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90年前的今天,格雷厄姆是如何在熊市賺到1000萬的

90年前的今天,格雷厄姆是如何在熊市賺到1000萬的

歌弦 股知錄

1

熊市賺錢

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師,也是公認的價值投資奠基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價投鼻祖,賺大錢主要是在熊市,虧錢最慘卻是在牛市。

咱們當下身處的這個結構性牛市,對大部分人來說就是熊市。所以他的一些熊市賺錢手法和思路,對咱們或許有借鑑意義。

在格雷厄姆的投資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階段,是在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到60來歲退休之前。雖然在1929年,他已經是個老股民了,但此前十幾年賺的錢,在那一年基本虧完。

取之於股市,用之於股市。可是,人還年輕著呢,錢沒了不行啊,得想辦法賺回來。

但1929年之後就是漫長的熊市,熊市難賺錢,而也正是這輪熊市,讓格雷厄姆成為了格雷厄姆。

2

我有一個夢想

在正式開擺前,我想先把在腦子裡埋藏已久,一個大膽的想法說出來。

我想去借錢,借個2000億。然後買下一家全國性銀行,比如光大銀行,它當下市值1920億,我就多花點,用2000億把它買下吧。

買下來之後,我就開始處理這家銀行。沒錯,我並不想學安邦借錢當股東,或者CEO。我要把它賣掉,拆零件兒賣。這裡需要備註的是,當下光大銀行的市淨率(PB)約為0.7,也就是說,把所有欠款還掉、債務收回,最終剩下的資產是2742億

把借的2000億還掉,我還剩下742億,是不是很心動?

好了,我要開始行動了。

我先把銀行所有的債務和債權賣給別的銀行,我想應該沒有銀行會拒絕這等好事。甚至為了怕他們業務一下子暴增,處理不過來,我把員工都一併送了,真的是白送,這塊兒不要錢。

接下來,我把銀行總部的大樓賣掉,營業部房產也賣出去,各種機器處理掉、能賣的統統拋售,一件不留,跳樓價大甩賣都行。最後,再把這張全國性的銀行牌照掛牌出售,價高者得。

猜猜,最終我能賺多少。

你知道房子漲價漲得快,而地皮更值錢,全國性銀行的牌照更是超級值錢。想到這裡,簡直是心花路放,開到爆炸。

即使不考慮上述資產可能的溢價,只用經審計的淨資產算,在把清算費用以及借錢利息扣除後,742億的盈利,給我剩500個億沒問題吧?

好像可能真的沒問題。

我知道很多人都懷疑銀行隱藏壞賬之類的,但我們得對經濟中的各種規則有一個簡單的信任。就像醫生可能會把剪刀縫在患者肚子裡,但每個動手術的人,都沒必要叫親人在手術檯旁邊看著。

雷可能會有,但這絕對不是經常現象。

這個想法在我腦子裡一直縈繞多年,這是一個一舉走上人生巔峰的機會。但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且不說沒有人會借給我2000億,且不說作為銀行控股股東的郭嘉不會把銀行賣給我,且不說銀行牌照沒法轉讓,且不說…

但想想還是蠻幸福的。

3

格雷厄姆帶來的啟發

這種想法或許只能是想法,但在八九十年前的美國,卻有人把它付諸實踐,併發了大財。那個人正是我們篇首所說的-----本傑明.格雷厄姆。

1929年開始,市場一片蕭條,不少公司都瀕臨破產,股票售價極低。此時的格雷厄姆,充分發揮自己分析財報,尋找有隱藏資產公司的能力,然後在股市上把它買下來。如果公司正好經營不下去了,破產清算就剛好撿便宜,有時候一次賺幾十萬美元。那時候的美元可比現在值錢。

而如果公司還能經營下去,不想破產的話。那就在成為它股東之後,幫它一把,念念往生咒。

比如,某公司在10年前低價購入一棟大樓,做總部辦公樓,且一直以買入成本記在賬上。10年後,房價經過一輪大漲,總部大樓已成為隱藏資產,但公司卻經營不下去了。此時,把公司買下進行破產清算,賣掉這棟大樓然後大賺一筆。

擱現在,這家公司的PB就小於1,叫市值破淨。

這也就是格雷厄姆的操作手法。

4

讓價值值錢

用足夠便宜的價格買入資產,然後讓它體現應有的價值。最開始的時候,是人工拆散了賣零件,後來變成了等股價漲上去。因為隱藏的資產只是需要人們去發現,該值多少錢的股票,終會有它值的價。所以這一套也叫價值投資。

因為,我真真的沒法把光大銀行買下來,然後拆零件兒賣掉。所以,我只能持有咯。

這也是一直以來,我買銀行股的邏輯。

價值,終會值錢。

90年前的今天,格雷厄姆是如何在熊市賺到1000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