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檸檬市場的故事

檸檬市場的故事

社會分工合作給彼此帶來極大的利益,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賴的。你每天都要依賴別人給你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在交易中會出現一方「欺負」另一方的情況。

引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要屬經濟學家阿克洛夫 1970 年發表的論文《檸檬市場:品質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

檸檬市場

檸檬是一個美國俚語,指在購買後才被發現品質有問題的車子;而高品質的舊車,在美國俚語中稱為桃子。檸檬市場的簡述如下:

二手車市場中,賣方要麼提供高質產品「桃子」以求高價,要麼提供低質產品「檸檬」以求低價;買方不知道賣方究竟提供哪種產品,所以只願出一箇中間價。

賣方見只能賺取中間價,便拒絕提供高質產品,而只提供低質產品;買方於是進一步將出價壓低。買賣雙方經過多次博弈,以無法成交、雙輸離場告終。

檸檬市場告訴我們,交易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但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大量的交易,人們是如何克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呢?

主動付出取信於人

對信息不對稱的探討重點不應該放在市場如何失敗上,而應放在市場是如何克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上。

建立「信任」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而建立信任的一種常用策略就是「主動付出」。

人與人之間本來是互不信任的,商家要建立信任得付出代價,投入本錢。主動付出一些不必要的沉沒成本,讓別人覺得你是打算幹下去的,你是不會走的,否則你不會這麼傻。

比如很多好的酒店,地毯上有他們的名字,器皿上有他們的名字,床單、毛巾上也有他們的名字。這說明他們打算把生意做得很長久,不會輕易離開。再比如跟人分享一點秘密,甚至刻意的製造一些秘密。主動付出的行為能夠不同程度上地取信於人。

市場衍生出很多制度來克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欺負人」問題,比如重複交易、第三方擔保、企業的垂直整合等等。

信息不對稱創造財富

哈耶克在其文章《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裡說:

大部分知識「信息」是以分散的且無法集中的狀態存在於社會成員的大腦裡。這些變化的知識「信息」永遠沒法集中在一個大腦裡。

是市場交易將這些分散的信息聚合在一起。比如,一條信息「這個筆記本是新品,可以高價賣出」,另一條信息「我最近小賺了一筆,要把那臺舊筆記本換掉,換個最好的」。本來這兩條分散的信息可能永遠無法集中起來,卻因為一次交易而結合,讓買賣雙方都滿意,讓財富增加。

可以說誰能掌握這些不對稱的信息誰就能創造財富。

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不對稱

那麼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不對稱呢,提以下兩點。

1. 深耕自己的專業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本專業的技能就是「信息不對稱」。深耕後的你,對後來者就具有信息優勢。只要找到平臺,你所掌握的專業信息就能給你帶來財富,比如寫書、知識付費專欄等。

2. 跳出自己所在的圈子

深耕自己專業領域的同時,不防跳出原有的圈子加入其它不同的圈子。你在其它圈子裡獲得的信息後,對你原來圈子裡的人就具有信息優勢。

比如你是傳統行業的,同時也進入了互聯網、投資理財的圈子,你在這些圈子裡獲得的思維、認知會讓你在原來行業裡更具有競爭力。掌握的這個「信息不對稱」也會給你帶來財富,比如升職加薪。

小結

交易中信息不對稱會帶來「欺負人」的問題;市場衍生出一系列的制度來克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比如主動付出;市場將世界上分散的信息匯聚在一起,信息不對稱可以帶來財富。

參考材料

1. 阿克洛夫的《檸檬市場:品質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

2.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生活無處不經濟,與你分享地道的「經濟學思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