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0年的“核司令”——程开甲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祖父程敬斋,父亲程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早年从徽州到江苏吴江的盛泽经商,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

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0年的“核司令”——程开甲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程开甲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于是程开甲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

1941年,程开甲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受束星北相对论的启发完成并发表了"用等价原理计算水星近日点移动"。程开甲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用正则运动方程导出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完成"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这一成果由狄拉克推荐发表于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

1944年,程开甲完成了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英国学者李约瑟亲自对其修改送狄拉克,狄拉克"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的回信使文章终未发表,这也成为一件憾事,因为以后外国人一个重要实验获得了1979年度诺贝尔奖,其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程开甲还和王淦昌合作研究,撰写了五维场的论文。1945年,在李约瑟先生的推荐下,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他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开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0年的“核司令”——程开甲

程开甲(后左一),玻恩(前右一)

程开甲彼时所处的时代,日本侵华,大好河山被日本铁蹄践踏。在浙大求学时,浙江大学为了躲避日军的炮火,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换了7个地方,被称为“流亡的大学”。这份悲愤和苦楚,程开甲至今仍刻骨铭心。

到英国留学后,国家贫困落后受欺负,身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也备受歧视,但只能暗自承受。他明白,这个世界只有拳头硬的人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话,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连尊严都不配拥有。

直到有一天,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希望!

“那是4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苏格兰出差,看电影新闻片时,看到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看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我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腰杆也挺得直直的。中国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但现在开始变了。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这是60多年后程开甲老人的讲述。在他的记忆里,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对于他而言,这是一辈子都不会磨灭的回忆。

1950年8月,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购买了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回国后最初的十年,是日子平静的十年。他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物理系,程开甲协助施士元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固体物理教材《固体物理学》,对我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年,程开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参加搞原子弹的研制,分管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大块工作。从此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工作二十多年。1960年-1962年期间,程开甲仍兼任南京大学教授,为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此后,他消失了。就如同所有消失的“两弹元勋”科学家一样,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西北荒无人迹的荒漠上,从此消失20余年。

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0年的“核司令”——程开甲

程开甲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在20多年中主持决策、直接从事核试验及测试的全局技术工作和研究,解决了许多具体关键技术问题,使核试验成为原子弹的设计、改进和武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程开甲设计的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程开甲就根据周总理的询问,提出并一再坚持向地下核试验方式的决策性转变,对武器水平的提高和试验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程开甲成功地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程开甲创立中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理论和效应研究,主持、参与和指导核爆炸效应的全面总结,为核武器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为程开甲是"核司令"。

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0年的“核司令”——程开甲

前排左起:郭永怀、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亚、程开甲; 前排右起:邓稼先、陈能宽、王大珩、姚桐斌

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请记住这些人:

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0年的“核司令”——程开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