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東滕州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哪個國家?

—大麗—


在筆者看來,題主大概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好巧哦,我也是~就以淺薄的知識來探討一下,若有問題還請高手指正。

山東省滕州市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山東省管縣,棗莊市代管,這裡主要說明的是關於滕州市的管理制度,省管縣實行省直轄縣的體制,主要是指實行省直轄縣的體制,以使縣一級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權。滕州市目前所在範圍主要是東與山亭區毗鄰,南與薛城區交界,西與濟寧市微山縣相連,北和鄒城市接壤。

那麼,山東滕州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哪個國家呢?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諸侯國遍佈中華大地,高峰時期多達五百多個國家,其中主要分佈於現今的華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的山東地區,就更是被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割裂,這些國家各自為政,相互攻伐,兼而並之。因為這樣的時代特徵,所以十分不好界定某個地區屬於哪一國。

中國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侯爵。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之後分封自己的十四弟姬繡於滕——今山東滕州,是為滕叔繡,國稱為“滕國”。公元前414年滕國被越王朱勾所滅,不久復國。戰國初期,滕國被宋康王所滅,另一種說法實說被齊,滅掉。

據相關考證資料,古滕城是滕國的國都,現今存於距離山東滕州7公里的姜屯鎮東滕城村。

【根據邊界範圍附加資料:

東,山亭區——春秋時期南部屬鄭國,北部屬滕國和邾國;戰國時期前期,南部屬蘭陵,北部屬滕國,前254年,現山亭區全境屬楚。

南,薛城區——春秋戰國時期,薛國先後為列國交爭,其間隸屬於齊國的時間最長。齊相國田嬰、田文曾先後受封於此,稱薛公。

西,濟寧市微山縣——春秋時期北部屬任國、邿國、邾國,中部屬滕國、薛國,南部屬傅陽國;戰國前期,北部、中部仍屬任國、滕國、薛國,南部屬宋國。周赧王二十九年,齊、楚、魏共滅宋國,北部屬齊國,南部屬楚國,楚國置湖陵縣。

北,鄒城市——春秋戰國時期即東周時期沒有詳細記載,西周初期有記載,封顓頊後裔曹俠於此,國號“邾”,附庸於魯國,魯穆公時改“邾”為“鄒”。楚頃襄王十八年,被楚所滅。】


濟南時報


滕州即春秋戰國時候的滕國,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君姬姓。現在距離市區西南七公里的姜屯鎮還有古滕國的都城遺址。



滕國自春秋以來都以小國自居,春秋時期依附於魯宋,戰國初期,,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並沒有被大國吞併。與淮泗地區其他並存的小國組成政治聯盟,合稱泗上十二諸侯。公元前414年被越國所滅,但沒過多久越國發生內亂,滕國重新富國。還多次參加魏慧王主持的中原盟會。

戰國中期,諸侯兼併更加劇烈,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兩次問政與孟子,受到孟子的教誨,繼位後實行仁政,興辦學校。逐漸外來人口都移民與滕國。滕國一時之間聲名遠播,遂成善國之名。但小國終究會淪為大國的魚肉,公元前296年,被宋康公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