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高血压日常饮食须注意

高血压病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安排膳食,并走出饮食误区,注意摄取能降血压的营养素。

高血压日常饮食须注意

饮食有规律

不规律的饮食会打乱人身体的正常节奏,对高血压病患者而言,这种不规律性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还会降低降压药的药效。

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每餐不要吃的过饱,过饱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吃饭要专心。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或看电视等行为会分散大脑的注意力,使胃对“饱”不敏感,不知不觉就吃多了,不容易控制饮食。

控制吃饭速度。吃饭过快同吃饭时做其他事情一样,不容易对“饱”产生感觉,当感觉到饱时,已经吃下比平时多15%的食物了。

减少钠的摄入量

人体对钠的主要摄入来源是食盐。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正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摄入食盐越多,患高血压病的概率越高。如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可使降压药的疗效增倍,从而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对于轻度或早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单纯限盐就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正常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在8~10克,血压偏高的人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已经患高血压病的人每天吃盐不要超过5克。但是突然降低饭菜的咸味容易使人减少食欲,减盐的秘诀是一点点减少,使人慢慢适应。

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能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钠、胆固醇排出体外,有利于降低血压。

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多,不仅会使体重增加,还会引发高血压。烹调时,最好选择用植物油,植物油能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血压。而动物油可升高胆固醇,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在日常饮食中,应严格控制肥肉、蛋黄、奶油、鱼子等含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通过对蛋白质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的研究表明,适量摄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可以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供应量应在1克左右,每天吃适量的乳类、蛋类和肉类,每周吃2-3次鱼类和豆制品即可满足对蛋白质的需求。

适当增加膳食中钾的摄入

多吃含钾的食物有利于降低血压,因为钾能对抗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能缓解钠对人体的损害。含钾丰富的食物有口蘑、紫菜、黄花菜、香菇、木耳等。

提倡高钙饮食

对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钙摄入量小于300毫克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每天钙摄入量大于1200毫克者的2-3倍。调查表明,钙日摄入量多者血压低,少者则血压偏高。因此注意饮食中钙的摄入对防治高血压十分有益。

增加粗粮、杂粮的摄入量

大部分粗粮不但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还含有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相对细粮,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丰富的膳食纤维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加速肠蠕动,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防止便秘,使人体正常运转。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粮、杂粮,可以改善和提高锌、镉的比值,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镉的集聚,有益于高血压的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