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过年好!小艾玛的游乐园已经和大家一同度过一整年的时光了,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Emma和天洪在这里给大家拜年,

祝各位狗年旺旺旺!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请忽略身高差,明年我站个板凳拜年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意识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你身在何方也无论多大的风雪险阻,到了这个节日,都挡不住你与家人团聚的脚步。无论这一年你工作多么繁忙,也无论你承受了多少委屈,在春节到来之际都会高高兴兴地与家人围坐一堂,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来年。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Emma朋友圈中的春节摄影大赛已经拉开帷幕,主题基本分为四类:旅行过年、走亲访友、烧香祈福、满汉全席…但大部分都绕不开“”这个话题。所以本期小艾玛的游乐园就来与大家分享Emma一家人的故事。故事开始前,还要先介绍一下主角,它就是天坛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天坛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明、清两朝的22位皇帝,曾在这举行过654次祭天大典,它是北京老百姓心中离“天”最近的地方。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皇帝赴天坛拜天归来

关于天坛的传说五花八门,这些传说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上天的崇拜和敬畏、对善恶的评述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然而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不是它的传说,而是它与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四十年如一日

我的爷爷奶奶曾在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工作。爷爷是分管军体的司长兼国家体委摩托运动学校的校长,奶奶是国家射击队高级教练(50年代)和新中国早期女摩托车手。这份光荣的职业注定了他们把“锻炼身体、报效祖国”永远放在第一位。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跟我说:要学习好,更要锻炼好。如果身体搞不好,其它的都别谈!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奶奶骑摩托帅照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国家女子摩托车队聚集在天坛内

爷爷奶奶家住在体育馆路,离天坛东门很近。40年前,爷爷尚未退休时就已开启了每日去天坛锻炼身体的计划,时至今日都没有停歇。奶奶退休后,也随爷爷一同前往天坛,至今已有22年。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每天早上7点,他们会准时出门,步行至天坛。六七十岁的时候,爷爷仍然坚持每天做75个俯卧撑

,并会找一处粗壮树干做引体向上,奶奶则在一旁保护爷爷。那个时候的两人,总是爷爷在前面快步走,奶奶在后边小步跑。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奶奶慢跑跟随爷爷

现在二老都80多了,虽然爷爷还是不服老,总想往前冲,但却会为了奶奶放慢脚步。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从没牵过手,现在每天大手拉小手,并肩去天坛。经过他们身边的年轻人总会停下拍照并投来羡慕的目光,而老伙伴们则会调侃他们说:一把年纪,倒开始甜蜜上了。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这些年去天坛,俯卧撑和引体向上肯定是不能再做了。于是爷爷奶奶开发了新的爱好——拉二胡、唱歌和打太极拳。他们和几位朋友组成了二胡小合唱团:两三个爷爷拉二胡,几位奶奶唱歌。唱几首歌之后,爷爷会带大家打太极拳。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爷爷展示鹰爪手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Emma和爷爷奶奶打太极

老人们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但却很有默契,风雨无阻每日来此相聚。游客经过他们身边,都会驻足拍照。一些国外游客还特别爱来凑热闹,多半是随着歌声跳舞。老人们遇到游客观摩,表现欲更是大增,就算是拉一曲《二泉映月》,听起来也没那么悲凉了。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天坛北门夕阳红二胡小合唱团团员合影

二胡小合唱团的位置是在天坛北门不远处,进入北门的第二个门后向右转会看到一大片松树林,爷爷奶奶就在松树林对面的围墙下,这里冬天有暖阳,夏天有阴凉。每次说到这儿,爷爷就会狡黠地向我一笑:“看你爷爷多会选地儿!”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如果朋友们有机会造访天坛,一定要记得去给我爷爷奶奶打Call哟!

天坛 天天谈 每天都像谈恋爱

来到我父辈这一代。奶奶生了三个儿子:我大伯、我爸、我三叔。那个年代,体育馆路长大的孩子,大多都上体育馆路小学,毕业后基本上都去一零九中学,而孩子们的游乐场所无疑就是天坛了。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哥仨儿小时候

他们熟悉天坛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知道天坛的每一个传说。我大伯和我爸小时候经常去天坛用弹弓打知了,我三叔则爱跟着比他大一点的孩子去天坛苹果园偷摘苹果。他们儿时的那些美好回忆,一多半都是天坛贡献的。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哥仨儿长大后

后来我爸谈了对象,把心爱的她第一次带回北京,就带她去了天坛。那个时候北京的年轻人约会都会选择去一趟天坛,天坛-天谈-天天谈恋爱,多好的寓意!可能我爸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典故,但在祈年殿前卖弄一下学识、回音壁里制造一出浪漫、七十二长廊中拍一张美照、圜丘天心石上说一句告白,足矣让从没来过首都的南方姑娘心醉神迷。这座从小陪伴我爸长大的公园仿佛猜透了他的心思,于是决定在这一局上为他加分!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恋爱中的爸妈于天坛

南方姑娘后来就是我妈,她一直崇拜我爸、倾心于他,我猜与这天坛是脱不了关系的。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记忆中的风筝 永恒的天坛

接下来到我了。8个月大的时候,爸妈第一次带我来天坛。那一天,在天坛的一处草坪上,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我第一次站起来了,而且手里还比了个8,告诉大家:我已经8个月大了!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我8个月了!!!

后来妈妈就带我在天坛长廊的座椅上走了起来,走着走着我就长大了,开始对天坛有了记忆。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记得和爷爷在宫殿前玩滑梯,和爸妈在长廊里吹泡泡,和姐姐在大松树间玩捉迷藏…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夏日晚饭后,爷爷奶奶带我去天坛的事儿。由于我的加入,他们会对恪守的行程做出调整,对于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的他们来说,这绝非易事。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爷爷奶奶会缩短锻炼的时间,在天黑前带我到祈年殿南门前的大长道上纳凉。我们铺上凉席,把零食放在席子上然后一起放风筝。等天黑之后,便躺在凉席上一同吃零食、看星星。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所有关于天坛的记忆中,可能就是这一段最为鲜活,因为它最美好:夏日晚间的微风、远处神圣的祈年殿、天空中摇曳的风筝、手中滚动的风筝线、脚下冰凉光滑的甬道、爷爷带笑的面容、奶奶唤我的声音…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这幅画面是我脑中最宝贵的记忆,愿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常伴左右。

文 / Emma

大城北京:三代人的天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