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的霸權何時能終止?

我喺唐妹崽


全世界都不尊重知識產權的那一天到來的時候,美國的“霸權”就開始走向終結了。


我看許多人說在說美國霸權,但是很少有人說清楚美國“霸權”核心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從二戰結束後,美國“霸權”核心並不是它的軍力,也不是美元,而是它一直強調的“尊重知識產權”的世界規則。


單純的軍事力量產生的霸權是不可能長久的,這一點,我們從美國冷戰對手前蘇聯就能看出來。前蘇聯軍事實力僅次於當時的美國,但是前蘇聯一直處於戰略收縮,而且是一直在收縮。


到了1980年代就連我們都和美國合作,一塊遏制前蘇聯了,這一點足以證明軍事實力並不足以保證所謂的“霸權”。


美國“霸權”的核心是“尊重知識產權”的世界分工體系。


因為美國特有的制度和社會形態,使得美國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在科技上發展的越來越快,到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科技上的優勢幾乎是不可撼動的,這也是為什麼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產業革命會發生在美國的原因。


那麼,什麼是“尊重知識產權”為前提的的世界分工體系?


假設我們把地球當一個村,那麼村裡老美家發明了新型號的犁,種地特別好用,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這個村其他想用這個犁的家庭就得找老美家買,後來買的人太多了,老美忙不過來了,就委託村裡比較窮的老馬家、老新家來生產,每生產一個就給這幾家多少多少錢。(亞洲四小龍)


當然,有幾家人在村裡勢力特別大,老美家雖然打得過,但是也傷筋動骨,所以這幾家不給錢還仿製了老美家的新型號犁,在自己家的田裡用,老美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拿出去賣,老美家也就算了。


其他沒那麼大勢力的敢這麼做,老美家那幾十個青壯兒子就要找上門理論的。


而且就算那幾家勢力特別大的,要是敢把仿製品往外賣,老美家也要找他們打架的。


因為老美家靠新型號犁賺了一大筆錢,從此開始搞開發了,還到處招募人手,人家工資開的高,待遇好,村裡的能人都愛去他們家幹活,給他家出謀劃策。


這樣老美家就進入了正循環,靠著賣新型號犁的收入繼續開發各種新產品,而這些新產品開發出來後,村裡人想用,都得給錢。


就算那幾家勢力特別大的跟著學,但是畢竟起步晚,老美家都有了100樣新產品了,這幾家才開發出1、2樣,就算老美家也花錢買,但是畢竟他家有100種。


慢慢的,不僅老美家的新產品要給老美家錢,就算村裡其他家基於老美家產品開發出來的新產品,也要給老美家一部分錢,這樣,老美家就在村裡建立起了屬於這個村的市場秩序,當然,在這個秩序對老美家最有利的。


對了,最初這個村是沒有“錢”的概念的,大家都是以物易物,可是老美家仗著村裡都需要他家的新犁,就不同意以物易物了,說他家發明了一種叫“美元”的紙片,假設以前是100公斤大米換老美家的新犁,現在老美家說了,我用100塊的“美元”紙片換你100公斤大米,然後你可以用這100塊“美元”紙片換我家的新犁。


大家一想,這不就是多了一手續嘛,也就同意了。


而由於老美家新玩意層出不窮,而老美家又宣佈必須用“美元”紙片來換,久而久之,村裡就養成了使用“美元”的習慣了。


以上就是“尊重知識產權”為前提的的世界分工體系通俗版解釋。



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科技進步是需要知識積累,而沒有大躍進”這個道理,即使有所謂“彎道超車”,那也是靠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所以美國對一切威脅到“尊重知識產權”的行為都是最深惡痛絕的,比如山寨。


當然,山寨和山寨之間,遭恨的程度也不一樣。


比如印度,印度就公然宣佈抗癌藥品專利在印度無效,美國當然恨的牙根癢癢,但是印度的“度”把握的挺好,決不把這些仿製藥賣到國外去,美國也就捏著鼻子認了,好歹沒賣到國外去,好歹我還能在你這兒賣點治感冒的、治發燒胃病的藥。


但是假如印度把仿製藥改頭換面當成自己獨立研發的新藥往世界上賣,那這就犯了美國的大忌了,美國真是會和印度死磕到底。


因為印度這麼做傷害的是美國霸權的根基,所以前段時間美國社會才會說印度把仿製藥當自己研發的新藥賣是“威脅到了美國社會的最可貴的精神,創新精神“。


美國社會之所以有創新精神就是因為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創新成功就意味著海量的金錢和世俗意義的成功,所以美國製藥企業才會為研製一款新抗癌藥投入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


可要是冒出一個印度,每次都等美國製藥企業花大價錢發明新藥,然後自己逆向繪製,然後再改頭換面當新藥往國際市場賣,那美國當然炸了。


因為如果新藥研發成本是十幾億,那這藥肯定不能便宜;而印度那仿製藥由於研發成本幾乎等於零,而就算仿製藥藥效只有正品的60%,但只要價格是正品的1/10,甚至1/100,那市場上還是會選擇印度仿製藥的。


而如果美國不制止這種行為,那慢慢的美國社會就不會有人花錢創新研發了,那美國科技就慢慢落後了,而等美國科技不再是整體世界第一了,那麼,美國在“尊重知識產權”前提底色世界分工體系的位置就要下移,這就等於是美國喪失“霸權”了。


當然,更大可能就是這個世界分工體系的崩潰,大家又回到19世紀彼此圈定勢力範圍的時代。


這種時代對於印度當然是好事,因為它作為後發國家,原本就沒有什麼勢力範圍,哪怕只分到10%,印度也賺了啊;而對於美國來說,就算它依靠自己軍事實力搶到全世界50%的地盤,那也不如美國在現行世界分工體系裡把東西賣到全世界啊。



看似它佔了50%,事實上等於它丟了50%。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其實就是這麼一個關係,因為兩強存在,當時世界並不存在一個覆蓋全球的分工體系,而是存在兩個體系,在前蘇聯的體系裡絕對不會尊重歐美體系的知識產權的,甭管是抄來的,騙來的,搶來的技術,只要到我這兒了,就都是我的。至於尊重知識產權,以及為此付費,那是什麼?


所以,綜上所述,對於美國來說,“尊重知識產權”為前提的世界現行分工體系才是美國“霸權”的核心和根本。


蘭臺


當經濟、軍事、外交、金融全部都很接近他們的實力的時候,就可以終止了,因為終止一國的霸權並不需要完全的超越他,只要能夠對他形成接近,就能夠鬆動它的霸權。

圖為圓珠筆頭,裡面的圓球就是滾珠,這個滾珠的加工精度還不夠高,只能大量進口。


工業上的加工製造一定要注意精良,就好比說圓珠筆頭,別看產量大,屬於常見的物品,那也不是任誰都能製造,滾珠大了不出水,滾珠小了就漏油,滾珠不規則了就一會不出水,一會就漏油,只有大小恰到好處才能達到工藝標準,所以工業製造裡面門路大了,得慢慢積累。


圖為東亞某國轟6K轟炸機,對比起B2和B1B,該國在轟炸機上的差距比較大。


在軍事上,這個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是也不會很遠,有可能在20--30年左右時間實現,最有可能在2050年左右達到或者超越。軍事力量領域差距最小的是陸軍,甚至陸軍上還稍微佔有優勢,空軍上不存在代差,雙方都在五代機時代,預警機還要略領先,但是規模差距很大,而且在轟炸機領域差距尤其巨大,這一塊很難等量齊觀,海軍方面目前也沒有代差,也主要差在規模,但是造艦噸位目前每年都大於他們,按照這樣的速度,2050年左右,海空兩軍都有希望抹平差距。

海軍上在奮起努力。


最後是其他領域,這一領域主要體現在外交、金融等領域,主要是對美元的一個鬆動,在金融上,貨幣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國際通用量,使得可以做到印出來的就是錢,在哪都能花得境界,只有這樣才能鬆動美元的地位。


海事先鋒


美國霸權的三大支柱是實力、制度和國際支持。霸權何時終止也取決於這三大支柱何時瓦解。

美國國家實力和國際權力結構早已不是二戰後初期的獨大、冷戰時期的二強之一的絕對優勢地位。今天的多元化特色和區域特色明顯,美國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遠遠不如從前。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美國的實力已經不可避免地相對衰落了。這意味著美國霸權的實力支柱正逐漸走向式微。當然,現在需要清醒認識到,美國的實力依然最為強大,美國的實力衰落是一個長期過程。尤其是美國依然是科技強國,科技的獨佔鰲頭成為支撐美國實力的最重要推進器。我們當前切不可妄自尊大,務必要戒急戒躁,科技強國之路依然是一條長遠之路,此前中興的被制裁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在制度建設領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曾是美國維持其霸權的重要機構,而今天,地區組織和安排發展成熟,也挑戰了美國的霸權。由於特朗普相繼退出一系列國際機制,美國的制度霸權進一步衰退。特朗普的任性而為正在一步步掘美國製度霸權的墳墓。

或許最難以瓦解也是最後一條防線的是國際認同度上,即別人覺得你好,美國的認同度還是比較高,說起來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國家和有吸引力的國家,但是今天的美國在特朗普的引領下,正在走向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旅途。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離霸權終止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我們必須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期,以實現國家的進一步復興與強大!


睿恪煦


美國作為世界上現在唯一的超級大國,卻並沒有體現出一個超級大國的風範。老是在臆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情況。諸如什麼中國用巡航導彈襲擊美國,中國黑客可能侵入美軍衛星基地等等。這些慫人聽聞的世界往往都是由美軍臆想出來遏制中國的。可能這是美軍對美國全球霸權地位衰落的焦慮感的體現。

特別是美國CSIS發佈的《應對大國衝突中的突發行動》報道一開始稱因為美國的全球地位被撼動,美軍目前處境堪憂。在軍事上享受了幾十年的絕對優勢之後,美國如今面臨著中俄兩國的挑戰,尤其是在兩國的近海區域;其次,大國間多年的和平會造成持久安全的錯覺;另外,科技發展將改變戰爭形式。報告還稱,美軍的驕傲自滿也是一大毛病,由此產生的輕敵也可能導致最後的失敗。隨後,報告詳細分析了18種可能的突發狀況,其中很多都與中俄兩國有關。


在政治/外交方面的突發行動:朝鮮問題或將導致美國在東亞的盟友系統崩潰;巴拿馬在美中對立時宣佈運河中立,禁止所有戰艦、軍方貨船通過;美國高級軍官或因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使用集束炸彈犯下“戰爭罪”而被捕;古巴導彈危機再現等……

對於報道中提到的“大陸突襲臺灣”,臺當局發言人林鶴明強調,兩岸與區域間的和平穩定、確保人民福祉,是區域各方包括兩岸在內共同的責任與目標。

美軍這種戲精的行為已經見慣不慣了,就曾有一個梗關於“普京戲說美軍國防部檢查出來的可以爆炸物沒準是洗衣粉”,在演戲方面,美軍確實可以的。


四十五度歷史




一個世界霸主的沒落有時候是瞬乎之間的事,如曾經的世界兩個超級大國之一蘇聯;有時候卻是漫長而徐緩的,如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可以預見,美國的如果衰敗也會是後一種狀況,甚至可能會有一個兩強爭霸的曲折過程。美國從一戰後就逐步崛起,到二戰後成為全球性霸主,逐步積累了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超群實力,再加之穩固的國家治理體系,因此可以斷定即便衰弱也可能跟昔日大英帝國差不多,甚至還要長,甚至會與下一個霸主開展一次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競爭態勢。


一個世界霸主的沒落首先應該從經濟開始,美國真正具備了稱霸世界之底氣,是依靠它的強大的經濟,而美國的經濟霸權是建立在美元霸權基礎上。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次世界大戰成功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而這一體系的確立也成就了美元和美國的霸權。美國也籍此而構築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外匯自由化、資本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多邊經濟制度。而美元為中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也使得美元成為一個吸金怪獸,為美國建立了強大的全球軍事體系,贏得了強大的全球政治話語權和廣泛的文化影響力,為其稱霸世界提供強大的保障。佈雷頓森林體系雖然在1971年尼克松時代宣佈結束,但美元的國際金融地位依然沒有撼動。因此,美國衰弱必定要從弱勢美元開始,並由多邊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過渡到另外一種替代美元的貨幣出現為止。全世界要消化八十多億的美元外匯儲備談何容易!


一個世界霸主除了經濟的強大支撐以外,軍事力量的超級強大也是它賴以維護自身利益的根本性保證。無論是美國相當於全世界排在其後的九個國家之和的高達七千多億美元的鉅額軍費開支,還是它遍佈全球150多個國家的軍事基地,還是它足以毀滅全球N次的核武器儲備,這都將決定著它的衰敗絕不可能一朝一夕。而這一點,從現在蘇聯雖然已經分崩離析,但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依然倚仗其強大武力成為世界頗具影響力的國家就可以看出。即便可以避免零和博弈或者以戰爭定成敗的結局,那美國的霸權也將長期維持一段均勢,會有一個多極到兩極到新的一極稱霸過程,那時候我們才可以真正的說美國霸權終止了。

我個人感覺,從奧巴馬喊出美國將繼續領導世界一百年起,美國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不變,美國的盛極而衰可能會在三十到五十年之內開始,而那個時候也就是美國一極獨霸的終結之日。當然,我希望那將是一個由我們中國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


無坡居士


美國的霸權在現有階段,或者可預期的未來是不會終止的,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但事實就是這樣。

我們可以進行一下對比,歷史上的霸權國家都是怎麼滅亡的。

首先中國的漢唐,漢唐王朝的終結都是源自於內亂,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和唐王朝的黃巢起義,徹底終結了兩大盛世王朝。

西方的羅馬帝國,同樣的,由於內部財富分配不均,導致了一連串的矛盾,各地將軍經常帶兵造反,羅馬在內耗中滅亡。

如果覺得太遙遠了沒有參考價值,那就看一下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支撐英國霸權地位的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後,英國國力強大,技術先進,尤其是進入了熱兵器時代,發明了槍械,大炮,海軍戰艦,潛艇等各類武器,英軍在戰場上佔據絕對優勢,由此擴大了殖民地。

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逐漸走向衰弱,一方面源於戰爭中的消耗,一方面則是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面積狹小,物資匱乏的英倫三島不足以支撐舊日的輝煌。

由此可見,一個霸權的終結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內亂,其次是科技,第三則是自然條件。

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已經進行了二百多年,除了南北戰爭以外,本土再無重大戰事發生,還有關鍵的一點在於,美國人能夠表達民意。政府哪裡做錯了,民眾可以舉行集會,可以向工會反映,可以把政府告上法庭。有處申冤,這就大大縮減了不滿情緒,內部不會產生重大分歧。



其次科技,美國的教育之發達是公認的,在876名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有356人是美國人,憑藉科技的支撐,美國很難衰弱。

美國的自然條件優越,有廣闊無垠的領土,肥沃的土地,資源豐富,南北都無強敵,東西兩大洋作為天然屏障,位置得天獨厚。

世界現行的經濟體制是建立在美元之上的,美國佔領了經濟制高點,居高臨下通過貨幣戰爭進行掠奪。


美國的盟友遍佈全球,而且全是最發達的國家,軍事基地控制了世界各個戰略要點,短期內無人能夠撼動。

每一年都有大批優秀人才到美國留學,定居,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始終保持著先進性。

能夠終結美國霸權地位的人正在努力成為這個國家的一分子,畢竟相對於終結霸權,加入它容易多了。


視野新觀


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它的霸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繼續存在,奧巴馬在西點軍校說過美國還要繼續領導世界100年,也就是說100年內美國仍是世界老大,奧巴馬說這句話是有強大的底氣的,主要體現如下:一、強大的盟友體系

二戰後,由於美蘇冷戰,為了對抗蘇聯,美國大力扶植歐洲和日韓,分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日美安保條約》,《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等,構成了以美國為首的強大盟友體系。蘇聯解體後,北約不僅沒有因華約的解體而消亡,美國繼續利用北約不斷東擴,範圍不斷擴大,在近二十年美國發動的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戰爭中,北約都是美國用來威懾世界的工具,基於這種強大的盟友體系,目前世界上沒有那個國家可以在軍事上直接抗衡美國。

二、強大的金融體系

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之後,美國牽頭組建和主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美國強大的金融體系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金融策略,經常利用匯率問題指責和打壓他國,當其國內出現經濟問題時便向全球其它國家輸出通貨膨脹,降低自己的經濟損失。目前世界其它國家的貨幣都是以美元計價為基準,外匯儲備也絕大部分是美元,雖然其它一些國家的貨幣也試圖挑戰美元,例如歐元、日元等,但都以失敗告終,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霸主一日不動搖,那麼美國的霸權也無法動搖。

三、強大的軍事實力

自從二戰之後,美國一直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潮流,在軍事方面更是大幅拋離其它國家,現在美國在三位一體核力量至少領先其它國家一代,航母至少領先二代,其它新式武器例如電磁炮、超音速武器、無人機、瀕海戰鬥艦等層出不窮。這些武器中俄個別領域可以達到美國同代水平,但綜合實力還是相差較大。四、極具競爭力的移民政策

美國作為一個從奴隸社會直接進入現代社會的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為美國帶來源源不斷的新知識和新技術,特別是二戰之後的技術移民,使美國在與世界各國展開競爭時擁有巨大的人才優勢,目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半以上為美國人獲得,這也是美國得以引領世界技術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五、完善的政治體制

美國的三權分立政治體制,使其即使沒有政府的情況下國家仍能正常運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世界唯一一個出現政府停擺而國家仍完好無損進行運轉的國家,這在世界政治體制中是非常難得的。

美國霸權的延續和它的綜合國力息息相關,至於它的霸權地位何時能終止,這要看美國是否因發動戰爭陷入衰落以及老齡化社會對美國的影響,還有就是其它國家的後發優勢極速發展。目前還看不到美國衰退的跡象,只是在新經濟時代,美國出現了短暫的迷茫,在個別領域被其它國家超過,但美國的活力及創新值得其它國家學習。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這個世界沒有誰是永恆的霸主,而縱觀整個人類歷史,能長期處於世界中心的國家只有中國,如果歷史有規律的話,相信在本世紀,我們將重回世界之巔。


麼爺的舅舅


“美國第一”,其實這不只是特朗普的想法,二戰後歷屆美國政府都有這樣的想法。換句話說,只要是正常思維的美國總統,都不會輕易放棄如今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這是木叔要談的第一點,也就是美國總統必須要保衛美國的利益,必須要保持美國對全世界的話語權。

木叔要說的第二點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不是一定就是霸權,美國總統是不是在維護霸權。其實可以一分為二的看。

比如對美國而言,該國的利益之所以遍佈全球是因為該國對二戰後秩序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歐洲、亞洲乃至非洲都有眾多盟友和軍事基地,這些都是美國利益的延伸,他們在保障美國的全球商業安全、防止針對美國和盟國的襲擊、保護海外美國人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在美國人看來,既然美國利益是全球性的,保障措施就要跟著,這並不是霸權主義,而是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的正確手段而已。

其他國家之所以認為美國是霸權,

一是因為其他國家沒有發展到美國這麼如此龐大且盤根錯節的全球政治經濟軍事利益,因此沒有過所謂霸權的經驗,不知道這種全球利益需要如何維護,只是從表面上來看美國的手段是不符合自己思維常理的。

二是因為和美國的意識形態也好,全球利益也好發生了衝突。

有衝突當然就不能幫助美國說話。不僅不幫著美國說話,還要批評和譴責美國。而所謂的美國在全球眾多國家的軍事基地和盟友關係,以及美國為了保障利益而做出的一些行為,包括戰爭,就是所謂霸權主義最好的註解。也就是說,美國自己的行為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反對美國的彈藥。

至於特朗普也好,美國其他總統也好,對美國全球利益或者說霸權的維護,是否能持續?這其實主要取決於美國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如果這兩點發展不好,所謂的霸權當然會逐步衰退。

從經濟角度而言,美國如果不能保持一種發達經濟體的中高速發展,對外佈局上就會力不從心。比如美國的財政撥款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再加上國內老百姓對經濟發展不滿也會制約美國對海外的相關輸出。但最近幾年美國經濟增長不錯,第二季度GDP高達4.2%。這個速度相當於很多發展中國家8%的增長率了。

從軍事角度著眼,美國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全球熱點地區繼續維持軍事優勢的話,所謂的霸權也會逐漸被挑戰,乃至失去。這點很好解釋,畢竟經濟利益也是需要一定的強力維護的。


你如何看待此問題?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霸權的建立是有特定的時代背景,自從二戰結束後,原來的英法德等傳統資本主義強國被打殘,失去了對戰後國際秩序的主導權,美國和蘇聯崛起,成為當時兩個超級大國,餅進行了長達40多年的爭霸鬥法,還是美國技高一籌,蘇聯被鬥下去,解體成多個國家,這時美國就成了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

但是美國的超級大國和霸權地位也是建立在強大經濟霸權、軍事霸權、政治霸權、科技霸權等各方面霸權基礎之上的,這是支撐美國成為全球霸權的基礎,美國在這些領域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將使美國長期保持霸權地位。

但是,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發展,未來將形成多個經濟中心,比如美國、中國、歐盟、印度等。美國全球霸權的衰落也是最先從經濟領域開始,隨著其他經濟體的逐漸增長,美國所佔的比重將會縮小。但是,美國即使衰落,也會是一個強國,只不過不是一家獨大或一家說了算而已。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盟經過近30年的發展,經濟上雖跟美國有的一拼,但是歐盟畢竟是幾十個國家的聯合體,完全整合融為一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歐盟國家更多滴是站在美國一邊,成為美國稱霸的助手,這種局面還將長期存在。要等到歐盟完全擺脫美國鉗制,沒有個幾十年可能做不到。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我們,隨著與美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也是目前來看,最有可能衝擊美國霸權的國家。因為我們有著龐大的人口數量,健全的工業製造體系,日益發展的科技,強大的軍事實力等,這些都是支撐我們成為超級大國的重要因素。等到我們成為世界重要的一極,必然會對美國霸權地位形成衝擊。

再來說一下印度,雖然印度現在在全球經濟體量上還算不上重要力量,但是印度有些龐大的人口數量,高速的經濟增長率,如果政府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印度將在2030年左右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再過幾十年也將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多極中心的形成,將使美國難以行使霸權行為,對美國的霸權形成比較有力的牽制和削弱。但是這一過程可能需要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在本世紀內,美國霸權旁落是必然的,美國將成為同其他經濟體類似的世界強國,但是霸權將難以進行。


銘蘇先生


現在就說美國的霸權終極還為時過早了,因為美國的霸權,直到現在還沒有迎來真正的挑戰者,何談終極呢?

美國的霸權在較長的時間裡,還不會發現挑戰者,更沒有終極一說。

在今天的世界上,各個國家主要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國家富有?怎麼樣讓自己的國家發展?怎麼樣讓自己的國家的人民生活健康快樂?

所以,現在的國家並不是要與美國爭奪和挑戰霸權為目標,美國的霸權並沒有真正的得到挑戰,更談不上終極了。

在世界上的大國中,俄羅斯是唯一的可以挑戰美國的國家。但是,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後,不能夠給俄羅斯的軍事帶來充足的資金投入,致使俄羅斯有力不能夠用上,空有了一番本事。

歐洲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國家,所以,對於美國是沒有任何挑戰的。

美洲國家都是大塊頭,如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國。但是,這些大塊頭卻沒有大智慧。所以,也同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有挑戰美國的挑戰者。

大洋洲國家太少了,唯有袋鼠稱得上是一個大國家。可是,袋鼠是英國的寶寶,唯英國唯命是從。而英國又是美國最鐵桿兒的盟友,袋鼠就自然會聽從媽媽的話了,成為了美國的小跟班。

非洲國家大多不大,力量更是不值得一提,少數生活較好的國家,也是彈丸之地。所以,非洲國家,更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排得上號的。

亞洲國家,印象屬於南亞次大陸的絕對大國。但是,印度好高騖遠,小姐心,奴婢命。一直到現在,也還沒有解決好國家的矛盾問題,溫飽問題。工業基礎設施薄弱,國家全民素質低下。所以印度也不是一個挑戰者。

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家,都是在為了自己的國家建設拼命,說世界霸權,還差得實在太遙不可及了。

東亞大國也正在為國家的復興,民族的復興,全力以赴。希望能夠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努力拼搏。對於世界霸權沒有興趣,所以,並不對於美國構成挑戰。

縱觀上述原因,美國在比較長的時間裡,美國的霸權是不會輕言終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