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上海爺叔 路明老師發表在《文匯報》筆會上的《打相打》立刻引來熱烈圍觀。要說寫上海的煙火氣,路明老師絕對是個高手。

一篇短文把上海人的形象,上海人的性格,以及這種形象和性格,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老師點的表現,寫得活靈活現,堪稱精妙。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猜猜看看這是上海哪裡?


《打 相 打》 BY 路明

上海人打相打,講出去,別人要笑的。

有各種段子調侃上海男人“軟”,光動口不動手。

東北人開打前,一個說,“你瞅啥”,另一個說,“瞅你咋地”,翻譯成上海話——“看啥看啦,戳氣!”“看看麼哪能啦,死腔!”分分鐘可以歪轉成打情罵俏,但實情應該是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避免兩敗俱傷。

有個相聲,講兩個上海男人要打架,動手之前,先問三聲,“周家嘴路毛豆認得吧”,“新華醫院長腳認得吧”,“打虎山路胖胖認得吧”。對方若是識趣,說一聲認得,哪怕是假裝認得,立馬可以勾肩搭背,化干戈為玉帛,“搞啥搞啦”,“兄弟呀”。

其實,翻開近代史,上海人是作風極為剽悍的一個族群。不說小刀會精武門,也不說青洪幫三大亨。十年動亂期間,“工總司”、“上體司”、各大兵團、造反派司令部,請來山東籍、蘇北籍民間拳師,教授武術,為一時之風氣,也是“革命鬥爭”的需要。

工廠空地、弄堂前後,就地演練。長拳、形意拳、擒拿術、蒙古式摔跤……一堆小青年,汗流浹背,日練夜練,凝固成一段荒唐記憶,是上海版的血色浪漫。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1983年,上海人民公園打太極拳的陣容

之後,工廠子弟、社會青年、各地移民後裔……割據一方。普陀 “三灣一弄”;閘北太陽山路;虹口虹鎮老街;楊浦定海橋、控江路、通北路;寶山月浦;長寧三涇廟……均赫赫有名。

楊浦區工廠眾多,總體戰鬥力勝一籌。“閘北流氓,虹口黑道,儕不如楊浦工人階級的拳頭硬。”《繁花》第十三章,高郎橋的馬頭說,“普陀大自鳴鐘地區的人,哪裡可以跟大楊浦對開,根本不配模子的。”

我把這段話發給普陀道上的朋友,曾經的“曹楊七匹狼”,良久,朋友回覆兩個字——胸悶。

那時的上海,屋瓦層層疊疊,弄堂密密匝匝。沿街的菸紙店是天然的交通站加橋頭堡,一旦有情況,老闆眼皮一抬,信號一發,弄堂深處奔出十幾個愣頭青來。

外界稱呼“混混”、“阿飛”、“流氓”,街坊鄰居眼中,這些從小看著長大的後生,更像是看家護院的子弟兵。

上海灘只有流氓,沒有地痞,再怎麼狠三狠四、吆五喝六,魚肉鄉里的事情不做的。有本事,到外頭去打。

定海橋的老住戶至今記得,那一回,“通北路來了三十幾號人。聽到自家小囡喊被人家打了,大人就出來幫忙。鐵門一關,阿姨媽媽抄起拖把就上了。”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八十年代《霍元甲》《少林寺》《上海灘》風靡之時,到處可見弄堂小赤佬,光著膀子練俯臥撐

八十年代民風尚武,《霍元甲》《少林寺》《上海灘》風靡之時,到處可見弄堂小赤佬,光著膀子練俯臥撐。工廠普遍接私活,自制啞鈴、槓鈴、拉力器。

舅舅十七八歲,血氣方剛,天天在陽臺上舉啞鈴。曾外祖母叫,不要練了,人本來就不高,再練就成“僵瓜”了。

舅舅又在牆上釘一刀草紙,學著電視裡霍元甲的樣子,練拳頭。草紙打穿,扔掉一半,剩下的,偷偷混進草紙簍。

那時候,草紙由單位按月發放,是重要的生活物資。有一天,外公解完手揩屁股,摸出一張,手感不對。又摸出一張。外公氣極,把舅舅一把揪起,辣霍霍一頓生活,讓後生見識了老一輩工人階級的力量。

那是個崇尚陽剛與力量的時代,“四眼狗”不吃香,“中性美”沒市場,女孩普遍迷戀高倉健那樣的硬派小生。

舅舅時常帶幾處傷回家,曾外祖母一邊罵,一邊偷偷抹眼淚。在小赤佬眼中,為女人打架,是無上的榮光;若是不幸(或有幸)掛了彩,等於攻打娘子關負的傷,是不計入檔案的功勳,要經常拿出來誇耀的。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放學了,男孩子勿用趕回去做作業,一幫子鬥雞、打彈子、刮香菸牌子......勿到天黑,伊拉是不肯收兵額

九十年代,上海人見識了知識和資本的力量。當年弄堂裡死讀書的呆子,混得風生水起。

“分挺不挺”,取代“拳頭硬不硬”,成為男人成功的新標準。幾場“颱風”一刮,大佬們要麼關進白茅嶺,要麼金盆洗手,退隱江湖。跟隨大佬吃香喝辣的一彪人馬,漸漸淪為癟三。

“世道變了”。家長開始狠抓子女學習,學奧數,練口語,考名校,進外企,是康莊大道。再往後,是大規模的拆遷和造樓運動。昔日“三灣一弄”的地盤上,建起密不透風的兩灣城,大普陀的赫赫威名成為記憶。

幾年前,虹鎮老街拆遷。據說,老街地塊將被打造成“北外灘高端生活社區”。老阿飛們拿了拆遷款,不知散入何處。一個時代就此結束。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八十年代的上海街道

福佑路上專映新聞紀錄片的文化電影院,只有120個座位,堪稱迷你。規模比較大的紅旗新聞電影院(中百一店對面)也專映各類新聞紀錄片、科教片。這兩家在南京路商業圈和豫園商業圈改造中都被改造掉了。

一個地方的血性,一般來講,和年輕人的比例正相關。上海自開埠以來,來自蘇州、紹興、寧波、蕭山、蘇北、山東各地的年輕人源源不斷湧入。各種方言和拳頭,激烈碰撞、爭鬥、此消彼長、你死我活。

棚戶區,滾地龍,最卑賤的地方,有著最旺盛的生命力。小米粥,大饅頭,豬頭肉,轉換成卡路里,輸出為戰鬥力。年輕人除了一身力氣,一無所有。這座城市,始終是喧囂的,嘈雜的,弱肉強食的。

直到“文革”,一聲令下,百萬青年下鄉。北火車站紅旗招展,汽笛一響,哭聲震天。城市像失血過多,於平靜中懈怠。唯有過年那幾天,火車站大包小包,家家排隊買肉,買帶魚,買限量供應的豆腐和花生糖,街面上短暫恢復生氣。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弄堂文化是上海文化的

領袖過世,知青返城,大學恢復招生。再後來,農民工大舉進城,資本湧入,“新上海人”落戶,上海再次成為不夜城。

不同於以往的是,這一次來的男青年,笑眯眯,斯斯文文,野心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人人步履匆匆,彷彿有幾個女朋友要哄,幾萬的按揭要還,幾百萬的項目要做,幾個億的融資要談。路上撞了腰、踩了腳,頂多回頭罵一句“神經病”,絕塵而去。打相打,有空哦。

如今,提起上海文化,彷彿就是老洋房、法租界、中西混搭的詞彙,翩翩佳公子,身著“比亞萊茲”式西裝,坐在紅房子裡,慢悠悠享用一份炸豬排,再來一客羅宋湯。我看,資產階級的精緻講究是精神遺產,無產階級的粗魯陽剛也該是精神遺產。

前幾年我在越南旅行,西貢街頭遭遇飛車黨。一輛摩托車從後方疾馳而來,眨眼間,身邊一女士的拎包被搶。同行的一位上海爺叔,眼疾手快,一把將飛賊從車上拽下。另一名飛賊上前助陣,爺叔一擋,一個過肩摔,瞬間解決戰鬥。

爺叔脫下襯衣,露出虯結的肌肉,擺個門戶,誰還要來?兩飛賊跌跌撞撞,扶起車落荒而逃。爺叔冷笑,當阿拉上海男人是吃素的麼。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上海真正的特產是爺叔。

都說上海女人嗲,其實,會撒嬌的女人到處都有,要我說,上海真正的特產是爺叔

六十多歲的爺叔,經歷過大起大落,見識過大風大浪,舉手投足腔調十足,夠噱,夠模子,夠扎勁。在他們身上,依稀能見到那個時代的鋒芒。

上海真正的特產——爺(ya)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