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種蛋入孵前的準備工作

種蛋入孵前的準備工作/全自動孵化機

制定孵化計劃

在孵化前,要根據孵化與出雛能力、種蛋數量以及雛雞銷售合同等具體情況訂出孵化計劃。一般有負責銷售雛雞的經理制定,交由孵化車間主任執行。車間主任根據計劃制定一個孵化日程表,以便於組織生產。一旦計劃制定好後,非特殊情況不能隨便更改,以免影響整體計劃和生產安排。

一般情況下每週入孵2批或每3天入孵1批工作效率較高。如果孵化車間就一班人,不分組時,應把費力、費時的工作安排開,每天都有活幹,不能旱澇不均,手忙腳亂。若孵化任務大時,可安排在16~18天落盤,每月可多入孵1~2批。

準備好所有用品

入孵前一週應把一切用品準備好,包括照蛋燈、乾溼溫度計、消毒藥品、馬立克疫苗、裝雛箱、注射器、清洗機、易損電器元件、電動機、皮帶、各種紀錄表格、保暖或降溫設備等。

溫度校正與試機

校正溫度計試機運轉,新孵化機安裝後,或舊孵化機停用一段時間,再重新啟動,都要認真校正檢驗各機件的性能,儘量將隱患消滅在入孵前。

消毒

孵化器及車間的全面消毒,孵化前要對孵化機、出雛機、出雛盤及車間空間進行全面消毒。

首先對孵化機要清洗乾淨,防止水進入控制櫃內,防止開機時造成斷路燒損電器。然後才能進行燻蒸消毒,按1立方米用甲醛30毫升,高錳酸鉀15克,溫度升到24℃,溼度75%以上時密閉燻蒸1小時,然後通風1小時,驅除氣味。出雛機也同樣消毒。

種蛋預熱

入孵前把種蛋放到不低於22~25℃的環境下4~9小時或12~18小時預熱,能使胚胎髮育從靜止狀態中逐漸甦醒過來,減少孵化器溫度下降的幅度,除去蛋表凝水,以便於入孵後能立即消毒種蛋,並可提高孵化率。在整機入孵時,溫度從室溫升至孵化規定溫度需8~12小時,這就等於預熱了,不必再另外預熱。

碼盤

就是種蛋的裝盤,即把種蛋一個一個放到孵化器蛋盤上再裝到蛋架車上連車一同推入機器內孵化。人工碼盤的方法是挑選合格的種蛋大頭向上,小頭向下一個一個的放在蛋盤上。裝入蛋架車做好標記。若分批入孵,新裝入的蛋與已孵化的蛋交錯擺放,這樣可相互調溫,溫度較均勻。另外還可使蛋架車重量平衡。為了避免差錯,同批種蛋用相同的顏色標記,或在孵化盤貼上膠布註明。

種蛋入孵前的準備工作/全自動孵化機

全自動孵化機

孵化的日常管理

經過以上準備工作後,一旦裝機孵化就要晝夜24小時值班,可根據規模的大小,入孵的多少,分成兩班或三班,安排好交接班時間與內容。

值班人員主要工作

查看溫度 按照技術人員的要求及孵化胚齡和室溫高低,調整好正常溫度範圍。

查看溼度 適當的溼度使孵化初期胚胎受熱良好,孵化後期有利於胚胎散熱,也有利於破殼出雛。因此要注意經常清洗或更換溼度計上的紗布條,防止鈣鹽沉積變硬,影響準確度,並定期向溼度計水管中注入蒸餾水或涼開水,以防止水乾了,測不出溼度。

通風換氣 入孵開機後,當孵化器溫度達到標準時,應打開進出氣孔通風,開始少開一些,逐漸全開,將風扇轉速控制在每分120轉為宜,要經常檢查電機的發熱程度,機器有無異常聲響,還應注意孵化室內的通風換氣,以保證室內空氣新鮮,給胚胎的正常發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照蛋 就是採用驗蛋器的燈光,透視胚胎髮育情況,及時撿出無精蛋、死胚蛋、破損蛋、臭蛋,同時觀察胚胎髮育是否正常,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利於提高孵化成績。

另外值班人員還應做好各種記錄,還要保持室內衛生整潔。

種蛋入孵前的準備工作/全自動孵化機

鑫協小型孵化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