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韓國舊影1972年,人口激增時期的漢城市


1960年代至1990年代,韓國經濟高速增長,漢城也從戰爭後的廢墟迅速恢復發展成為現代都市,並創造了漢江奇蹟。2005年1月19日,時任市長李明博宣佈漢城的中文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並正式向中國方面要求協助改名。

朝鮮太祖五年(1396年)首築漢城都城。漢城城牆為石築,周圍一萬四千九百三十五步,以周尺量之,為八萬九千六百十尺;以裡作之,為四十一里一百七十五步。高四十尺二寸,女堞四千六百六十四,雉城六處,曲城一處,城廊七十五所。

朝鮮王朝前期的都城只包括漢江以北的部分,所以被稱為漢陽。當時漢陽的人口為11—12萬。壬辰倭亂之後,人口曾經減少到4萬以下。城外為四軍門防禦區。環繞城市的四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城內中心部分,按網格狀進行區域分隔和道路劃分,但是城內大部分地區的道路都是隨地勢迂迴曲折的,而且有很多死衚衕。這是和中國的都城不同的。

漢城還有招待中國使臣的慕華館、招待日本琉球諸國使臣及諸島倭人的東平館和招待女真之來朝者的北平館。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後,對京城的市政建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更。日本在京城市內興建了一批建築,如京城市政廳、朝鮮銀行、京城帝國大學、本町商業區等。1922年,朝鮮總督府將社稷壇改為公園,1925年修建了“京城駅”。

1945年光復後,從京城改稱為韓語固有詞서울,因為沒有對應的朝鮮漢字,中文使用者沿用了李朝時期的漢字名稱“漢城”來稱呼該市。

韓戰後,民眾紛紛前往漢城求生。漢城在此時的人口開始激增,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居住需要,當時的韓國政府決定開發連接漢城及周邊地區的公路。自1960年代開始,漢城江北的高樓大廈有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改變了漢城原來的面貌。

經歷了1968年朝鮮偷襲青瓦臺、1970年代的學運等事件。由於開始經濟振興,特別是舉辦奧運會之後,漢城已經發展成為橫跨漢江兩岸、擁有多個副都心和一千多萬人口的大型世界級城市。【韓國漢城,1972年。攝影:尼克·德沃爾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