省涼山州,紅軍長征途經之地。“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2018脫貧攻堅公益計劃”新聞發佈會暨助學金髮放儀式在這裡舉行。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8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陳鳴明,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楊建軍,茅臺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卓瑪才讓,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劍,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塗妍,共青團貴州省委副巡視員唐生建,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劉會英,共青團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張榮,中共涼山州委副書記、州直機關工委書記陳忠義等領導參加活動。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8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

捐贈儀式上,當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向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頒發捐贈紀念牌,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楊建軍,茅臺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卓瑪才讓將一張1億元人民幣的捐贈支票,送到中國青基會理事長王劍、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塗妍和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劉會英的手上時,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茅臺集團表示,今年,茅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的偉大號召,決定繼續捐贈1億元用於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新生,同時,把資助重點向“三區三州”地區傾斜,更深入地投入精準扶貧。為繼續反哺家鄉,本年度資助額度中的一半,仍將用於資助一萬名貴州學子。

資助重點向“三區三州”傾斜

大美如畫的五彩涼山,群山巍峨,山川壯美,彝風浩蕩,文化古老。

作為黨中央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即:西藏、四川省藏區、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雲南怒江、甘肅臨夏等“三區三州”),這裡地處邊遠、山勢險峻,貧困程度深。

涼山是一個有著“彝海結盟”傳奇故事的紅色聖地,也是新時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就在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深入昭覺縣三岔河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幹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8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在致辭中指出,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古“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彝海結盟”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一頁。但受自然、社會、歷史等因素制約,特別大涼山彝區是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地區,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地區,所轄17縣市中11個民族聚居縣均為深度貧困縣,特別教育發展十分滯後,是涼山脫貧奔康“短板中的短板”。

林書成說,在中央、省的深切關懷下,涼山州始終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策,牢固樹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理念,強力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近六年來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資金75億元,千方百計保就學、補短板、夯基礎,全州各級各類學校達1573所、在校學生113.56萬,教育落後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變。特別是團中央、茅臺集團和社會各界心繫涼山,開展了一系列公益助學活動,幫助廣大貧困學子圓了讀書夢,用知識改變了命運,從根本上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8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

“沿著紅色歷史足跡,開展捐資活動,意義特別重大。在長征的歷史上,涼山和遵義,是中國革命最為重要的兩個節點,都是最為精彩的壯麗篇章。‘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彝海結盟’為紅軍北上抗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一次生動的歷史實踐和重大勝利。”選擇涼山作為今年脫貧攻堅公益計劃的起步之地,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在致辭中這樣表達:“我們沿著長征路線、循著革命先輩們的足跡,從遵義來到涼山舉辦助學活動,這本身就是對長征精神、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和弘揚,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衝刺階段,“三區三州”“三種人”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就在兩個月前,茅臺集團在雲南鎮雄赤水河源頭開展公益扶貧活動時,就已宣佈將對包括涼山在內的深度貧困地區,全面加大幫扶傾斜力度。

30年前,李保芳還在六盤水市工作期間,就曾到過西昌考察,那時候交通不發達,從西昌到宜賓,翻越大涼山,走了整整一天。當時,他對大涼山的印象,是非常明顯的貧窮落後。

“時隔30年,由於地理環境等原因,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涼山地區部分學生還在爬天梯上學。”再次踏足這片紅色熱土,李保芳感慨地說:“能在這個教育體系獨特、比較典型的地方,把助學金送到爬著天梯成長成才的寒門學子家門口,意義非凡。

據介紹,為響應中央號召,針對扶貧攻堅的“硬骨頭”,早日攻下來深度貧困地區這個難題,今年“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將調整幫扶重點,其重心向全國“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區適當傾斜;同時,茅臺與共青團組織攜手開展扶貧攻堅,聚焦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大學生;在三年公益計劃的第二年,不止資金資助,還向貧困家庭大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有效推進扶貧攻堅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落實教育扶貧,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從2012年開始,中國青基會與茅臺集團聯合33家省級青基會持續開展“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活動——茅臺集團每年向中國青基會捐款1億元人民幣,資助2萬名貧困學子,資助標準為每人一次性5000元。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8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

“青年人有夢追夢,我們幫助圓夢,抓住的是當下,面向的是未來。”中國青基會理事長王劍在致辭中說,今到涼山,聽到看到涼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戰略中取得可喜成就,深受鼓舞。按照團中央書記處關於支持“三區三州”統一部署,希望工程也將奮力而為、盡銳出戰,攜手茅臺集團對涼山州2018年度建檔立卡高考錄取大學新生實現全覆蓋資助。今年,希望工程多個項目對涼山州的公益支持將超過1000萬元。

王劍表示,中國青基會和各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一定一如既往,恪盡職守,嚴細管理,高效落實,保證資助到位,讓茅臺集團的拳拳愛心開花結果。

林書成表示,當前,涼山正處於決戰決勝深度貧困、同實現全面小康的攻堅衝刺期。這次“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2018脫貧攻堅公益計劃”覆蓋涼山所有貧困本科學子,充分體現了團中央和茅臺集團對涼山的特殊支持,將為涼培養出更多棟樑之才,為涼山脫貧奔康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七年公益路 十四萬學子情

2018年7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團中央新任領導班子成員時,就青年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總書記的談話,深刻地道出了青年一代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

8月25日,西昌邛海賓館國際會議中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持人李思思充滿深情的介紹中,記者瞭解到,“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持續開展7年。

7年來,茅臺集團累計捐款7.14億元,輻射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國鐵道系統,幫助14.28萬名來自農村貧寒家庭的莘莘學子順利走進大學校園,成為中國公益領域捐款數額最高、資助學生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公益項目。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8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脱贫攻坚公益计划启动

如今,越來越多的受助同學順利畢業,成為國家的賢才、社會的中堅、家庭的支柱。新聞發佈會上,茅臺集團、中國青基會授予已經大學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或繼續深造的5位優秀茅臺學子“棟樑獎”,意在鼓勵14餘萬名茅臺學子發奮圖強、立志成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與力量。

透過大屏幕上播放的《有夢,有未來》影像故事,大家看到了往屆優秀茅臺學子的夢想與堅持——

2012屆,王旭,四川大學。

家境無擇,奮鬥由己。如今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繼續深造的王旭,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

高考後,王旭被四川大學錄取,在“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資助下順利入學。連續5年,王旭都取得了專業第一的成績,獲得過兩次國家獎學金,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2017年,王旭以四川大學優秀畢業生的光榮稱號順利保研進入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國酒茅臺·國之棟樑”為王旭照亮了人生道路,她也一直想要將這份愛心和關愛傳遞下去。本科期間,王旭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比如“向陽花”作文批改活動,與貧困地區小學生一對一結對,建立書信來往,提高他們寫作水平;愛心100·愛心包裹勸募公益活動,走上街頭,為偏遠山區的孩子們勸募等。

2013屆,劉隨紅,上海理工大學。

在茅臺集團的資助下,劉隨紅順利進入上海理工大學學習,一年後,學習認真刻苦的他,進入13級機械工程“卓越工程師班”。本科期間,他還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並申請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兩項。

和許多其他“茅臺學子”一樣,劉隨紅也積極參與到在社會公益活動中:連續兩年參加上海市智力助殘“興家家教”活動,為兩個困難家庭兩名同學輔導功課;發起“為山區兒童獻愛心捐衣物”活動,為甘肅岷縣的紅崖小學的學生們送去溫暖。

2017年,劉隨紅被保送到上海大學機自學院快速製造中心,從事生物製造方面的研究。在生物3D打印人體組織器官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申請一項發明專利。

2014屆,沙九,中央民族大學。

出生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的沙九,是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高考狀元,同時也是迭部縣一所並不正規的補習班的老師。

被中央民族大學錄取後,沙九得到了茅臺集團的資助,不用再為自己的求學費用而擔心,便拿出了州政府和團縣委給他的獎勵和助學金,在假期之餘辦起了補習班,免費幫故鄉的貧困學生補習。如今,沙九輔導過的學生已經超過了2300人次,大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大學期間,沙九連續兩年專業成績排名第一,綜合考評成績排名第一。前後榮獲38項獎項,2017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

“天行健,諶諶企業定厚德載物,馳名中外;地勢坤,莘莘學子當自強不息,展翅翱翔……”都靈冬奧會亞軍獲得者、花樣滑冰運動員張丹、張昊,與涼山州民族中學春暉班學子一起合誦的《棟樑賦》,誦出了貧困學子在茅臺集團的資助下自強不息,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

“家貧子讀書,逆境出英才”,每個學子背後都肩負著家庭的希望與責任。涼山州民族中學2018屆畢業生吉咪海發,是一個來自四川省金陽縣的貧困學子。家中父母吃了沒文化的苦,即使家境貧困,仍執意讓她們七個兄弟姐妹都讀書。

雖然子女們都上學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但無疑也加重了這個貧困家庭的負擔。如今,在“國酒茅臺·國之棟樑”項目的資助下,吉咪海發不再為自己的學費擔心了。

“受助的學生都是好樣的。你們在困難的家庭環境下,發奮努力、刻苦讀書,成為象牙塔裡面的天之驕子。艱苦的成長經歷,也將是你們一生當中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大學四年,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成長階段。”李保芳代表茅臺3萬名員工表達了對受助學子的期待和祝願:“由衷地希望你們在未來的四年中,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始終保持吃苦耐勞的本色,珍惜時間、珍惜機會,認真學習,努力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成為真正的‘國之棟樑’。”

彰顯“大品牌大擔當”的茅臺責任

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委託,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公益研究中心和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的研究人員組成專業第三方團隊,現場發佈了“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項目評估報告。

第三方評估報告指出,在當前我國扶貧攻堅的戰略背景下,茅臺助學項目是企業聯合公益力量參與教育扶貧的重要實踐,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扶貧重要講話精神的典型案例。

據悉,此次評估選取樣本規模大、範圍廣,評估組深入了新疆、貴州、山西與江西4個省份、10個縣市、16所高校,其涵蓋了青基會、團委、受助學生、受助家庭等253個個案,回收有效問卷2600餘份。

評估團隊在深入調查後表示,“茅臺助學圓夢行動”在受益人選擇、資金遞送、公開透明等關鍵環節嚴謹細密,學生收款到位率為100%,有力地確保了項目運作過程的公正性,維護了“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這個全國品牌的整體公信力。

據介紹,從項目模式來看,“茅臺助學圓夢行動”有三大亮點:

首先,實現了“精準滴灌”,即不僅幫助貧困新生“從家門到校門”,而且還支持其渡過了“錄取通知到勤工助學”這個特殊的壓力期,因而社會效果實現最大化。

第二,是“無條件”的資助,即資助無附加條件,給了孩子們一個自我判斷的時間和自主選擇的機會,從而避免“交換心理”,讓感恩之情以最自然的狀態被激發。

第三,資助之外還開始了發展類服務,即通過支持實習、實踐、就業、創業來提升茅臺學子的發展能力,幫助學生及其家庭更好更快地擺脫貧困。

據瞭解,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大型公益活動開展以來,共青團中央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過問、親自關心,每一次助學金髮放儀式都有團中央的領導出席,貴州省委、省政府也將其視為與茅臺相稱的公益品牌來打造,使這項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大大提高。

“茅臺會將這個項目堅持做下去。”李保芳表示,這些年,茅臺一直堅持開展助學活動,除了“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外,還開展了“習酒•我的大學”“國酒人助學會”等系列幫扶活動。茅臺始終認為,對於扶貧來講,助學既扶今天,更扶明天,是來得最快、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扶貧。

幫助一名大學生,就等於幫助了一個家庭。從近幾年的情況看,茅臺在“國酒茅臺·國之棟樑”這項活動中資助的大學生,已經完成本科學業的有6萬人,他們的背後,是6萬戶貧困家庭。

李保芳表示,隨著這些孩子成長成才,進入社會之後,在改變自身命運的同時,一定會從根本上解決家庭脫貧問題,打破家庭的貧困代際傳遞,促進周邊貧困家庭轉變觀念,更加註重子女讀書教育,帶動一片群眾脫貧致富。

“將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受助學生順利畢業,成為國家的人才、社會的中堅、家庭的支柱。他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幫助千萬家庭擺脫貧困。”李保芳在活動現場一再表態:“茅臺會堅持下去,把這件事做好。”

據悉,茅臺集團是行業內連續10年發佈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連年榮獲“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榮譽,還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等榮譽。

秉持著“大品牌大擔當”的社會責任觀,茅臺集團堅持在收穫發展帶來碩果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回饋社會,形成了一條獨具茅臺特色的企業發展可持續道路。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以來,茅臺共出資90億元用於捐資助學、興辦教育、扶貧濟困、義賑救災、環境保護、扶農興農以及支持地方政府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茅臺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即將步入千億時代,無論是單品銷量、品牌價值,還是企業市值,在全球釀酒業中,開始位居前列。

中國青基會理事長王劍指出,七年來,茅臺集團同中國青基會系統基於共同的價值理念,共同的責任擔當,不忘初心,一路同行,共同開展“國酒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在實踐中總結與完善,在創新中增效和提升,共同形成了公開、透明、科學、高效的資助管理工作規範;開拓了資助、實習、就業、創業接續扶助的棟樑之才培養渠道;探索了企業、公益、人才、脫貧有效結合的實施模式。這一項目的作用與效果已遠遠超出了資助數字的本身。

“茅臺集團七年愛的旅程,七年心的堅守,七年無私奉獻,七年驕人成就,充分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從我做起的踐行精神,成效有目共睹,襟懷堪為典範。茅臺集團的義舉必將載入中國公益史冊!”王劍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