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女兒孝順,每月給母親兩千養老,過節回家看到屋內的男人卻愣了

玲子是我的朋友,現在正坐在我的對面,眼神幽怨,雙手捧著那杯清茶不停的來回輕輕晃動。她說自己沒有遇到過這種問題,也從來沒有想過。

母親如今都已經是六十五歲的年齡了,卻突然提出要再嫁人,這事讓玲子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是自己對她不好嗎?還是每月給的錢不夠多?顯然都不是,玲子對母親很孝順,這麼些年母親的生活都是由她來照顧,每星期回家三次,每個月給她三千塊養老。母親可以說是衣食無憂,每天都在享清福。

玲子想不明白,母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女兒孝順,每月給母親兩千養老,過節回家看到屋內的男人卻愣了

玲子的父親是在她即將高考時突然去世的,母親隱瞞了消息,就是怕影響了她。她是住校生,那時學習緊張到每個星期只有週末的下午才能回家一次。母親掩飾得很好,玲子絲毫沒有發現與以往不同。問起父親,母親說是出差了,去很遠的地方。

玲子從未多想,也沒有那時間。一個多月後,玲子很順利的參加完高考,異常興奮的她回到家,面對的卻是父親的遺像。玲子大哭,接受不了這個事實。轉而又有些怨恨母親,她這樣的做法讓自己沒能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

母親向她解釋,正處於青春期的玲子卻聽不進去。她覺得母親的心太狠了,有些不近人情。所以,從那時起,玲子和母親的關係又遠了一些。

從小,玲子在家裡就和父親親,父親對她就像小公主般疼愛,甚至都有些溺愛。母親卻總是扮演黑臉的那一個,對玲子管教得很嚴,不聽話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因此,玲子從小到大有什麼心事或悄悄話,都是給父親說。在她的眼中,父親才是真正愛自己的人。

玲子上大學後,回家的次數也不多。她是能不回去就不回去,她和母親之間好像也沒有那麼多話可以說。每個寒暑假,玲子都儘可能的留在當地打工,從大二時,自己的學費、生活費便能自給自足了。告訴母親不要再匯錢了,但母親還是會按月足額的打錢過來,還告訴她,女孩子在外面不要太辛苦自己了,手裡多留些錢,心裡踏實。

女兒孝順,每月給母親兩千養老,過節回家看到屋內的男人卻愣了

畢業後,玲子回來參加了工作。單位很好,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幾年時間,玲子不斷的升職加薪,也算得上事業小有成就了。期間,玲子還結了婚,老公也是個有能力又通情達理的人,他們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帆風順。

對於母親,玲子還是掛在心上的,雖然總感覺沒有那麼親,但那畢竟是生她養她的人。所以,玲子每個星期都會抽時間回去幾次,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拎,衣服、鞋子、吃的喝的用的,什麼都有。儘管母親有退休金,玲子還是會每月給她留下兩千塊,這樣做,玲子覺得安心。就像大學時,母親給她寄生活費一樣。

對於玲子所做的一切,母親並不是那麼高興。她經常埋怨說,自己一個人吃不了那些食物、用不了那麼多東西,也花不了那些錢,讓女兒不要再送。但玲子不聽,還是會經常那樣做,只不過每次回家都是來去匆匆,她和母親之間還是沒有過多的交流。

前幾天過節,玲子又回家了。當她進到屋內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坐在那裡,當時就愣住了。

那男人玲子認識,是住在樓上的李伯伯。他也是早年喪妻,有兩個兒子都已成家,自己單獨一個人過。

看到玲子進來,李伯伯有些侷促的站起來衝著她笑著點了點頭,母親也趕忙站起來有些尷尬的說:“飯都涼了,趕快吃吧。”玲子這才注意到眼前滿滿一桌子的菜。

女兒孝順,每月給母親兩千養老,過節回家看到屋內的男人卻愣了

就是在飯桌上,母親提出了要和李伯伯成親的事情。玲子沒有當即表態,她的回答的含糊其辭,不置可否,那一頓飯也是吃的不知道什麼滋味。

玲子問我,她究竟該不該答應母親的要求?

我聽完笑了笑說:“玲子,其實這麼些年,你做的都錯了。首先,你不應該去懷疑母親對你的愛。天底下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方式與方法會有不同,一定要相信母親心中是有你的;其次,母親也會有自己的感情訴求,父親去世那麼多年了,她一個人的生活很不容易。

你又從不與她交心,甚至有些躲避,你可知道母親的心裡多麼傷心?母親想再成個家也是人之常情,人老了就容易孤獨,能有個貼心的人在身邊也是件幸福的事。我們每個子女都是希望父母的晚年能過得快樂舒心,不是嗎?那你覺得自己該怎麼做呢?”

聽了我的話,玲子若有所思,半天她點點頭說:“我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