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渭北黃土溝壑施工紀實

立秋後,陝西渭北黃土高原溝壑深處依舊驕陽似火,毫無涼意,蜿蜒盤旋在黃土溝壑上的便道被太陽烤得火辣辣的。

“大家夥兒抓緊幹,這是今天開灌的第5根樁,爭取再整2根,晚上有肉吃……”話剛落音,就聽到一陣歡呼聲,此起彼伏,很是熱鬧!這裡是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DK13+764便道的施工現場。日頭下的這裡煙塵滾滾,挖掘機、打樁機、水泥罐車來來往往,皮膚黝黑的工人揮汗如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幾個頭戴白色安全帽的人,穿梭在機械和人群中不停地協調指揮著,汗水從他們的皮膚裡冒出,匯成水滴,又順著臉頰,滴入了這片黃土地。

誰曾想到,幾個月前,這裡溝壑密佈,山高草深,人煙罕至,一片荒蕪。想要在這裡有水、有電、有路,簡直就是奢望!

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渭北黃土溝壑施工紀實

半山便道施工現場

溝壑逢春種 開道難徵拆也難

2018年3月初,為快速打破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開工難的局面,項目部積極研究施工線路,對第三現場組下達3月底必須將DK13+000-DK17+000處便道拉通的工作指示。

三組負責人鄭文江、孫科快速反應,不等不靠,僅僅帶了4人就向溝壑密佈的深山進發,一場悄無聲息的“攻堅戰”就這樣展開了。

前期的勘察是最艱難的,需要鄭文江、孫科一行走遍管段內的每一道黃土溝壑,爬遍管段內的每一座黃土高坡才能找出最優的施工便道。那段時間,他們每人每天步行十幾公里,翻山越嶺,上山下溝,鞋子一度成為他們最大的消耗品。

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渭北黃土溝壑施工紀實

便道修築前,溝壑一片荒蕪

勘察時恰逢春種,沿線的村民已在自家地裡耕種了農作物,這給徵拆工作增加了挑戰。鄭文江、孫科跟著項目協調人員走村串戶,無數次地登門拜訪,從拉家常到講政策,從農耕生產聊到修路致富的美好前景。終於,在大家的耐心講解下,那些質樸又熱愛土地的農民兄弟同意配合黃蒲項目的徵拆工作,從最初的閉門不開,到現在的主動招呼喝水,黃蒲第一項目的徵地拆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渭北黃土溝壑施工紀實

便道修築中

苦中又作樂 “任督二脈”顯神通

隨後的日子,鄭文江、孫科跟著測量班,揹著儀器設備,在冷冽的春寒中,拿著鐮刀,跋涉在水坑遍佈、雜草半高的深山野地裡一起奮鬥。由於長期的實地勘察和走訪,他們對當地的地形瞭如指掌,被項目部的人稱為“活地圖”呢。這時的黃土高坡,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溼滑泥濘,再加上風餐露宿,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們苦中作樂,把這當成了驢友們時下最流行的“戶外遠足旅行”。

不到1個月的時間,他們走遍了管段內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雙腳繪就著黃蒲高速的宏偉藍圖,用自己激揚的青春牽引著黃蒲的“四縱四橫”,他們是黃蒲戰場上的先鋒部隊、開路領航者。

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渭北黃土溝壑施工紀實

施工現場

在鄭文江、孫科一行紮實開展前期工作的前提下,在項目部人員齊心協力順利攻克溝壑縱橫、落差大、地形複雜、水電難通、徵拆困難等一系列難題後,一條地跨黃龍、洛川兩縣,途徑石門河村、石堡川水庫、南嶺固村、月家莊等多個村莊,相對高差達210米,全長5.5公里的主線便道順利拉通。

黃蒲第一項目部的這條“任督二脈”被打通後,後續的物資供應順暢貫通,施工隊伍順利進場。在之後的20天裡,第三現場組管段內的五座橋陸續順利開工,為橋樑樁基隊伍的全面施工打下良好基礎。

中鐵二十局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渭北黃土溝壑施工紀實

便道修築後

截止目前,第三現場管段挖孔樁已完成103根(灌注34根),衝擊鑽完成22根,石門河二號至南嶺谷三號橋之間的施工全面展開。

儘管困難重重,儘管溝壑密佈,儘管無水無電,儘管道路不通,但是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第三現場組的同志們,用他們火熱的工作熱情和負責的工作態度,堅守一線,不畏艱難,團結協作,努力完成任務,用他們辛勤的汗水奏響著開路先鋒的開路之歌。他們平凡但感人,激勵著每一位黃蒲人朝著建設好黃蒲的大方向不斷前進。(中鐵二十局四公司黃蒲高速第一項目部 徐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