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省委書記車俊對後岱山村老黨員王生波的來信作出批示

2018-07-25 10: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俞帥鋒

省委书记车俊对后岱山村老党员王生波的来信作出批示

“‘三支隊伍’是關鍵。”7月18日,省委書記車俊對我縣東茗鄉後岱山村老黨員王生波的來信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後岱山村美麗“蝶變”的經驗和做法。

王生波今年79歲,是後岱山村一名有著34年黨齡的農村老黨員。七一前夕,王生波給車俊書記寫信,彙報了後岱山村美麗鄉村建設和人民生活改善情況,重點報告了環境整治給村民帶來的巨大變化。在信中,老人言之切切,發自肺腑地講述了環境整治以來發生的變化:“2014年起,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後岱山村掀起環境整治熱潮,先後開展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清潔家園’等行動,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變化。特別是2017年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洋,村委主任梁偉良帶領新的兩委班子上任後,全面開展了‘三治一提升’行動,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僅用了半年時間,後岱山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態變好了,環境變美了,村莊變乾淨了,偶有垃圾掉落,馬上就會有村民彎腰撿起,我們村的‘蝶變’事蹟還兩次上了《人民日報》,不少省內甚至省外的客人前來學習考察。原來冷冷清清的小山村,漸漸打出了名氣,成為‘網紅村’,每天都能看到遊客,都出現了好幾批外國遊客。”

幾年前,後岱山村還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整個村子發展十分落後,環境也比較差,露天糞坑遍地,雜物亂堆亂放,汙水臭氣沖天,村民矛盾糾紛特別多。對於村裡這些巨大變化,王生波感受最真、最深,他在信中說:“我在村裡住了大半個世紀,從來都沒有像現在舒心過,村民也個個喜上眉梢。若問後岱山村變化為什麼這麼大,這麼快?關鍵是黨的政策好。除此之外,我認為,也與村裡的‘三支隊伍’分不開:第一支隊伍是兩委幹部,他們衝鋒在前,帶隊拆除自家空倒屋,帶頭挨家挨戶做工作,帶動了其他村民的參與;第二支隊伍是老黨員、老同志隊伍,他們採用包乾領養的方式,參與掃地、整理、種花,搞綠化,也影響感化了身邊的村民;第三支隊伍是在外面的鄉賢,他們積極出資、出智、出力支持村裡的環境整治。”

實踐證明,“三支隊伍”有力促進了後岱山村美麗鄉村建設。為深入貫徹落實車俊書記的批示精神,7月20日,市委書記馬衛光對老黨員王生波的來信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對老黨員王生波同志提及的東茗鄉後岱山村“三支隊伍”促鄉村環境整治的做法進行總結,並提出面上推開的工作要求。7月23日晚,縣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車俊書記的批示精神,同時,縣委書記邵全卯要求有關部門做好總結提煉,同時在總結提煉的基礎上,抓緊做好面上推廣,讓盆景變風景,做出更多亮點。

“知道車書記對我們前期工作的肯定後,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王國洋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貫徹落實好車俊書記的批示精神,重點把這“三支隊伍”維護好、發展好、利用好,積極建設美麗鄉村,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