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原来我们野外常见的小野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菀

紫菀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润肺降气、止咳化痰的功能。用于痰多咳喘、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病症。

我家不远有个湖,湖旁经常长出这种白色小野花,一直觉得它很好看却不知它名叫紫菀,而且是味有名的中草药。

原来我们野外常见的小野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菀

名字由来:

紫菀的名字很好听,但它有两个别名也很好听。叫:靑菀、紫倩。这美丽的名字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清新脱俗。紫菀这名字怎么来的呢?据说李时珍认为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紫菀”。古时也有人将“紫菀”称为“紫苑”。

紫菀在古代治病的故事:

相传在北宋宋徽宗时期,蔡京任宰相,权贵一时。有次他大便不通,又不想吃大黄等泻药损伤元气就邀请京城名医想其他方法医治。可惜京城名医看过之后都没有好法子。这时正好四川名医史载之路过京城,听到消息后就主动前去宰相府给蔡京看病。为蔡京诊脉后,便向蔡京要二十文钱。问其何用,答曰购药。史载之仅买来一味紫菀,研为细末,让蔡京用水送服,没多一会儿蔡京就排出大便了。蔡京倍感惊奇。史载之说:“肺与大肠相表里,你的病是因为肺气不宣而大便不通,紫菀能肃降肺气,肺气得以肃降大便自然就通顺了”史载之仅用一味紫菀便治好丞相便秘病,从此名声大振。

原来我们野外常见的小野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菀

紫菀的功效及作用:

《本草经疏》:"紫菀,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原来我们野外常见的小野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菀

紫菀的花语及传说:

紫菀代表回忆、真挚的爱。

传说为痴情的女子所化,为了早猝的爱人,在秋末静静开着紫色的小花等待爱人漂泊的灵魂。

另一个传说是死去的人为了告慰爱人,在秋天时候,坟墓的周围就会开出淡紫的小花。活着的爱人看着这小花,就象见到曾经的爱人一样,沉浸在美丽的回忆与思念中。

原来我们野外常见的小野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菀


草药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最好礼物,值得大家去珍惜!想要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中草药的可以加关注哦,小编会每日更新关于中草药的小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