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原唱歌手持续低迷,于创作型歌手而言究竟何处才是出路?

原唱歌手持续低迷,于创作型歌手而言究竟何处才是出路?

畅想未来,“立言”为证。

之前总是纠结自己要听的歌曲,在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陈奕迅、林宥嘉等著名歌手中进行选择。

但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了,歌单里依旧是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即便如此,依旧可以发现,在那些所谓的流行歌手中,原创歌手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宁愿沉醉在过去的歌声里,也不愿将就的委屈自己,坚持自己本心。

现在的原创歌手越来越少,不像以前打开各种选秀节目能看到各种抱着吉他唱着自己原创歌曲的小男生。

原唱歌手持续低迷,于创作型歌手而言究竟何处才是出路?

这不仅是歌手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追逐利益的必然结果。

首先原创歌手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无人问津时怎样坚持创作下去。

很多人会发现,类似于宋冬野这样的人很多,拥有才华,却不一定会在网络上走红,对宋冬野而言,如果不是因为当初左立参加选秀节目,翻唱了他的《董小姐》,也许现在他仍旧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原创歌手。

人也只有在生活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事物,否则很有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原唱歌手持续低迷,于创作型歌手而言究竟何处才是出路?

另外,即便可以坚持,也不一定会成功,人气在原创的道路上同样很重要。

在唱片公司从全局考虑将你的创作交给别人之后,你又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原创呢?

倒不如随波逐流,拥有名气有了自己的粉丝,公司也会帮你想法设法出歌?这对于歌手其实已经走上了歪路。

去注重自己的名气和粉丝,而忽略了作品的重要性,一个好作品仅仅是开端,却不一定就能获得名利双收。

原唱歌手持续低迷,于创作型歌手而言究竟何处才是出路?

比如薛之谦以前歌曲走红了数次,但依旧无人问津,“歌红人不红”一直是老薛心里的痛,但参加综艺节目之后迅速走红,并尝试当主持人,这之间的反差可想而知。

其中的选择也不言而喻,不是薛之谦选择往综艺发展,而是观众和粉丝逼着他这样发展。

虽然明星多元化发展无可厚非,因为总比没了名气成为“过气的歌手”要强。

种种原因导致原创歌手的道路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还没开始就选择了放弃。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使然,现在的歌手想靠唱歌变成周杰伦和张学友之类的天王太难。

这是时代造成的,那么如果这个社会现象不改变,原创歌手为了生存,都会慢慢转行,那么原创歌手的减少也成为了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