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平遥书法家郭锦山作品欣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平遥书法家郭锦山作品欣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郭锦山书法作品《胜却人间无数》。

“胜却人间无数。”出自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全诗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平遥书法家郭锦山作品欣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创作中的郭锦山。

郭锦山

山西平遥县人,1951年7月生人。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书画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山西分院院长助理、中国书画研究院山西创作院副院长、中国齐白石研究院山西分院副院长、中国老子书画院山西分院常任理事、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藏宝天下文化集团公司签约书法家。

曾获第十四届庐山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银奖、第三届梦想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第六届世界奇绝文化博览会禅意书法创新奖;中国书画院、上海分院、安徽分院、山西分院四方三地书画展金奖。

平遥书法家郭锦山作品欣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郭锦山书法作品《海纳百川》。

平遥书法家郭锦山作品欣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郭锦山书法作品《风华正茂》。

平遥书法家郭锦山作品欣赏: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郭锦山书法作品《数点梅花天地心》。

“数点梅花天地心。”出自《四时读书乐》之《冬》篇。全诗为:“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四时读书乐》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宋末遗民。因不愿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 《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劝学诗。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古人很重视劝学,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当然,这种助学宣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也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其基调是积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