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較少民族探祕之基諾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經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其餘散居於基諾鄉四鄰山區。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

有關基諾人最早的記錄為明末清初,因基諾山地區盛產普洱茶故在此時有大量漢地商人來往,並藉此向推廣了相併的農業生產式藝。

清雍正七年,中央曾在此築有磚城,屯兵500,但後因癉氣甚惡故而裁撤,此後該地區以土司制度,設有攸樂土司後因該地區的傣族土司用武力對合合併統治。民國時期設有保甲長但多以傣人為頭目,故該地區有發生以基諾人為首的多民族暴動,後以車裡縣縣長撤職查辦,並免3年稅賦收局。

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鄉,其餘散居於基諾鄉四鄰山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基諾族人口數約為25000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普洱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無本民族文字。

基諾族男女皆自小戴大耳環,耳環眼很大,認為耳環眼的大小,代表著勤勞與否。基諾族男子的褲子寬大,白色無領外衣;女子挽發高髻,頭上戴三角形尖帽,身上背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種圖案,外著無領長袖外衣,下穿黑色紅邊的合縫裙子。基諾族喜歡穿自織的帶有藍紅黑色紋的布。


基諾族住房一般為幹欄式竹樓,茅草覆頂,多是一個小家庭住一竹樓,包括一 基諾族飲食個父系家庭的全部成員。房屋因經濟條件規模各有不同:單身漢、寡婦或較貧窮者多為一層的平房或小柱子的樓房,房屋較窄小;富裕人家多建大柱子的樓房,房屋間架較高,寬敞舒適。人住竹樓上,樓下養牲畜及堆放雜物。房屋一般建在較平坦、背風、距水源近,便於飼養豬雞牲畜,便於打掃衛生的地方。

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過去多靠刻木記事。

文化特點 基諾人,多以經營打鐵、竹篾編織、紡織、釀酒、木工等為主要勞動,同該地區其它民族一樂愛歌舞,所以相對多的保留有豐富的神話傳說、故事和詩歌。比較廣的有兩部《瑪黑和瑪妞》、《女始祖堯白》均為其的創世神話*。

基諾族婦女身材苗條,服裝剪裁得體,顏色協調,使人顯得既莊重又活潑。她們上身穿穿著藍、黃、紅、黑色無領對襟短開衫,開衫下部用紅、黃、綠、藍、黑、白布條拼成橫條花紋或繡少許圖案花紋,兩袖臂部、肘部及袖口都是對稱的各色條狀花紋;開衫裡面穿一件雞心形胸兜,有的上面裝飾著條紋花或繡花圖案,有的飾滿各種顏色的珠珠或各種形狀的銀飾品,胸兜閃閃發光,更使人容光煥發。

長髮長辮 補遠區的基諾族男子留長髮,編成一股長辮,有的長辮垂到腰部,纏黑布包頭,過去補遠寨基諾族的服裝與基諾山區的大致相同,現在則多穿漢式服裝。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上的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