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歷史上的乾隆真的愛令妃嗎,魏瓔珞的努力究竟有沒有用?

靜心亦可


要分辨風流成性、好色無厭的陳弘曆愛不愛誰,或許本身就無從談起,不過,

從有關孝儀純皇后(令妃)的一些蛛絲馬跡的記錄,可以間接反映出她與乾隆帝之間的關係。

從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帝的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出生開始,46歲的乾隆帝此後的4子4女,除了1757年降生的皇八女(早殤無封號)是忻貴妃(時為忻嬪)戴佳氏(即《如懿傳》中的巴林·湄若)所生,1775年降生的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是惇妃汪氏所生,其他都是令妃(《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所生。

換句話說,從乾隆帝46歲到56歲,除了偶爾的1個以外,他的子女都是和令妃所生,從乾隆三十一年(1766)以後,乾隆帝沒有一個兒女出生,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才有後來嫁給和珅兒子豐紳殷德的固倫和孝公主誕生。

還有兩個信息可資參考:

第一,乾隆三十年(1765)

正月十五,乾隆帝南巡時,令貴妃隨駕而行;同年五月初十日,晉封為皇貴妃;六月十一日,行皇貴妃冊封禮,在乾隆帝繼皇后烏喇納喇氏被打入冷宮之後,乾隆帝沒有設立皇后一職,令皇貴妃實際上統攝六宮大事,代行皇后之職,是不折不扣的“蘭宮領袖”(乾隆帝輓詩中語)。

第二,魏佳氏的封號“令”對應的滿文為“mergen”,其含義是“聰明的,睿智的”,雖然封號嘉名本身都是好詞,但某種意義可以說明乾隆帝對魏佳氏相對比較好的觀感。

這一情形可以理解為乾隆帝萬千寵愛在一身,鍾情於令妃一人(《延禧攻略》觀眾大家喜歡就行);也可以理解為乾隆帝只留下了臨幸令妃的結晶(這當中是不是有令妃的佈局和心計?);到底是哪一種可能性,或許只能起弘曆於裕陵才能知道了。



談古論金


無論是在去年大火的《延禧攻略》的劇中,還是清朝的正史上,令妃最終都成為了後宮的大贏家。通過清史記載中對令妃的種種描述來看,乾隆可以說是很愛令妃的。

乾隆愛令妃的體現

首先令妃本是包衣出身,剛入宮的時候是侍候人的,可以說並非是正統的選秀出身。但是在她一開始受封時便是魏貴人,比正規選秀入宮的愉妃,也就是五阿哥的生母一開始受封的時候還要高出一個等級。同年又晉升為令嬪,然後又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被封為令妃,而此時,令妃還未生下過子女。相比之下,愉妃生下皇子五阿哥之後,才被封為愉嬪,比沒有生育過子女的令妃還要低一個等級。由此可見乾隆對令妃的寵愛非同一般。

其次,乾隆每次出巡,基本都要帶令妃一同出去,可以說是與令妃形影不離,即使是令妃懷孕或生下孩子沒多久,也要帶令妃一同出行。

再者,乾隆曾為令妃多次抬旗,並賞賜其父兄住宅土地。雖然生前沒有將其封為皇后,但一直讓其掌管後宮10年之久,行使皇后的權利。

最最重要的,乾隆與令妃一共生下了六個子女,還不包括有一個意外流產,也因此令妃成為清朝歷史上生下子女最後的嬪妃,而其他嬪妃,想要皇帝一面都難,可見乾隆對其之寵愛。

努力之謎

但乾隆之所以能夠對令妃如此寵愛,其實與令妃的努力並沒有多大關係,更多的是因為她的運氣。因為在乾隆心中,他最愛的始終是他的嫡妻富察皇后,在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十分悲痛。而根據留存下來的清宮畫像可以看出,令妃與富察皇后長相十分相似。不僅如此,令妃因為曾在富察皇后身邊時候,受富察皇后的影響,性情與其十分相似。由於令妃與富察皇后這種特殊的關係,讓乾隆感到十分親近,便將對富察皇后的情感和思念開始轉移到令妃身上,令妃才會如此受寵。

所以,令妃其實主要是由於富察皇后才能夠讓乾隆如此寵愛,與她本身的努力並沒有多大關係。若說努力,後宮女子為了爭寵,又有哪個不努力呢,可是最終還是隻有令妃勝出了,關於皇帝的寵愛,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的,關鍵還要看運氣和機緣。


兩半文化


延禧攻略有一句話我非常認同,皇帝大多都是有寵無愛的。要問乾隆是否真愛令妃,可能你要穿越一下,但是我儘量分析令妃受寵的原因。

1.肯定是因為容貌甚美。她出身正黃旗,乾隆六年左右作為宮女入宮,因此出身肯定不算特別高貴。但是乾隆十年被皇帝看重後就立馬封為貴人,同年晉嬪位。要知道當時許多滿軍旗出身的貴女如果不是非常受寵或者沒有子嗣都是無法有這麼高的位份的。何況令字本身就有極其美好的寓意。乾隆十三年(也就是容音小天使去世的那年)又晉了令妃,這種可怕的晉升速度真是寵妃中也不多見的,更可怕的是,此時她沒有任何的子嗣。(圖1為歷史畫像)

2.子嗣眾多。雖然乾隆二十一年才有了第一位公主,但此後的十多年裡,她先後產下四子二女,且每胎相隔時日不多,可見是十分受寵了。也就是在這一階段,她從令妃進階到貴妃,乃至皇貴妃。

3.生下的孩子得聖意。先有受寵的妃子才有得寵的兒子。在經歷了富察皇后去世,嫡子全都不幸先逝,繼後烏拉那拉氏短髮絕義後,乾隆終於迎來了寵妃的兒子,尤其是這位皇子還與他幼時相貌極為相似。後來永琰也十分聰慧,被乾隆屬意為太子。這時魏氏的榮寵已經到了極點。

魏氏去世後,乾隆為她抬旗成魏佳氏,又親定封號“孝儀純皇后”,喪儀也是比照皇后份例。

令妃一生不管是不是真愛,但是看著平生經歷,可見是當時背景下最幸運的女人了,乾隆一生妃嬪眾多,只有令妃可以算得上真正的“宮鬥冠軍”吧。








星聞劇能說


於正編寫古劇的最大特點就是大框架都和史實一致,就連劇中角色的名字,只要史書有明確記載的,也儘量不杜撰。除此之外的,一概自由發揮,儘量瞎編。

令妃是否受寵

《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懷疑魏瓔珞心有旁屬時,魏瓔珞說:女人只會為心愛的男人生小孩。一句話成功化解了一代大帝的醋心。

同樣道理,乾隆是否真愛令妃,數一數令妃一生為乾隆生了多少小孩就知道了。在以翻牌決定跟誰睡覺的大清皇宮裡,如果連侍寢的機會都沒有或很少,別說生皇嗣了,連懷孕的機會都沒有。

令妃(魏佳氏)一生所生兒女: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十四子永璐(四歲夭折),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皇十六子(也是僅四歲夭折),皇十七子永璘。

也就是說,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的這十年間,令妃先後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共六個小孩。就算在未實行計劃生育、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上世紀,這個生育數量也算是“高產”了,足見寵幸之隆。

令妃=魏瓔珞?

史書上,對於令妃只提到魏佳氏,其父是內管領魏清泰。通過選秀入宮,後成為乾隆的嬪妃。在世時最高位為貴妃,死後被乾隆追封為皇后。


魏瓔珞這個名字應該是於正杜撰的,或者那部野史有記載。選秀入宮、升嬪妃、貴妃,這些內容《延禧》倒是遵循了史實——也是就文章開頭提到的。

《延禧》居中多次提到魏瓔珞出生市井,這個也是對的。魏佳氏原本是黃旗滿洲包衣,後因受寵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也就是平民百姓被封了貴族)。

魏瓔珞的努力

《延禧》的前四十集,是清宮版的杜拉拉昇職記,從選秀入宮到成為皇后貼身大宮女,一路險象環生但均能化險為夷,聚集高智商、高情商及福爾摩斯於一身,瞎編成分太多,但吊足觀眾胃口。

富察皇后死後,魏瓔珞再次復仇(前一次復仇是為姐姐,這次是為主子),上演了“烏雞變鳳凰”的蛻變過程。先是變戲法博得皇太后歡心,接著接近乾隆,用盡了現在女人釣凱子的一切手段(吊胃口、若即若離、欲擒故縱等),終博皇帝心。

如果單就這些戲法,後三十集應該改成:釣仔攻略。所以說,魏瓔珞這些手段肯定有用,只是不知道史實中的魏佳氏是否有如此高超手藝。當然了,一個包衣女孩,除了相貌出眾,如果沒點真本事,很難在皇宮三千佳麗中脫穎而出並終成大業(兒子繼承大統)。


岑詮


令妃是乾隆的妃子,在清朝影視劇中從來沒有缺席過,其中影視形象最有名的是《還珠格格》裡的令妃,《延禧宮略》裡的魏瓔珞,以及即將播出的《如懿傳》裡的魏燕婉。

好了,現在回到《延禧宮略》中來一探究竟。令妃,這魏佳氏,父親內管領魏清泰,正黃旗包衣奴才。出身卑微的她,不能像八旗女子一樣,通過選秀入後宮。她只能通過內務府選入宮裡做宮女,是一路海選上來的,一開始很可能是皇后富察氏的宮女。乾隆因為寵愛富察皇后,愛屋及烏,也冊封魏瓔珞為妃嬪,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但皇上那麼多妃嬪,獨給魏瓔珞的寵愛是旁人所不及的。

其晉升速度無人能左右。魏瓔珞十三歲入宮,十九歲被封為貴人,同年晉升為嬪。三年後又被晉升為令妃,三十二歲榮升貴妃,三十八歲為皇貴妃。

所承皇恩龍寵之厚。乾隆二十一年到三十一年這十年間,魏佳氏連續為乾隆生育了六個孩子。

在她臨終前乾隆下旨將她整個家族抬旗,全家由包衣抬為滿洲鑲黃旗,這樣的抬旗恩典在整個乾隆年間只出現過兩次。

從以上幾點來看,皇上是愛令妃的,因為令妃出身卑微,皇上沒有必要用種種恩寵來籠絡家族,若不是愛,又是什麼呢?

而劇中的女主魏瓔珞一路見招拆招、打怪升級,獨立堅強、沉著冷靜、目標明確、步步為營,又怎麼不會成功呢?倘若放在現在職場社會,相比也是工資連連升級,月薪不下5萬吧。


東方國學


最近的《延禧攻略》讓令妃成了最火的後宮人物,想當年小君在看《還珠格格》時令妃還僅僅是個小綠葉,沒想到其背後竟有如此深的“功力”。

說乾隆愛不愛令妃,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咱們不是乾隆,而在清宮裡,皇帝或許也並不真正懂的“愛”到底是什麼。

乾隆對令妃,喜愛肯定是非常的,不信你們來看看令妃的“升職記”:

姓名:魏佳氏,應該不叫魏瓔珞

出身:正黃旗漢軍包衣出身

曾做過職業:推測做過富察皇后的宮女,因為在乾隆悼念富察皇后的詩中曾這樣寫過:“令妃當年由嫡後親自教養。”再結合她包衣的出身,想必一進宮應該是作為宮女。

晉升路徑:在史料中,一般不會寫后妃如何爭寵,所以我們也不能妄加揣測令妃如何由宮女一躍成為王的女人,但她的晉升路徑可是白紙黑字寫清楚的: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

同年,晉封為令嬪;

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


請看到這裡,魏佳氏僅僅用了十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貴人到貴妃的晉級,尤其是從貴人到妃,僅僅用了三年!!

這可是坐火箭的速度,而一般有這樣情況的大多是妃嬪家族功勳或者是生有子嗣,可這三年,令妃並無子嗣所出,而且她的家族也不顯赫,由此可見,乾隆對她的喜愛!


到了乾隆三十年,她又被晉封為皇貴妃,當時後宮中未設皇后,令妃實際上是宮中最有實權的女人。

除了晉升路徑快以外,令妃的生子數量也堪稱清朝歷史上的前幾名,尤其是她生下的十五阿哥永琰,成為了下一代的帝王,即嘉慶皇帝。

皇帝愛不愛你,從寵幸你和給你子嗣的數量上可以清晰看出。

令妃,“令”取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寓意美好的東西,想必這位魏佳氏在乾隆眼裡就是最美好的事物。

如今的《延禧攻略》將令妃刻畫的足智多謀,各種主角光環套身,但在真實的歷史中,我們卻很難窺見她的生活細節,她這一生算得上是輝煌的,但壽命卻很短,49歲去世,在乾隆六十年時,她被追封為孝儀皇后。

一個女人,在那個年代,最終走完了人生所有的巔峰,我想這已經夠了,而如今再來討論乾隆愛不愛,小君個人覺得真沒有太多的必要。


宮殿君


我們看的那個《延禧攻略》熱播後,令妃又成了關注熱點。令妃是乾隆的妃子,影視形象最有名的是《還珠格格》裡的令妃,《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以及即將播出的《如懿傳》裡的魏燕婉。《還珠》裡的令妃,溫柔賢淑善良,《延禧》裡的魏瓔珞,有勇有謀,正直善良。這兩部劇裡的令妃,都是很善良的,乾隆也很寵她。但在《如懿傳》裡,魏燕婉卻是個不惜出賣情人,嫌貧愛富,不擇手段,壞事做盡的女子,前期乾隆還寵她,後期乾隆冷落她,最後更是在令妃四十九歲生辰前夕,在湯中加入砒霜,殺死了令妃。

那麼真實歷史上,乾隆真的愛令妃嗎?我們可以以下幾點來分析。

一、被選入富察皇后身邊教習。令妃魏佳氏,父親內管領魏清泰,正黃旗包衣奴才。出身卑微的她,不能像八旗女子一樣,通過選秀入後宮。她只能通過內務府選入宮裡做宮女。清朝有個慣例,凡皇上看上的宮女,要先分配到各宮妃嬪那教習,之後才對她們冊封。

一般情況,皇上最重視誰,就會把誰分到皇后宮裡學習,冊封時位份也更高。例如在那拉皇后身邊學規矩的伊貴人,和貴人;在純貴妃身邊學規矩的郭常在;在穎妃身邊學規矩的武常在等等。魏佳氏曾被安排在孝賢皇后,也就是富察皇后身邊學規矩,這就說明皇上是很重視她的。又因為魏佳氏母家卑微,說明皇上重視她,就是因為她自身比較出色,皇上喜歡她,而不是因為她的母家。

二、3年時間,從嬪升到妃。乾隆十年,魏貴人被封為令嬪,十三年就封為令妃了。我們再看看其他幾個比較重要的妃嬪,不是從寶親王府過來的,晉升就慢多了。

慶恭皇貴妃(嘉慶的養母),她乾隆十六年封慶嬪,二十四年才封了慶妃,歷時八年。忻貴妃,她家世顯赫,父親蘇圖是乾隆初期重臣,歷任兵部、刑部尚書,湖廣、兩廣、閩浙等各省總督。但她從乾隆十八年封嬪,到二十八年封妃,用了十年。

穎貴妃從嬪到妃歷時八年,舒妃從嬪到妃歷時七年,連野史裡乾隆最愛的香妃,也就是容妃,從嬪到妃,也用了六年。但令妃卻只用了三年,而且那時候她還沒生育。可見,乾隆是很寵愛令妃的。

三、從生育子嗣上說,令妃是清朝第一,懷孕七次,生下六個孩子,二女四子,其中皇十五子永琰,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乾隆二十年之後,後宮生育子嗣的,幾乎就令妃一個了。

四、據史料記載,雖然令妃生育頻繁,卻依然是隨駕出巡最多的妃嬪,她的兩個公主和嘉慶皇帝,都是陪乾隆去圓明園住時生的。十六阿哥是在南巡時杭州懷上的,十七阿哥也是在隨駕期間懷孕的。令妃懷十七阿哥時,那拉皇后被廢,乾隆就命仁修繕了皇后才有資格住的養心殿東耳房,給令妃住。十七阿哥才滿月,令妃又隨巡出遊了,正因為令妃總要陪伴皇上,沒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她的幾個兒子都有養母。

五、令妃父親對富察皇后大不敬,卻沒受懲罰。孝賢皇后去世,令嬪父親魏清泰幾次不預備供品餑餑,史料記載“供品上應用餑餑僅上五、六碟,屢次傳取,亦未預備一次。”但同時僅僅因為不夠悲傷的皇子永璜永璋,卻被治了對先皇后大不敬之罪,乾隆明言他兩再無可能繼承皇位。而魏清泰,沒有受任何實質性懲罰,令嬪更是在孝賢皇后去世一個月,就晉封為令妃。

六、令妃死後,儀仗多達76件,僅比皇后少一件,按制度皇貴妃只有58件。更重要的是,乾隆把令妃葬入自己的陵寢,安放於自己棺位右側,僅次於原配皇后。至於生前令妃沒有被立為皇后,這應該和立儲有關,乾隆不想立後,只是不想別人過早知道儲君是誰罷了。令妃後來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也是乾隆親自追封的,並非乾隆死後,嘉慶追封的。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乾隆至少很寵令妃,至於愛不愛就難說了,因為畢竟生在皇家。




善良要帶刺


如果說乾隆真的愛過一個女人的話,這個女人可能不是令妃,而是他的第一任皇后。

第一任皇后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是乾隆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嫁過去了,兩人的感情很深,按乾隆的說法,就是:九御鹹備位,對之籲若空。

除了皇后,其他女人、包括大明湖畔的容嬤嬤對乾隆都是浮雲,稱得上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啦。

另外,富察氏的兒子也是早早就立為太子了,早在乾隆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秘密立富察氏的兒子永璉為太子。

這個太子九歲就死了,乾隆把掛在匾後面的密盒子拿出來,給大家看,說我原本要傳位於他的。

富察氏後面又生了一個,叫永琮,看名字就知道也是接班人。不過,出天花死了。

連接死了兩個兒子,富察氏就生病了,乾隆帶著她泰山燒香,逛孔廟,結果回來的時候死在路上。

死後,也是相當榮光的。乾隆一生為她寫過兩百首詩,僅次於寫給老孃。而且再也不進濟南府那個傷心地。

那說回令妃,這個令妃其實叫魏佳氏,包衣出身,出身比較低,是一路海選上來的,一開始很可能是富察氏的宮女。因為乾隆說他跟魏佳氏的關係,這是富察氏玉成的。劇裡面也是如此設計,魏佳氏還跟富察氏學書法。

那乾隆到底愛不愛呢?

我個人認為,是不怎麼愛的。

原因有二。一是令妃活著的時候,一直沒有被立為皇后,後面,她升為皇貴妃,是實際上的後宮主管,但一直沒有真正成為皇后。有的說,這是乾隆的第二個皇后,也就是輝發那拉氏曾經跟著乾隆南巡,在杭州的時候看到乾隆到處泡爛妞,一氣之下把頭髮剪了,乾隆因此廢了她。

為了泡妞不受控制,乾隆乾脆不立皇后,那說到底,乾隆還是不太愛令妃的。

而令妃的地位上升,估計還是因為能生啊。她一共生了四個兒子二個女兒,其中一個就是接班的嘉慶皇帝。乾隆都決定要傳位於嘉慶了,都不給她轉正,可見,愛,是不存在的。

還有一個證據。就是史書中記載令妃很平淡,完全沒有寫乾隆有多愛她: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內管領清泰女。事高宗為貴人。封令嬪,累進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進令皇貴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諡曰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

平平淡淡,自始至終,沒有寫乾隆對她的感情有多深。

而別的小妖精就不同啦。比如前面的富察氏,史書中這樣寫: 高宗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上甚重之。十三年, 從上東巡,還蹕,三月乙未,後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慟,兼程還京師, 殯於長春宮,服縞素十二日。

在史書,這樣的線索還有很多,比如令妃懷孕了,乾隆照樣南巡,而富察氏懷孕,那乾隆很多活動都取消,專心陪產。

可見,這個令妃並不受寵。

那為什麼還成為後宮實際的主人,兒子還當皇帝呢?這可能是令妃雖然不得寵,但可能會管理,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她曾是富察氏的宮女,乾隆對富察氏的感情投射到了她身上。而且這個令妃家裡背景不太牛,反而讓乾隆放心。


腦洞歷史觀


額,看電視劇嘛,那當然是yy咯,女主不被皇帝真愛那還行?

史實嘛,不愛。

有喜歡,有盛寵,但是,沒有愛。

跟一個政治家談愛情,這個四不四撒?

特朗普愛自己老婆麼?尼克松愛自己老婆麼?奧巴馬愛自己老婆麼?

潘石屹?馬雲?柳承志?

別逗了,跟他們談愛情,哪有空啊。

每天忙的要死,手上分分鐘上千萬上億,幾千人上萬人吃飯的事要處理。

愛情,得有閒吧?

王石那是閒下來了,然後被人奪權了。

乾隆,手握帝國,有那個功夫愛誰?

富察氏那是死的早,成了白月光。

要是不死呢?親兒子也沒死,富察氏五十歲了,色衰愛弛,乾隆一直沒有下明旨立太子,還打壓自己兒子,嫡子不繼位,真的是慘,富察氏急不急?會不會急?

不好說。

假如富察氏急了,就是那拉氏的下場。

哪來的什麼愛,就是失去了白月光,得到了蚊子血。

看看電視劇還挺好的,畢竟白日夢嘛,樂一樂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