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湖北荊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永輝專題調研水產業發展

6月24日,荊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永輝一行輕車簡從,專題調研荊州市水產發展情況。

崔永輝先後深入石首市橫溝市鎮馬家棚村仁人蝦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大垸鎮東堤港村壩源五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廠鎮趙家灣村兩蝦稻蝦連作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小河口鎮楊波坦村宇源蝦稻專業合作社等地調研,詳細瞭解蝦稻生態種養模式推廣情況。向合作社負責人詢問小龍蝦生產、加工、銷售、技術、管理和產業政策、金融扶持等各方面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石首市、鎮、村三級幹部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關於發展蝦稻產業的意見和建議。

崔永輝指出,荊州是全國水產大市,稻蝦連作等綜合種養模式正蓬勃發展。以石首為例,小龍蝦產量位居全國第八,蝦稻種植面積近20萬畝,發展稻田綜合種養具有很大潛力。蝦稻共作模式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產業帶動力很強,抵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適應荊州地域環境,可以大力推廣。崔永輝要求,做大做強小龍蝦產業,需要認真研究市場、生態、品質、品牌、科技等問題,改變“傻、大、粗”的粗放發展方式,追求高質量發展,儘快改變荊州水產大而不“強”,大而不“名”的現狀。要保持清醒冷靜,加強對小龍蝦市場的科學分析研判,防止因市場大起大落損害農民利益。要堅持生態發展,引導農業生產用水達標排放、循環利用,防止蝦稻田變為單純的蝦田,威脅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要把好品質關,加強監控、監測,防止因品質降低,導致新的產業風險。要加強品牌建設和科研攻關,提高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水平,加大小龍蝦人工繁育科技攻關力度,以科技創新保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崔永輝最後要求全市上下要統一認識,強化措施,把蝦稻共作產業建設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示範產業、富民產業和生態產業,把荊州小龍蝦建設成為全市農業最大的產業,最響的品牌。

荊州市水產局局長黃服亮、石首市政府市長石必成、石首市水產局局長鄧志高等同志陪同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