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鄭州女子圖鑑”:女子也需買房 不然到哪兒都是漂

最近上映的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突然在朋友圈火了一把,很少看泡沫劇的我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看了幾集,覺得這部電視劇有些“真實”。並不是因為劇中表露出的價值觀,而是劇中著實提到了——房子。想想過去看的那些電視劇,小年輕出去打拼有苦又甜有責任有任性,但都多少脫離了現實生活,因為沒有提到房子。

“鄭州女子圖鑑”:女子也需買房 不然到哪兒都是漂

或許過去《甲方乙方》中的那句:“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奮鬥》中更是給主角安排了令人不知道從哪個角度羨慕的身世,更無消談奮鬥了。

說回現實。北上廣深的熱度逐漸下降,不少過去的漂選擇了回家,或者離家較近的二三線城市。儘管生活壓力小了一些,但隨著二三線城市,甚至“新一線城市”概念的出現,這些城市的日子也並不輕鬆。和身邊的朋友聊天,男生總是在說還是要賺錢,女生則是在說女人也要買房啊。

要追溯這種想法的源頭,恐怕誰都說不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房子逐漸佔據了一個人生活的全部——不是在還房貸就是在咱首付。努力工作不再是為了享受生活,而是為了不被生活折磨得更慘。沒有房子,就像沒有了軀殼,靈魂都無處安放,因為放哪兒都不放心。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小七,今年27歲,單身。一個月前剛剛搬進自己的新家。回想為什麼買房,她這樣回憶道:

決定買房是在前年六月,那個時候分手不久,可能一直覺得老天對我太好了,從來沒有收到過挫折,也沒想過要給自己一些外界的保障,也是盲目的自信吧。但分手之後,有一陣子覺得天都是灰色的。身邊的朋友在勸我不要沉淪,可是總沒有力氣走出來,那段日子確實很難接受,現在想想,也是一種歷練。

後來,和幾個朋友聊天,總在提到誰在哪兒買了一套房,我就很好奇。原來在我的想法裡,男房女車的模式有些“根深蒂固”,而且覺得房子有一套夠住的就可以了,按現在的話來說“房住不炒”嘛。可是聽的多了,加上自己感情沒有穩定,就決定買一套房。用我姐妹的話,自己給自己一個保障。雖然當時決定買房子,但卻沒有聽懂她“保障”的意思。現在房子住進去了,真是能夠理解保障的含義了。

鄭州並不是我的家,目前也沒有成家,而自己的一處居所就是自己的家,這太重要了。過去無論是寄居在親戚家還是租房子,總不會有一種安心的感覺。儘管在戀愛的時候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但分手就沒了,感情這事兒說不清,於是不是自己的便覺得不踏實。現在,養盆花,考慮領養寵物,終於有些生活的感覺了。壓力是大了些,但帶來的遠比失去的多。

她說,過去她是受朋友們的影響買了房,現在她也在影響自己還沒有房子的朋友買房。誰說女人不用買房呢?自己努力,自己享受,自己創造的生活,過著才安心。滿足這一需求,在根據自身條件情況下,可以選擇60-80㎡的小房子,不求多大,只求足夠溫馨,功能齊全、社區安全、交通便利,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可以。

買房大時代,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但若想真的在一個城市立足,給自己一套住所,也確是這個時代的及格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