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是2016年由馬雲公益基金會提出的,其核心的目標是發現並培養新一代具有優秀領導力的“鄉村教育家”。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去年獲得2017年馬雲鄉村校長計劃的校長總共有20位。在這20位鄉村校長中他們有的人親自揹著孩子過大山裡的小溪,有的人每隔兩個小時就在夜裡查一次寢室,有的人……他們在自己所在的鄉村裡傳遞著他們對於振興鄉村教育的熱情。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在農村生活過的大致都有相同的經歷:

我們村在2000年的時候才開始開設學前班和幼兒園。小編剛好趕上我們村第一屆學前班開班,當時的教室的光線不是很好,而且教室的地面也不是水泥地面而是土地面,坑坑窪窪的,教室的牆面也掉粉。教室裡也沒有桌子和椅子,每一排只有一個長的大凳子和6個小凳子。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小學二年級。由於當時的桌椅板凳比較破,班主任常常叫班級裡調皮搗蛋的為“爛板凳腿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教室裡的情況明顯改善了,地面不再坑坑窪窪,教室也寬敞明亮多了。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由於農村的師資力量有限,以前的語文和數學老師既可以教音樂也可以教美術。以前總想不明白為什麼語文和數學老師那麼能幹。以前農村的教育是大班制的,每個班有50到60個學生。等初中畢業之後能考上高中的只有一部分,考上高中之後能考上大學的就少之又少了。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中獲獎的幾個校長也分享了一些關於自己的鄉村教育故事。

鄉村的教育面臨的就是入學的學生比較少,高考的升學率不高和農村的教育方式落後的問題。農村的教育方式落後,除了體現在教學硬件設施不足之外,還體現在農村的教育觀念落後,“填鴨式”教育根深蒂固。小編上二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量超級的大,每個詞語,每篇課文都是幾十遍,幾十遍的抄寫。上有對策下有政策,我們在那個時候發明了用三支筆一起寫的寫作業方法,就是用膠帶把三支筆粘在一起,然後寫一次就等於寫了三次。那個時候,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自己寫的字自己不認識。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改變農村教育的現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在小編成長的過程中見證了農村教育取得的成就。如今,新課標和導學案走進了鄉村的教室,鄉村教育也開始提倡素質教育。馬雲在2017年鄉村校長計劃的頒獎中認為,幫助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是因人而教育。一位校長可以改變一座學校,一座學校可以改變一個鄉村,一個鄉村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因此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發展鄉村教育就是要找到一個有想法、有恆心的校長。

“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農村全面脫貧,發展鄉村教育是關鍵

你們村的教育模式有沒有改變呢?或者有沒有哪個老師或者校長給你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