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哪個經濟實力更強?

JohnsonWangzx


蒙古國的經濟實力,只相當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縣!這個差距你說大不大?

蒙古國2017年GDP是122億美元,內蒙古的gdp則高達17831億美元,是蒙古國的100多倍!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地級市)gdp就達到8000億美元,內蒙古的準格爾旗(相當於縣)gdp達到1143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165億美元,也是妥妥的碾壓蒙古國!

為什麼內蒙古比蒙古國發達這麼多?

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1,歷史原因。

歷史上看,內蒙古稱為漠南地區,外蒙古稱為漠北地區,中間的大漠是天然的阻隔。通常來說,北方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力量強大了就到漠南發展威脅中原,力量弱小了,就北遁漠北,休養生息。

今天的內蒙古包頭地區,歷史上一直就是遊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爭奪前線,叫做河套地區或者河南地。秦朝的蒙恬北擊匈奴取得河套地區,一戰就壓制住了匈奴發展。漢朝衛青發動河南之戰,佔領河套,取得牛羊百萬頭,匈奴幾十年的積蓄毀於一旦,從此漢匈戰爭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今天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歷史上一直是遊牧民族的“龍興之地”。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後來成為南北朝的北朝。宋金時期,蒙古佔領呼倫貝爾大草原後,實力大增,成為最後一個輝煌的遊牧民族,建立起地跨亞歐大陸的大帝國 !

2,民族原因。

民族結構上看,蒙古國蒙古族是主體民族,佔78.8%。另有哈薩克人佔5.9%,其他圖瓦族,俄羅斯族所佔比例更小。

我們的內蒙古自治區,生活著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漢族、滿族、回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朝鮮族、錫伯族、土家族、東鄉族、苗族等5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佔80%,蒙古族422.6萬佔到16%,人口在10萬以上的有回族和滿族。

內蒙古是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典範。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等民族在這個大家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才有了內蒙古今天的發達狀況。

內蒙古最發達的地方是鄂爾多斯市,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GDP達到3579.81億元,這裡人均gdp已經173046元,超過北京超過香港,說他是中國的迪拜都不是誇張。

3,人口原因。

蒙古國人口在2015年突破300萬,土地面積15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

內蒙古自治區2504.8萬人,土地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這樣的領土和人口,放在哪裡都是中等國家的水平。

面積略小於蒙古國,人口是蒙古國的8倍以上,這就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最大優勢。“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內蒙古背靠強大的中國,東部距離京津冀和東北工業基地都很大,地緣優勢很明顯。

很多人以直報怨中國人太多,實際上,沒有人,就沒有經濟發展。眾多的人口可以催生創新,因為他有很大的市場。有的小企業只需要幾十萬客戶就能養活,在人口上千萬的大城市中,只要有創新點,只要能解決市場痛點,就能獲得快速成功。共享單車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這才是蒙古的黃金家族!)

end!


歷史知事


四年前,從二連浩特乘火車抵達烏蘭巴托。首都看起來還是座城市的樣子,因為有外國使館,但是在城市邊緣地帶感受到首都是城鄉集合體。一個星期後,乘前蘇聯式麵包車用了二天一夜,跑完一千二百公里抵達戈壁阿爾泰省,省會阿爾泰一遍平房與稀拉拉土房和蒙古包,偶見幾座兩三層小樓,中心區有幾條不足三公里兩車水泥路面,其它均為土路,看起來不如我們鄉村小鎮的市貌建設,最令人不解的是,省會城市只有一個吃水的水源站,有一專人管水閥,人車馬車各樣式水桶排隊接水,其城級別相當我們省級,公安廳長常與我們在蒙古包裡喝酒,我拌的捲心菜廳長說老婆愛吃,之後每次來都帶走一大盆拌好的捲心菜。學校免費的,小學男生西服領帶,女生黑白色揹帶連衣裙,學校供牛奶喝。超市大多進口灌頭、巧克力等,疏菜四樣,土豆、胡蘿蔔、圓蔥、捲心菜,看上去並不新鮮,周曰超市關門休息。精神思想自由的成年人,酒加夢不停喝,大多是40度勾兌白酒,羊肉與麵粉是主要生活品。政治十分自由化,三人以上可申請黨派,一切夢想都在酒裡實現,酒後不見了!電臺黃金時段鏗鏘有力地播放成吉思汗的詩歌朗誦,聽著感覺如朝鮮播音式。我所見所聞的,還有很多,不寫了。


手機用戶52184308331


這個很明顯吧,當然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實力更強,而且是碾壓蒙古國,咱一條一條說。

從人口和麵積上看,蒙古國面積1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300多萬人;內蒙古自治區118多萬平方公里,人口2300餘萬人。內蒙古雖然面積小於蒙古國,但人口卻是他的7倍多,碾壓。

從地理條件上看,蒙古國是內陸國家,絕大多數地形為戈壁和草原,耕地面積極小,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只適合從事畜牧業。內蒙古的條件要好得多,緯度和氣候更適宜生產生活。而且耕地面積排名全國第四,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畜牧業也很發達。


從礦產資源上看,蒙古國別看地方不好,但資源豐富,黃金、煤礦、石油儲量巨大,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和運輸條件,開採程度很低。內蒙古是我國資源大省,煤礦資源尤其豐富。


說了這麼多,最後說硬指標吧。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的GDP為1.81萬億元,人均GDP為7萬多元。蒙古國GDP為705億元,人均GDP為2.2萬元。GDP總量內蒙古是蒙古國的25倍,人均GDP為3倍多。25個蒙古國才抵得上一個內蒙古自治區!這差距,不要太大。


石頭說歷史


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實力比蒙古強

下圖是2007~2016年蒙古國GDP情況

2016年蒙古國GDP111.83億美元,約合715億人民幣。

下圖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2016年經濟數據:




2016年我國內蒙古自治區GDP為18632億元,約是蒙古國的26倍。所以在經濟總量上,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經濟總量比內蒙古自治區的巴彥淖爾市還要小。

蒙古國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是一個內陸國,陸地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2萬,地廣人稀。主要支柱產業是礦業和農牧業。近年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降,蒙古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困難。


錦繡中源


內蒙古與蒙古國相比,在各個層面都是全面的領先

首先,內蒙古2018GDP接近18000億,蒙古國全國的經濟總量大概800多億人民幣,無論從經濟的多樣性發展,還是個體經濟的繁榮程度,蒙古國都是全方位的落後,而且近些年來經濟發展強烈依賴中國的供應,甚至向中國的貸款都未能如期歸還,只能通過農畜產品和礦產折價還債。



其次,內蒙古的人口總量2400多萬,蒙古國的全國人口300多萬,是內蒙古的六分之一。從人口數量上絕對領先外蒙古。


內蒙古生活著400多萬蒙古族,完整的保持著蒙古族的文化傳統,民族服飾,語言文字,內蒙古有許多蒙語授課的小初高學校,大學招生每年大量的低分錄取蒙古族學生,各項政策全方位的向蒙古族在內的少數民族傾斜,內蒙古是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模範示範區域。而且大量的蒙古族官員,學者,科技人才和工商業者分佈在各個領域。

蒙古國早些年由於大量的接受蘇聯的文化,所以大量的蒙古族傳統被俄化,甚至文字都做了與俄文同化的修改,每年有大量的蒙古族學生來到內蒙古的高校留學,接受教育。



近些年蒙中兩國的貿易越發的頻繁,內蒙古所有與蒙古國接壤的盟市都有與對外開放口岸,蒙古國是一個介於中俄之間的全面內陸國家,俄羅斯近些年的經濟每況愈下,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很難再照顧到遠東的蒙古國,所以蒙古國只能在經濟上依賴中國,雖然也出現過反華情緒,但滿足人民吃飽穿暖才是對一個國家政權最底線最起碼的要求。


安貝七和七


那當然是我內蒙古實力更強,而蒙古國,不僅現在經濟不強,未來發展上也不會太好。

內蒙現在國內生產總值2300億美元左右,而蒙古國則僅僅是115億美元,差著二十倍,這是現在的差距,未來的差距只比這個多,不比這個少,也就是說蒙古國未來發展也不咋地,為何?

其一,人口總量差距,蒙古國區區300萬人,內蒙則2500萬左右。我們可能過於強調人口多的危害,但是要知道人口太少那危害遠遠大於人口多。就蒙古這點人口,造成勞動力資源不足,市場狹小,也就資源還可以,所以蒙古國至今主要產業就是出賣煤鐵這些能源,單靠這些,實現大發展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外蒙沒有發展腹地,而內蒙的以整個國家為腹地,各種人才、資源和技術獲得上更加方便。沒有腹地依託的蒙古肯定比不上我們的內蒙。

第三,蒙古過於親俄,俄羅斯本身經濟不咋滴,還對親近者總是各種控制,蒙古跟著這樣的國家,好不到哪去。同時,嘴上說重視南邊國家,但是總是在實際行動中拒人於千里之外,南部大國就是想拉他一把,也不可能。如此,怎麼發展?靠掉餡餅?


北玄武


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哪個經濟實力更強?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可問的,因為無論是經濟總量不是人均GDP,這兩個經濟體其實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蒙古國與內蒙古經濟實力對比

先上一組數字,來說明內蒙古與蒙古國的經濟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在2017年,根據幾大國際組織的統計數字,蒙古國的經濟總量基本都在110億美元左右,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結果是108億美元,世界銀行的計算結果是115億美元,而聯合國的計算數字則是120億美元。

蒙古國地圖

不知道大家聽到這幾個數字是什麼感覺,也許有些朋友感覺也不算太少。但如果跟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總量比一下,這個差距就一下子能體現出來了。根據我國的統計數字,內蒙古自治區在2017年的經濟總量達到18800多億元,即使按今天比較低的匯率計算,也達到了2700多億美元,是蒙古國經濟總量的25倍左右。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景

當然內蒙古的經濟總量遠遠大於蒙古國也很正常,因為本身內蒙古的人口數量就要遠遠大於蒙古國。到2017年,內蒙古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528萬人,而蒙古國的人口則在2015年剛剛達到300萬,而有些國際統計數字則認為該國人口仍然只有270萬人左右。所以即使按300萬計算,蒙古國的人口也只有內蒙古的八分之一左右。

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景


而即使考慮到人口的巨大差別,按人均GDP來衡量內蒙古和蒙古國的經濟實力,雙方的差距也仍然非常大。比如在2017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三大國際組織的計算,蒙古國的人均GDP分別只有3640美元、3735美元和3686美元。而內蒙古的人均GDP則已經達到63698元,按最新匯率轉換成美元之後也已經達到9304美元,比蒙古國的兩倍還多不少。所以從整體上看,無論從GDP總量還是人均GDP的角度來看,蒙古國和內蒙古都完全不處在同一檔次之上。

位於內蒙古境內的昭君墓

蒙古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

蒙古國原來屬於蘇聯東歐集團的一員,在經濟上也曾高度依賴蘇聯東歐集團。但在蘇東劇變之後,蒙古國的整個經濟和社會狀況也都受到了極大衝擊,甚至在很多方面所受到的衝擊比俄羅斯本身還大。其中最明顯的一點體現在人口出生率方面,蒙古國的人口在蘇東集團鼎盛時的1970年代曾經達到每名婦女生育7.33個嬰兒,但在蘇東劇變之後,蒙古國經濟迅速惡化,社會蕭條,導致其人口出生率也出現驟降,到21世紀初甚至降到了2.1,最近這幾年其出生率雖然出現了一點回升,但也只有2.2左右。從這個出生率驟降的過程,也可以看到其國內經濟在蘇東劇變之後經歷的困難。

蒙古國普通牧民的住所

因此直到現在,蒙古國的經濟在世界上整體仍然屬於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由於該國人口稀少,導致其經濟總量在全球的排名只是排在132位左右,而即使在人均GDP方面,蒙古國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只是在115位左右,所以無論是在經濟總量方面還是在人均GDP方面,蒙古國都是在世界上比較落後的國家。

而且蒙古國的貧富差距極其懸殊,因此其普通國民的生活水平其實比GDP數字所反映的還要差不少。蒙古國的經濟基本完全依賴傳統的遊牧經濟和新興的礦產經濟,在2009年到2013年之間,蒙古國的礦產領域曾經獲得大量國際投資,促進其經濟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但由於其國內極其嚴重的貧富差距,而且整體教育水平相對比較低,所以這種經濟增長並沒有創造出惠及更多普通國民的工作機會,對普通國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很小。

也正因為那幾年的經濟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海外投資,因此其基礎也非常不牢固,以至於在2013年之後,蒙古國的經濟高速增長迅速結束,甚至連續三年出現了負增長。使其經濟狀況迅速惡化。


由於蒙古國內陸國的劣勢及其整體較為單一的經濟結構,再加上其國內高度腐敗的政治體系和相對較低的教育水平,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蒙古國想要徹底改變目前在世界上經濟比較落後的局面恐怕並不容易。


桃花石雜談


蒙古國位於亞洲,我國和俄羅斯之間,屬於內陸國。

國土面積為1,564,11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佔全國總人口的45%。人口約302.7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



2017年蒙古國GDP約為136.9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為856.19億元,世界排名118位。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省級行政單位,首府為呼和浩特,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全國總面積的12.3%;人口為2520萬。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GDP為16103.17億元人民幣,增長速度為4%。
通過兩者GDP相互比較,內蒙古自治區是蒙古國的18.81倍。二者相差懸殊,根本不在同一檔次。喜歡我的觀點請關注點贊,謝謝!


養車智多星


對於蒙古國很多人會把它和內蒙古混淆,但其實蒙古國現在和中國一樣都是主權國家,是平等的關係,只不過曾經是屬於中國的,那麼蒙古國和內蒙古自治區這兩個相鄰名字又相似的地方哪個經濟實力會更強呢?

蒙古國是在清朝滅亡後宣佈獨立的,但未得到國際承認,直到1921年在蘇聯的控制下獨立,而如今卻慢慢的被俄羅斯所同化,但國內經濟,生活卻大不如從前了。

在2017年,根據幾大國際組織的統計數字,蒙古國的經濟總量基本都在110億美元左右,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結果是108億美元,世界銀行的計算結果是115億美元,而聯合國的計算數字則是120億美元。

而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部邊疆,首府呼和浩特,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也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根據我國的統計數字,內蒙古自治區在2017年的經濟總量達到18800多億元,即使按今天比較低的匯率計算,也達到了2700多億美元,是蒙古國經濟總量的25倍左右。

這樣一看來,蒙古國的經濟和內蒙古自治區完全沒法比較。

蒙古國人口稀少

蒙古國面積約156.6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9,相當於3個法國,4個日本,5個德國,15個韓國。

但它人口只有296萬人,每平方千米只有1.76人,屬於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主權國家,同時沙漠戈壁多,氣候條件惡劣,大部分地方不適宜人居住。

所以內蒙古的經濟總量遠遠大於蒙古國也很正常,因為2017年,內蒙古的人口已經達到了2528萬人,所以即使蒙古國人口按300萬計算,蒙古國的人口也只有內蒙古的八分之一左右。

用人均GDP比較更為公平

按人均GDP來衡量內蒙古和蒙古國的經濟實力,雙方的差距也仍然非常大。

在2017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三大國際組織的計算,蒙古國的人均GDP分別只有3640美元、3735美元和3686美元。而內蒙古的人均GDP則已經達到63698元,按最新匯率轉換成美元之後也已經達到9304美元,比蒙古國的兩倍還多不少。

所以從整體上看,無論從GDP總量還是人均GDP的角度來看,蒙古國和內蒙古都完全不處在同一檔次之上。

蒙古國的經濟在世界上整體仍然屬於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其經濟總量在全球的排名只是排在132位左右,而即使在人均GDP方面,蒙古國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只是在115位左右。所以無論是在經濟總量方面還是在人均GDP方面,蒙古國都是在世界上比較落後的國家。


金十數據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吳苡婷


從各種數據資料看,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實力要強於蒙古國。


蒙古國的領土在歷史上的很長時間內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蒙古國的國土面積約為156.65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萬,真正的地廣人稀,那裡冬天的氣候異常寒冷,蒙古國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畜牧業和礦產業。蒙古國的牧民們主要飼養羊、牛、馬、駱駝,牲畜總量在4000萬頭以上,礦產業主要包括銅礦、金礦、煤礦、石油等,其中黃金儲量高達3400噸,銀礦儲量7000噸,煤礦總量3000億噸,礦產資源非常豐富。而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面積為118.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500萬,其稀土金屬儲量居全球第一,森林和草原資源相當豐富,農業、工業和建築業比較發達,旅遊業也快速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6年蒙古國的GDP總量大約為11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715億元。中國改革開放後,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總量不斷攀升,根據中國各省市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GDP總量大約為18632億,自治區的人均GDP超過了我國目前的平均水平。內蒙古自治區是目前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省市之一。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總量是蒙古國的26倍,其中內蒙古最富裕的縣準格爾旗2016年的GDP總量是1143億,已經超過一個蒙古國的GDP總量。所以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實力可以說是遠遠高於蒙古國。人民富裕程度也遠遠高於蒙古國。


近期,蒙古國提出要建立中俄蒙經濟走廊,要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相信未來蒙古國的經濟狀況會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